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建筑游人
建筑游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9,884
  • 关注人气:15,6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标与怪物? —Sage, Gateshead

(2013-07-02 01:24:34)
分类: 建筑游记-欧洲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21_193.jpg—Sage, Gateshead"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52670177.jpg—Sage, Gateshead" /> http://archtraveler.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FutureStory-Newcastle-The-Sage-Gateshead-Photo-Pete-Jones-6.jpg—Sage, Gateshead" />

 

今日发觉自己都有好长的时间没有写关于Newcastle 或Norman Foster的建筑,今日不如写一下Foster在Newcastle 唯一的建筑物。这座建筑物的特色和重要性和其它Foster 建筑物的重要性都相对地低,但是这个建筑物和其它Foster的作品都有一个公通点,必定是地标。


Sage位于Newcastle 和Gateshead 之间River tyne的旁边,虽然大部份人都认为这建筑物属Newcastle的建筑,但是由于当经过Tyne river之后便属Gateshead的区域,因此这建筑属Gateshead的建筑。


Sage 共有三个主要的大型空间,第一个是1600人的音乐厅、第二个是400人的剧场、第三个是排练室/多用途活动室,在功能上是没有太大的特殊性。但是在地理位置上是相当优良,因为在River Tyne 两岸都没有很多大型的建筑,大部份都只是一些3-4层高的建筑物,唯一比较大型的建筑物便只是当地的法院和Baltic centre的艺术馆,再者由于Sage类近Tyne Bridge,所以当火车一到达Newcastle 之后便马上看到Sage。


因此Sage在地理上是很优越的, 不过Sage的特别之处当然是其外型,这个波浪外型的概念是沿自菊石,他们利用这个一层一层向外扩展的弯曲外形来作为基础,并包围了三个不同大小的主功能区,然后向海的一边便是连接了三个主功能区的前厅。由于波浪形屋顶的高位是设在前厅的上处所以特高的楼底加上无敌的河境,确实有一种很强的空间感。


老实说,Sage 这建筑是我一所挺有记忆的一所建筑,因为小弟学生时代便已观看这大厦的兴建,而且小弟的第一所服务的建筑师楼亦是在这建筑物的对岸,因此我其中的一个暑假每天都是见证这建筑的兴建过程。

起初的时侯,很期待这建筑的峻工,因为这建筑是先建好室内的三个大厅之后,才建造这个支架最后才装上屋顶的玻璃和铝板。当年的我还未太懂得3D电脑技术,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计算每一块铝板的大少和弯曲度,但在10多年后的今日,由于建筑界已大规模地推行了3D电脑应用,而且Parametric的形状对很多新一代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所以这建筑物在10多年后的今日已失去了当年的风彩。


又或者可以说,当人的心境愈不同,对事情的追求亦愈不同。 10多年前,还是非常无知的我对一切新事物都感到好奇,而且当年我是未能掌握parametric形状的3D技术,所以对这种波浪形的建筑是兴奋。但是当人愈大,而自己的经验和技术都比昔日的我有一点进步之后,便会觉得这种建筑感觉不一样,觉得比较花巧,华而不实。

平心而论,Foster在这现有环境的情况下已经是处理得很好,就算时至今日这建筑物还是一座复杂的建筑物,但是很多施工队都可以征服这类型的建筑物,如大家熟悉的鸟巢、春茧、甚至新建的琛圳机场都已是Parametric 的大厦。


因此,正如我当年的老师的评语一样:这种建筑会很容易带给你一种新鲜感,而且在设计比赛中很容易胜出,因为外形夺目,而且容易成为地标,但是当灿烂过后,便会感到无味。


记起我当年的老师,大都不喜欢Foster的建筑,起初我们一众同学都认为他们是眼红Foster的成功,又或者太过守旧只继续崇恋Le Corbusier、Richard Meier 等上一代建筑师的作品。但是若经过年月的洗礼,Le Corbusier 的建筑在数十年后还是成为经典,建筑物本身就算减除名师手笔的特殊因素之外,仍有其自身的欣赏价值。


Foster 的建筑确实在建筑技术上有很高的成就,外形确实吸引,其建筑事务所更是相当成功的企业(甚至可以说是业界内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但是很多作品如Sage一样。起初是Iconic的建筑,但是时代一过,观众已看厌了,便再没有这种深度再让人去细味这建筑物,再写下去都只是「大跨度」、「高技术」「地标性」等卖点,然后再是一个循环。


我记起有人在建筑论坛上曾经劣评过Foster的设计,特别是当他赢得香港邮码头项目之后,他们的评语是「Foster的建筑是刻意在每个城市中都留下他的印记,特别就一定特别,情况就有如一只狗所到之处都泡下一些尿,务求建立自己的根据地」。


平心而论,这样的评语确实太过刻薄,但是他们设计的重点确实是令每个建筑物都是「地标性」的建筑,这样的设计理念是对是错,就留待大家来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