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木
玉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8,057
  • 关注人气:5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2015-01-14 00:03:33)
标签:

情感

电影

前面的地

伊桑霍克

 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微信公众号:thermvb (观影乱炖以及奇谈)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于是《恐怖游轮》8.2分,《记忆碎片》8.5分,《致命ID8.6分,莫比乌斯环类型的烧闹片,基本上无往不利。高冷,高智商,高节奏模式,每每看完,都有一种——一头雾水但又不敢轻易承认一头雾水的穿透性,令人着迷。所以,当伊桑·霍克和莎拉·斯努克在酒吧里,素未谋面,便推杯换盏地聊开来的时候,就知道《前目的地》的“故事”已经开始。

 

1945年、1970年、1992年、1963年、1975,这些历史年份,变成了一个个经纬度,远看像一条绳上的蚂蚱,克利夫兰孤儿院、老爹酒吧、时空劳工总部、雨夜的学校、洗衣店,这些固定的建筑,变成了一扇扇时光的门。而或老,或年轻,或男,或女的面孔,则越看越像自己。《前目的地》讲的故事,光怪陆离,极具神性,又弥漫着哲学揣测深味,即便从任何一个时间节点出发,都可以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从1975年出发,它会是一部围绕爆炸案展开的罪案片,可能充满宗教意味,;从1945年出发,它就是一部类似《孤儿》那样的悬疑片,悬念迭起;而1970年开始则很有可能发展为《断背山》,电光火石,情愫万千。是的,伊桑·霍克和莎拉·斯努克,两双炙热的肉体中间,就隔了一个台面。

 

而《前目的地》则必须认为这些都太无趣,太文绉绉,不够智商,于是,故事便捋成了这样——1945年、1970年、1992年、1963年、 1975年这些年份不算,再加上1964年、1985年或者更多的的年份,一起来讲,一个女人生完一个孩子后变成了一个男人,一个男人让一个女人当上未婚妈妈后失踪了,一个孩子的爸爸和妈妈是同一个人,一个孩子变成了爆炸狂人,一个男人变成了穿梭时间的纽扣人,而一个女人则变成了坐在他对面的英俊帅哥,然后,抽丝剥茧的跟你说,他们就是同一个人。

 

这个时候,即便已经打过《时间规划局》、《平行世界》,或者《星际穿越》这样的“疫苗”,亦无法平静待之,好奇心已经被彻底吸进去,如同沙漏中顺流而下的沙子。何况莎拉·斯努克变成男人后的样子,基本和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一摸一样。

 

“你企图回到过去拯救一个人的命,却发觉那人仍是无可避免的死了,甚至更糟的是,你回到过去的此一行为正是导致他死亡的原因,”故事的大体逻辑就是在对抗这个定理,试图通过各种时间穿越,来改写最后的结局导向,但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伊桑·霍克在洗衣店与未来的自己对谈,并最终杀掉那个自己的时候,收到了一句话,无论怎么样,死亡永远存在,问题只是,死这几百个人,或是另外几百人的区别罢了。

 

于是,无论做什么都不需要过多犹豫,聊上几句,就可以上路。因为一切都已经安排好。历史就在那里,无论逆时针还是顺时针,时间一样在动。原著《你们这些还魂尸》中有一段非常冷峻的描述——“我的目光落在床头上方的《时间准则》上:永远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如果你终于成功了,永远不要再次尝试。祖宗也是凡人。真神也有瞌睡时。”就是这个样子。冥冥之中,好像在用一种非常酷的方式,叙述了一遍“人人最终都会被时间所击败”这个道理。

 

《前目的地》意料之中的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亦如所有烧脑片一样。在非常酷的节奏中,戛然而止,然后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当你听到这段录音时,已经间隔七年了。你将要执行自己的第一个任务了,要认真对待,因为每一个任务都同样重要。”

 


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乱炖:《前目的地》/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