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国留学的三个小建议
太热了,实在太热了,出国留学热潮比这个夏天都来的早。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对外宣布,2008年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增加了20%,美国在中国颁发的学生签证增加了40%。再看看媒体上铺天盖地的国外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招生信息,就差幼儿园了。身边的朋友们也忙着为自己的儿女们做出国计划,我这个“新鲜出炉”的大龄留学生自然也成了无照的“出国顾问”,尽管是否出国留学是一个纯粹个人的选择,目的,条件等等因人而异。但还是想在自己博客中为那些准备出国留学的朋友提供三个共性的小建议,纯粹是一家之言。

首先,最好要学懂中国文化再出国。何谓学懂?就是对中国的历史,地理,风俗,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等等,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和熟悉,能张口就来,不能模糊。因为走出国门,你就是百分百的“中国通”,你的国外朋友,老师都希望通过你了解中国的一切。而你对中国的了解会帮助你尽快建立起沟通时的自信。(说自家事,当然自信啊,而且,他们对中国真的很好奇。)此外,在学习中,运用中国的思想来看待许多问题也会受到老师的欢迎,因为各国留学生在课堂上观点激烈碰撞时,是老师最期待的。举例说明,我的老师在课堂上最常问我得一个问题就是:你作为中国人怎么看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觉得出国就是要学习新思想,为什么还带着“旧”思想出去?其实不然,你只有在和别人的思想碰撞中才会有新收获,你不能空着手去。
其次,出国目的一定要明确,明确,再明确。出国留学,多贵啊,不要忘记,你走路时都在花钱!反之,如果你出国目标明确,你走路时也能学习。不要再用“开拓眼界,提高自己”这类空空的话来放松自己了,目标越空,心里就越空。学什么?
看什么?
吃什么?
玩什么?干什么?出国前一定要想清楚,哪怕是假设都比没有强,因为人在新鲜的世界里,很容易迷失而忘记自己的初衷。拿我来说,出国前我是干电视的,回国后还想干电视,于是当朋友约我去酒吧时,我会选择呆在家里看美国电视节目,因为我知道我要什么。

最后,出国第一年是地狱,第二年才是天堂。说这话的意思是,第一年一定做好身体和心理接受“折磨”的准备,特别是心理。(对于31岁才出国的我,要一年,对别人可能只要半年,甚至三个月。)打个比方,一位从小跟着《新闻联播》学汉语的美国小伙,把他放在四川生活,照样瞎,口音啊!这种打击会让你的信心荡然无存。就像一位华裔艺术家在讲述他刚到美国时的感受是:成年人的智力,但却是幼儿的言行。这种感受只有出去才能体会。还是说我吧,刚到美国,在超市买东西,购买中间的交流都没问题,就是不明白售货员每次开头问我的第一句话什么意思,半年后明白了,他是问我有没有他们的会员卡,而他并没有直接问这句,而是每次都只说那个卡的名字,我怎么知道?半年啊,天天去超市,天天听不懂这句,都落下病了。不过时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加之学长们的安慰: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宽心许多。

其实,以上三点算不上什么建议,也就是我的三点感受。如果你要问我这三点中,你觉得哪个最重要,我会说是第二点,原因很简单,钱不能白花,时间不能白过,付出不能没有收获,咱中国人不爱干也不能干那徒劳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