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健祥林
孔健祥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38,621
  • 关注人气:9,5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中小学为何将《论语》纳入教科书?

(2010-03-17 00:11:13)
标签:

日本

孔子

《论语》

儒商

宫尾俊福

钱穆

中国

孔健祥林

巨龙新闻

杂谈

分类: 文化

日本中小学为何将《论语》纳入教科书?

   

   日本的新学年就要开始了,我突然接到好多教育方面的新闻和杂志的采访。请孔子子孙谈谈《论语》成为日本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你有何感想?现在中国的学校是如何学习《论语》的?为何日本经济不景气,文化教育却大兴中国国学热和《论语》普及浪潮呢?

    自打去年夏季,我作为评委,参加过日本电视台为中学生举办学习《论语》知识大奖赛。这一年来,到处是《论语》学习课堂,书店摆着许多《论语》参考书,整个列岛像着了魔一样,到处呈现学习孔子、普及《论语》的新鲜景象。今年进入新学年,不仅将《论语》纳入日本中小学教科书,并且还涌现了一大批重视《论语》教育的中小学校和幼儿《论语》朗读班。例如,日本的中小学新设课程讲授《论语》和汉诗,规定中小学有义务进行《论语》诵读。并且,民间成立了《论语》知识考试检测评定委员会,宣布每年在全国进行考试测验。

    前不久,我接受日本最古老的儒教学校的邀请,去演讲《论语》和日本人。演讲结束后,主办方特意安排我到一所小学参观,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这些一年级的小学生朗读《论语》是那样的流畅、动听,并有一位小学生上台来讲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课堂上,他们还把每人写的一段《论语》送给我作纪念。

    接着我又观摩了三年级小学生的《论语》朗读课。老师率先高声朗诵了一遍,随后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简单讲解。接着,全体学生一齐诵读翻译成古代日语的《论语》,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节奏一致,听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看到这感人至深的场面,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老师随后重点讲解了《论语》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一段落,告诫学生们要注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随后,他又举起一块写有“中庸”字样的纸牌,用丰富的手势帮助孩子们理解词意。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老师又举起另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日语成语“腹八分”,中文的对应俗语是“饭吃七分饱”。他向学生们解释说,饥饿和过饱对身体都不好,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尺度。

  最后,老师又取出一个宥坐器。孔子在《论语》中曾提到这种器具,又名侑卮,或称右座器,呈壶状,吊在架子上。只见老师在器具中注入适量的水,容器便保持平衡,盛水太满,水就会倾倒出来。通过这一直观生动的形式,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庸的理解,懂得了应时刻保持平衡心态的道理。

 

  足利学校被称为日本最古老的学校,和中国的孔子有很深的渊源,自古便教授人们学习汉唐儒学,在1532年至1554年最兴盛时期,学生曾多达3000多人。该校目前仍是日本展示和传播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平时举办各种中国文化的讲座,《论语》的讲座和知识竞赛。每年都会举行全国性的祭祀孔子的活动。

 

    与我同行的日本儒商塾的宫尾俊辅先生向我介绍:儒学从中国传到日本,对日本人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江户时代,儒家思想被幕府视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到了近代,创立了500多家企业、被称为近代化之父的涩泽荣一认为,商人在追求利润时不能没有道德,提倡“《论语》加算盘”的学说。

   二战以后,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日本有所削弱,但一些日本人说话时仍经常引用《论语》的句子,在书店里研究《论语》的著作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儒家思想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足利市教委提供的计划表,今年还将有数十所学校组织学生到足利学校诵读《论语》。教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让学生学习《论语》是为了让他们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记住家乡热爱儒学的传统,并为此感到自豪。

  他说,通过诵读,学生对《论语》可以初步做到“耳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他们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含意,这有利于他们将来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对学校教育而言也是最为重要的任务。

 

    再回东京的路上,宫尾先生也十分感慨,并向我谈了他读钱穆大师《孔子传》的体会,还说在中国国学领域,他最佩服国学大师钱穆。因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宫尾祖上三代都是儒学研究家,宫尾个人由于读钱穆先生的书而开悟得道。

    北尾先生还就钱穆大师的读书学习法,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他向我介绍钱先生的“读书学习三要”。

    一曰有法。钱先生小时候痴迷《曾文正家训》,那是指导他读书和做人的一部书。先生年轻时,读书是信手拈来,随意翻阅,往往半途而废。而曾文正教人要有恒,读书也须从头读到尾,不能随意翻阅,更不能半途中止。这点对钱先生触动很大。从那以后,不论是多大多难啃的,都一字字,一本本从头读来,不知不觉中学艺精进。

