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遥看为什么近却无?“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新柳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中提到的蜻蜓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等等。面对学生一个又一个“奇怪”的问题,想必老师仅仅“百度”出几张图片来敷衍,恐怕远远不能使学生满意。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也只能是一个:将学生领入大自然中,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眼睛、耳朵以及手去真真切切地感知这一切,去自己找寻答案。
但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学生春游的安全如何保证?恐怕这是一个压在校长、局长们心口不能承受之重。但这绝不代表一切春游都应该假借安全之名取消。春游何辜?一切“取消”都假借汝之名声。取消春游很容易,但一代人或几代人对春天感知的缺失恐怕也会随之缺失而永无弥补的机会。
其实,分析包括海南在内的几次春游事故,我们不难发现原因几乎全部是车祸。十次车祸九次快。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春游就不能够有类似于“大鼻子”校车一样的专门的学生春游用车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春游不能有区别于成人旅游的进行过专门训练的专职司机呢?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春游专用车不能有类似于最高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这样的严格限制呢?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能够给我们的学生春游专门开辟出几条学生春游专线呢?等等。
春游无罪!与其因噎废食地全面禁止春游,不如实实在在解决以上的“为什么”。唯如此,方可真正为学生们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惬意春游保驾护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