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

(2012-05-25 06:10:21)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海无涯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同时也是《物种起源》发表的150周年。在全世界各地,都用各种方式纪念着达尔文。英国的文化协会举办过达尔文的讨论会,请来了名著《社会生物学》的作者爱德华·威尔逊(E. O. Wilson)。威尔逊被称为继承了达尔文的衣钵,他将进化论思想大规模的应用到生物的社会性研究上。威尔逊毫无保留的热情赞美了达尔文。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活动开展。很遗憾,我是在09年下半年刚进入科学史领域,已经错过了这次盛举。 

    说达尔文是生物界第一人的话,大概没有人会说自己是第二吧。在达尔文时代,遗传学还没有产生,人们对基因、DNA的结构了解很少,所以达尔文理论的证据大多数是博物学层次的。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多进化学家对达尔文理论进行了修正,加入了遗传学的一些最新发展,他们的理论集合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在生物学史上,达尔文研究热从未衰退过,同文学中的红学热现象一样。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进化论学者兼生物史学家恩斯特·迈尔(Ernst Myer)是新达尔文主义的先锋。                         

    达尔文的外祖父叫依拉斯姆斯·达尔文(Erasmus Darwin)。祖父是一个很有名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博物学家。所以父母希望他能够继承祖父的衣钵,送他去医学院就读。但是达尔文对于医学体系的背诵很快的感到厌倦,最终转成了一个地质学家。 

    达尔文作为一个地质学家,登上了当时的航海轮船贝格尔号(Beagles),度过了为期六年的航海生活。他去过加拉帕格斯群岛,在这个岛屿达尔文对上帝创造万物的思想进行了怀疑。加拉帕格斯群岛处于南美洲,是一个火山岛,因此岛上植被比较贫瘠,地貌和南美大陆茂密的丛林景观非常不一样。但是达尔文观察到岛上的动物植物物种虽然和大陆上物种略有不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南美洲的物种。按照创世论,地球上物种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上帝针对不同的地貌,创造了最适合这种地貌的物种。相同的地貌,应该有类似的物种,而不同的地貌,物种也应该很不一样。达尔文去过与加拉帕格斯群岛地貌相似的佛得角岛,这个岛屿位于非洲,但是两地的物种相处很大,佛得角上岛屿的物种是典型的非洲物种。

    达尔文非常困惑,他与自己的导师地理学家莱依尔(Charles Lyell)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达尔文认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南美大陆上的物种和加岛上的物种有共同的祖先,但是后来两者被地理界限隔开,通过进化机制形成了不同的亚种。莱依尔是《物种起源》的第一个读者,他是一个基督教徒,上帝在他的心中深深的扎根。他们之间的通信很多,其中关于加拉帕拉斯群岛鸟类的辩论非常有名。莱依尔说,他也可以认为,上帝使加岛的鸟类和南美大陆一致,是希望万一有南美大陆上的鸟儿飞到加岛,加岛的鸟有相同的竞争力,这样它们才不会灭绝。达尔文回信说,南美大陆不是一个隔绝的体系,南美大陆上也有从欧洲外来引入的鸟儿。欧洲的鸟儿引入美洲后,同样也可以飞到加岛。通过这段辩论,达尔文成功的把莱依尔转化成一个进化论者。达尔文本身人缘关系颇多,好朋友也不少。亨利·赫胥黎(Henry Huxley)也是一个成果颇多的生物学家,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在公开场合为达尔文主义辩论。

    当时根本没有人去质疑圣经里说的“人是上帝创造的。”达尔文提出人是进化而来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还好他的妻子爱玛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她在教会为自己的丈夫辩论,避免了教会的制,裁。要知道布鲁诺维护日心说被教会烧死,伽利略被投入监狱,哥白尼直到死后才敢发布自己的著作。

    牛顿曾经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这话对达尔文同样适用,之前的人们对于进化论也有讨论,但是反响都不大,仅限于学术界。事实上早于达尔文,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了最适者生存的理念。达尔文已经是当时的畅销书作家,他曾经出版过《贝格尔号游记》,也是很火的一本书,善于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也许是达尔文最大的优势。他是向公众介绍进化论的第一人,在他50岁的时候才出版了《物种起源》。书的第一版就引起了轰动,英国人争相购买和讨论。

    《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并没有直接讨论人的起源问题。这个问题达尔文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公众不能一下子就接受,达尔文是慢慢来的。《人的后裔,选择与性的关系》一书中,达尔文很委婉的解释了这个问题。有人说,达尔文晚年皈依了基督教,放弃了进化论思想。这是不对的,达尔文至死都坚决捍卫进化论。他皈依基督教只是因为不想和教堂发生正面冲突,要知道那个年代教堂具有决定人生死的大权。

    200年前的博物学家基本上是全能的,他几乎将理论扩展到早期生物学的所有理论。达尔文还提出了泛生论,是现代遗传学产生前的遗传论,不过这个理论大部分是达尔文的猜想。达尔文提出,人的体细胞上会产生小的微粒,这些微粒血液循环体系,集合到生殖细胞。但是这个理论没能持续多久。达尔文有一个表兄叫做弗兰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是达尔文姑姑的儿子。这个人智商超群,是第一个测定人类智商的人,最早是由他做过一个实验来反驳达尔文。泛生论中宣扬的获得性遗传后续在20世纪初期被魏斯曼等人证明是错误理论,此理论也逐渐不再被提起。只是在生物史领域有人呼吁重新审视泛生论,因为泛生论与进化发育生物学、表观遗传学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呼声甚小,泛生论还是披上了历史的尘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妻子爱玛是她的表妹,可是当时没有遗传学,人们不知道近亲繁殖的危害,反而认为和表亲结婚是好的。虽然如此,达尔文和妻子关系很好,但是他们所生的儿女中大半却先后夭折。这在达尔文的晚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