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文解字:说说《盲人摸象》典故

(2019-05-19 10:22:47)
标签:

盲人摸象

分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说说《盲人摸象》典故说文解字:
说说《盲人摸象》典故

        小时候读书,语文课本中就有《盲人摸象》这个典故。当然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就是把它当故事来读。其实这个典故还是很有哲学道理的。

这是一个寓言典故:古代有一好事者,为了让几个盲人知道大象的样子,特地牵来一头大象,让几个盲人来摸,体会一下大象的样子。由于这些盲人都是先天性的失明者,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大象是什么模样。他们开始用手摸。第一个瞎子摸到象脚,他说:“原来大象像一条粗柱子。”第二个摸到象腹部,他说:“啊,大象原来是一堵墙,挺大的。”第三个摸到象尾巴,他说:“哈哈,人们说大象很大,其实不过是一条粗绳子而已”。

其实也未必有此事,只是笑谈而已。但是,它却饱含哲学道理。这就是:看事物必须看全面,不能看到其中一点就以为自己已经全懂了,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只能摸到象的一部分。所以,成语也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一句。

在现实社会中,如何看待国家,就有各种各样的观点。能全面看问题的人,觉得我们的国家,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是不错的,因而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而对国家有偏见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有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因而对国家有所误解。这一类可比喻为“真瞎”;而有的人则是故意不看好的大方向,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睁着眼睛说瞎话,攻击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计划,这一类属“假瞎”。

例如有的人没有理解中国从小农经济社会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还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现实,而是看到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就惊呼“资本主义复辟”,武断说这就是产生贪污腐化的根源。难道他们不知道世界上官员廉洁度最高的国家,如瑞典、新加坡都是私营经济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国家吗?如果是真不知,那是“真盲”,如果佯作不知,那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最令人笑脱大牙的是,去年微信有人转发了某网络一个自称“老江湖”的极左分子,发表了一篇长篇大论,妄称中国拥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卖国行为”,等于向美国贡献相当于100个“庚子赔款”(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王朝被迫赔款4亿两白银),此等危言耸听令一些对金融知识一无所知的微友感到困惑。但是,他们还是相信政府,认为国务院那么多经济专家,不可能让国家吃那么大的亏。只是他们不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我对他们说,国家有强大的外汇储备是好是坏,大道理先不讲,你只要看看以前我们国家外汇紧缺的时候和现在外汇充裕的时候,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如何,你就可以判断这个“老江湖”说的是鬼话还是人话。以前,人民币在国际上毫无地位,现在中国人带着人民币出国旅游,到处畅通无阻,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可以到所在国银行兑换该国货币,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物支付。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巨额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怎么回事?任何国家对外贸易交往,就必须用“外汇”,由于历史的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元成了国际通用的“硬通货”,目前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普遍以美元为计价标准,就是这个原因。这也是美国得以称霸世界的“武器”之一,这种情况恐怕还要维持一段时间。所以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美国印钞票就可以到处买东西,是不合理,但是现在各国还得忍着),任何国家都必须有“外汇储备”,以前各国的“外汇储备”就是囤积一定数量的美元和黄金,后来各国作为“外汇储备”外币除美元外,又增加了有实力的国家的货币,如英镑、欧元、日元等。可喜的是近年来人民币也成了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币种之一。这就狠狠滴抽了“老江湖”一记响亮的耳光!

人民币之所以能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三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大量的“黄金储备”,加上雄厚的物质基础。那么这三万亿“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一是外资来中国投资办企业而带进来的美元,二是对外贸易顺差结余,三是海外华侨华人寄钱给国内亲友,四是外国人来华旅游或公干消费等,其中前两项是大头。在对美贸易中,由于美国限制高科技产品卖给中国,造成中国连年顺差,积累了大量美元,若带回国内又须用大量人民币兑换美元,造成通货膨胀,也只好就地买美国国债,所以中国也成了美国最大债主。从而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这与那个“老江湖”所谓的“庚子赔款”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可见,所谓“老江湖”者并不是摸象的瞎子,而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恶意中伤中国政府。这也印证了一位革命导师所说的:偏见往往比无知离真理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财主与长工
后一篇:发日签凑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