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同中学老三届“达人秀”(4)
——非遗“答嘴鼓”传承人:
尤国栋
.
岳允富/文
.
厦门大同中学老三届初中66届3班的尤国栋,是我的同校学长。1969年,我俩上山下乡都到上杭县中都公社,尤国栋插队在永联大队,我插队在田背大队。尤国栋现任厦门市曲艺家协会常务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答嘴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
尤国栋1948年生于福建南安,童年时就到了厦门。尤国栋从小就在富有闽南文化氛围的厦门巷头里弄成长,也算是个地道的厦门人了。1972年尤国栋从闽西下乡返回厦门,被分配到厦门市第二搬运公司,当一名走街串巷的板车工。工作期间,他参加单位的宣传队,和工友杨敏谋的出色的表演,被当时同单位的答嘴鼓者艺术集大成者林鹏翔发现和挖掘,使他与杨敏谋一起被收为答嘴鼓弟子,两人开始成为表演答嘴鼓搭档。他和工友杨敏谋登台合作的,反映交通安全宣传答嘴鼓作品《我明白了》一炮打响,两人在交通安全宣传中连演一百多场,深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在厦门市一次的文艺调演比赛中,两人表演的《红星向北京》获得第1名。后来,厦门的电视台、广播电台都邀请他们做答鼓嘴节目,甚至连中央台的《曲苑杂谈》也来邀请过他们。
.
答嘴鼓也叫“触嘴古”、“拍嘴鼓”或¨答嘴歌”,是闽南地区曲艺种类之一,是以闽南语表演的叙事性、喜剧性说唱艺术。答嘴鼓似对口相声,但对白却是严格押韵的韵语,语言节奏感很强,并长于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和俚俗语,注重情节的展示与人物的刻画。答嘴鼓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和中国台湾省及东南亚闽南籍华裔聚居地区。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答嘴鼓发展的鼎盛期,答嘴鼓传承与传播出现空前的繁荣。厦门杨敏谋、尤国栋等人,把优秀答嘴鼓作品搬上舞台,加以精彩诠释和演绎,带动了厦门人全民欣赏答嘴鼓的热潮。
.
2006年5月20日,福建省厦门市申报的“答嘴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答嘴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
2014年,尤国栋和杨敏谋俩搭档受邀在中国国家大剧院表演答嘴鼓,表演节目为《唐山人过台湾》,备受欢迎。2018年6月7日至14日,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曲艺之乡天津举办。国家级非遗答嘴鼓传承人杨敏谋和省级非遗答嘴鼓传承人尤国栋代表福建省文化厅参加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为全国观众们展现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韵味。
.
非遗保护,重在传承,而传承讲古这门艺术,需要从孩子抓起。尤国栋致力于培养传承人,他活跃在厦门市答嘴鼓夏令营、厦门市答嘴鼓征文评比暨调演活动中、厦门市答嘴鼓基层巡演、海峡两岸海丝答嘴鼓交流活动等系列活动中,为答嘴鼓的传承播撒艺术的种子。跟着他学答嘴鼓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外来人口对闽南语感兴趣,通过学习答嘴鼓,带动了学习闽南语的兴趣。
.
如今,年过古稀的尤国栋,十分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非遗答嘴鼓这门古老的艺术,能在自己的手中传承下去、继续发扬光大。
.

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中,杨敏谋(右)、尤国栋(左)这对经典搭档,将经典节目《唐山过台湾》带给组委会的专家和现场观众,为全国观众们展现了独特的闽南文化韵味,全场座无虚席。
.

.
福建省级非遗答嘴鼓代表性传承人尤国栋在天津。
.

. 在天津,尤国栋为曲艺爱好者签名。
.

. 一高一矮、一瘦一胖的杨敏谋(右)和尤国栋(左),黄金搭档,相得益彰。
.

.
非遗答嘴鼓传承人杨敏谋(右)、尤国栋(左)演绎了林鹏翔老师的作品《庆新春》
.

.
答嘴鼓大师尤国栋
.

.
.

.尤国栋(左)
.

.尤国栋(左)
.

.尤国栋(左3)
.

.
尤国栋(中)在传承人讲堂。
.

.
闽南文化暑期夏令营,答嘴鼓小学员们的表演.
.

. 闽南文化暑期夏令营,答嘴鼓小学员们的表演.
.

.
观赏小学员们的表演,看到“小答嘴”鼓茁壮成长,尤国栋(右1)脸上乐开了花。
.

.
向各位明星授课老师颁发聘书,尤国栋接受聘书(左3)。
.

.
在厦门大同中学老三届师生2016年重阳联谊酒会上,为纪念老三届66届初、高中毕业50周年,尤国栋代表66届初、高中同学发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