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文子
杜文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64,452
  • 关注人气:8,0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只娶一妻:弘治帝有什么童年阴影

(2017-01-13 07:45:58)
标签:

历史

明朝

弘治

分类: 还有这种历史

只娶一妻:弘治帝有什么童年阴影

有人说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只痴情地爱着结发妻子,后宫里没有一妃一嫔,而且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弘治中兴”,他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这位皇帝为何不会“出轨”、一生专情?这源于他颇受“宫斗”之苦的不幸福童年。

明朝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母亲纪氏是广西贺县的少数民族,是一个蛮族土官的女儿。一四六七年被俘虏而进入后宫,因生性敏捷机警,又谙熟通晓文字,于是被派到内藏室当“女史”。两年后的一个夏天,明宪宗成化皇帝偶然间来到内藏地方,看到这位与众不同的“番女”,便问了她一些问题,纪氏对答如流,头头是道,于是成化皇帝对纪氏发生了兴(性)趣。几度临幸云雨之后,纪氏就身怀六甲。可是这个消息不久就被善妒阴险的万贵妃听说了,万贵妃仗着成化皇帝对自己的宠爱,每当听说后宫有人怀孕,马上会想办法逼迫这些“情敌”饮药堕胎,柏贤妃所生的悼恭太子就是被其害死。非常焦虑的万贵妃就命令婢女用钩器把纪氏的胎儿堕掉,这位婢女因不敢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于是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没有怀孕,只是患有疾病,才会有呕吐害喜的症状。最后决定将纪氏送到收容病人的安乐堂疗养。

几个月后,纪氏顺利地生下了朱祐樘,这时候,守门太监张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惊怕之余,想到成化皇帝还没有儿子,怎么忍心遗弃这位龙子呢!于是把婴孩藏起来,用粉饵饴蜜来喂养他,而且一直都不敢剪剃小婴孩的胎发。张敏后来把这件事秘密告诉了被废的皇后吴氏(因鞭打受宠的万贵妃被废),因吴废后居住的地方离安乐堂很近,于是就亲自领男婴来哺育抚养,并且吩咐下人,对此事要绝对保密。

成化皇帝朱见深因登基十年还没有子嗣,全国上下都为此事担忧。一四七五年有一天,成化皇帝召张敏进宫帮他整理头发,自己照着镜子,感叹着说:“我活得这么老了,到现在还没有儿子,该怎么办啊。”张敏一听到这句话,立刻伏地答道:“我有死罪,万岁已经有了儿子了。”成化皇帝顿时愕然。这时站在成化皇帝身边的太监怀恩向成化磕了一个响头,然后证实张敏所说的话属实。怀恩是成化皇帝最信任的太监,接着告诉成化帝,皇帝的亲生儿子潜养在西内,而且已经五岁了。

知道纪氏已经帮他传宗接代的消息之后,成化皇帝大喜,立刻亲自驾临到西内。紧接着是宫廷的验证,查询程序都合乎家法祖训,皇帝就遣使前往迎接皇子。等到特使抵达时,纪氏抱着儿子哭泣说:“儿子你去了,我就活不成了。我儿你见到穿着黄袍而且留有胡须的人,就是你的父亲。”朱祐樘当时穿着一件小绯袍,乘着小轿舆,一到奉天殿,就被一群太监拥护着到丹陛阶下,披着五年来都未剃的披肩长头发,小皇子马上投入父亲的怀抱。这时,成化皇帝将这位可爱的孩子放置在他的膝上,看了又看,抚摸了很久,然后悲喜泪泣地喃喃自语:“我的儿子,长得还真像我呢!”成化皇帝随即命令太监怀恩到朝廷内阁六部宣布这个好消息,很快的,一传十,十传百,全国臣民皆大欢喜。第二天,文武百官进朝恭贺。成化皇帝除了颁诏天下,还命令纪氏移居永寿宫,并数度召见。

可是万贵妃却日夜怨泣,说宫内大家都欺骗她,于是想尽办法要去报复。果然纪妃在一年后就被万贵妃害死,纪妃死后,太监张敏惊恐不安,于是也吞金自杀。至于朱祐樘这位小孩子,成化皇帝在一四七五年就册封他为东宫太子,一方面搬进仁寿宫跟祖母周太后居住,另一方面开始在文华殿跟很有学问的老宦官覃吉读书写字。朱祐樘是位很用功的学生,几年后,就把四书五经学习得滚瓜烂熟,当皇帝期间,大多数时候以礼义善待他的臣下,而且在明朝十六位皇帝中,可能是唯一“不二色”的皇帝,朱佑樘自从跟张氏结婚以后,独一无二笃爱着她,事实显示,他再也没有跟其他女人同床睡过觉。这跟朱佑樘母亲纪氏因后宫妒忌斗争而死有很大关系。

为避免后宫猜忌争斗的情况,朱佑樘无比专一的爱着他的张皇后,张氏在一四八七年被选为太子妃,朱佑樘登基后,马上册立她为皇后,并相当优礼皇后的外家,包括追封她逝去的父亲为昌国公,封她两个弟弟为侯、为伯,还为张皇后在她老家建立了一个规模壮丽的家庙。朱佑樘当皇帝后,因不愿临幸其他的嫔妃,结果只跟张皇后生下了两男三女,次男不久夭折,只留下独子朱厚照,就是后来的正德皇帝。

纪氏由一个少数民族的“番女”飞上枝头而变成皇妃,其命运却是更加悲苦,真是令人感叹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