    二曰有用。世人往往将读书当成求取功名的进身之阶,敲门之砖。小有所成之后,又弃之不顾。真正会读书的人是以书为师的。有一次,钱穆先生和同事说,自己好像快病了。而同事说,你不是常读《论语》吗,《论语》可以医之。钱先生不明白了,同事说《论语》上不是说:子之慎、斋、战、疾。你感到快病了,正好用得上“慎”字。不要疏忽大意,也不要过分害怕。同事的一番言论让钱先生恍然一悟,领悟了读书的目的在于教人切己体察,学以致用。

    三曰有专。钱先生开始读《论语》时,多所忽略。一日被同事问及《论语》中的篇什,自己喜欢哪章。钱先生竟无以应对,而对方则高声吟哦:“饭蔬食饮水,曲肽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云。”钱先生一惊,又感到心中豁然,不觉读书又上了一境界。

我在每日发新浪微博,它有我的新动向,新论心语,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推进你我的交流与传播

                               随时随地,实时沟通

                 孔健祥林微博——http://t.sina.com.cn/suwangkongzi/

    宫尾又谈到日本的《论语》热,他说,今天在日本从中小学开始普及《论语》并不稀奇。实际上,从江户时代学校读《论语》,就没间断过,并且,日本学校的国语课里一直有《论语》。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学校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视,这几年,日本不景气,整个社会在找寻救命药方,结果又回归到《论语》。

    目前, 在日本,《论语》及其相关书籍有着广泛的读者群。最有影响的当数《论语和算盘》,影响了几代企业家;日本致知出版社出版的《〈论语〉一日一语》和《论语》青少普及本供不应求;日本儒教传播协会出版的中英日对照版《论语》发行20多万册;于丹的《〈论语〉心得》日语版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讲谈社出版。

  《论语》在日本也呈现越来越普及的趋势,日本各地都有《论语》学习班。现在东京的孔庙已经成为中国“国学”大讲堂,《论语》朗读班期期爆满。

    日本文部省小野前副大臣说:之所以中下学普及《论语》,是因为作为人生的教科书来讲,《论语》是最好的学习教材,并通过了日本近千年的验证。从小学习孔子,对孩子们学做人大有益处。所以我一直坚持在中小学普及《论语》,让日本的新一代都成为孔子的好学生。

    我在日本到了二十多年,几乎就是讲《论语》和普及中国文化。我亲身体会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人通过读《论语》、品《论语》,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用儒家思想培养和规范自己的道德情操。

 

 

下面是小儒丸子的注评: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台湾学者曾仕强先生说:“《论语》的易理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我们不能把《论语》的哲学意义看得太简单。”我赞成曾仕强先生得说法。光从《论语》的书名来看,‘论语’这个名词的命名就很不寻常。命名不搞清楚,这本书演绎下去的结果是‘野’,何谓‘野’?孔子就命名的科学性上对‘野’的后果进行了诠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野哉!”为什么要用‘论语’这个词组来命名《论语》这本书,看来成为解读这本书的关键。
      伦理道德是儒家最重要的思想,看看‘论、伦、轮’这一个音下的三个字器,《论语 》、《伦语》、《轮语》 ,这个‘轮语’ 却是‘执御’的另类同意词,这就涉及到‘周行’的易理解读了。不要小看这种字器的变化,这就是春秋笔法的‘采微’,采微能力强就不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遗憾,犹如制作法律文书的‘讼词’,这样的精确程度犹如数学上的‘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子夏那样的文学之士能把数字‘一’无限夸大吗?不能。选择战争、官司的结果有唯一性,只有‘0、1’的选择,不赢则输,典型的二进制。‘采微’的哲音还有一个字器组合‘采纬’或者是‘采伟’,那就是无限联想的纬线。这种文辞的解读需要哲音支撑。
     《孔子家语》有篇子贡与孔子讨论‘玉’的文章叫《问玉》,孔子通篇谈的是‘君子之御’的道理,但文章没有显露出一个‘御’字,全部还是用‘玉、珉’这两个字器出现,这就是‘雅哑之语’。孔子说:“君子不器”,看‘玉’这个字器,不仅要看到‘玉器’,更要看到‘御的气质’。
     怎样捆绑知识,怎样运用知识,需要特殊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把哲理建立在‘音字’的爻变之上比如“学而时习之”,把‘习’改为‘系’,孔子暗示我们读《论语》需要读《系辞传》,你读得懂《系辞传》吗?把‘时习’爻变为‘时系’,你能‘与时谐行’吗?这样来读《论语》,治理天下的理论何其多矣?
      结论,《论语》可以浅读、可以深读,就看你悟性怎样?没有方法,看一百遍,多少有点意义。但君子不能作‘童观’。我们的北大教授把《论语》作‘童观’,这个国家的智慧就太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