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复习纲要
(2012-03-11 19:12:20)
标签:
生态学复习纲要文化 |
分类: 林业相关 |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物环境一般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所决定。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近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后人称之为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呼吸作用生成的二氧化碳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速率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植物的光周期反应主要是
温度与生物的生长发育(温周期现象、春化作用和非节律性变温)
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温度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反应称为温周期现象。
春化作用:有些植物成花前需低温诱导,通过一段时期的低温才能开花。
非节律性变温(低温危害、高温危害)是指温度的非规律性变化,往往会对植物产生危害。
日照生态类型(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中性植物)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超过其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紫杉,牵牛花。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短近似于相等才能开花的植物。
中性植物:开花受昼夜长短影响较小。
植物的耐荫性:植物能够忍耐庇荫的能力,或在浓密的植物覆盖下自然更新和生存的能力。
贝格曼规律:寒冷地区恒温动物比温暖地区恒温动物体积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小,有利于抗寒。
阿伦规律:寒冷地区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温室效应:由于大气中的CO2、CH4、O3、CFC等气体的含量增加而引起地面升温的现象。
土壤是固相、气相、液相三者合一的为动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和空间的地表结构。
种群:是指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基本特征:1.密度:指单位面积或者单位空间中 种群的个体数。2.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3.性比:指种群中雄性个体数与雌性个体数的比例。4.种群的盖度:指生产者种群覆盖生态系统的百分数,它反映了种群的作用大小和种群的增长与种群动态。影响种群增长的因素:种群繁殖和迁移。
生活史对策也称生态对策,是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生殖对策、取食对策、迁移对策、体型大小对策等。
X龄个体的生殖价 是该个体马上要生产的后代数量(当前繁殖输出),加上那些预期的以后生命过程中要生产的后代数量(未来繁殖输出)。
休眠:如果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环境预期会更好,生物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称为休眠。
滞育:昆虫的休眠称做滞育。
潜生现象:缓步类动物,在发育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发生一种休眠,动物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存活许多年。
蛰伏: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在其不活动期间,可以通过临时将体温降到接近环境温度来节约能量的现象。
冬眠: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
变态: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
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叫做种内竞争。
自疏: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可能是资源的分布,主要是食物和营巢地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
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他感作用是生存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种间、种内关系都有此现象。他感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对农林业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2.对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有重要影响;3.是引起植物群落演替的重要内在因素之一。
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空间,是受竞争和捕食强度所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