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iangxinye0916
liangxinye091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02
  • 关注人气: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二卷分析(赵群)

(2020-02-22 15:40:24)
标签:

转载

分类: 高考复习

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二卷分析

 白河高级中学高三教师   赵群

201869日夜

2018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二卷在命制上,遵循变化后的考纲要求,对试题的分值进行了适当调整。如去掉了双向选择题,主观性试题的分值有所提升。原因在于,将2018年的考纲和2017年考纲进行比较,唯一的变化就在于,在试题数量和分值分配的说明中增加了一个""字。变化后的试题,在试卷结构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形式,在个别试题适当调整的基础上更加凸显语文能力,着重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最为基本的应试能力。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四道大题,22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7年相比,均有较大的变化,是在2017年试题大变革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又一次调整。这样的试题命制突破了年年岁岁题相同的平稳格局,展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变革高考,寻求突破的决心,这样的命题有利于语文优等生成绩的提升,使得语文成绩的区分度明显增强。

一、2018高考语文课标卷的基本构成

    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二卷的总体特征是:反映考纲,凸显变化,趋于综合,彰显能力。试卷无论是总体形式还是命题类型,与2017年相比,均有较大的调整,充分说明高考试题在变革中趋于科学。纵观整个试题的变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试卷的结构稳定,但分值有所调整。从整个布局来看,选择题的分量有所调整,由2017年的43分变为了35分,取消了双向选择题。

2.文学类文本阅读回归到了对小说的考查,主观性试题旨在打破常规。如56题分别考查了人物心理和幽默手法的运用,难度还是稍有增加。

3.名句默写理解文本的难度降低,分值回归到以往的6分。

4.语言文字运用趋向综合,将连贯、成语、病句融为一道试题,并且以语段的形式出现。

5.增加了对应用文的考查,20题首次出现了对"启事"的修改。

6.增加了对仿写句子的考查。如21题就是典型的仿写句子题型。

7.作文回归传统,改变了时兴的"任务驱动作文"占主流的形式,依然考查新材料作文。

    试题的变化和2018高考考纲的变化相契合,针对这七大变化,现具体分析如下:

     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了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着重考查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文章论证方式的的能力。和2017年的社科文阅读相比较,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保持一致,充分体现了试题的连贯性。

    文学类文本阅读节选了老舍的《有声电影》,从文本上来看,属于小说阅读,是在2017年散文命题基础上所进行的又一次变革,展示了命题人的反押题意识。从分值上来看,试题赋分上,趋向于对主观题的重视,客观题主要着眼于文章的结构和艺术手法,主观题主要考查了分析人物心理和分析作品的幽默语言。这种深入文本内部的考查形式,在难度上有所增加。

    实用类文本阅读依然采用了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基础的新闻阅读这一命题形式,和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基本保持一致。从文本来看,试题材料分别来源于2018420日《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以及王康等人2017929日发表在《中国知识产权报》上的文章。整个阅读文本以四个片段的形式出现,图文并茂,阅读起来相对轻松。从命题形式上看,采用了两个单选题加一个主观题的命题形式,单选题侧重于理解文章内容,主观题侧重于概括文章内容,分析基本作用。就试题难易度来看,难度不大。

    文言阅读依然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18年延续2017年的变化特点,依然将文本选择的视角转向了《汉书》,改变了以往从《宋史》、《明史》中选材的命题思维。2018年文言文选择了《后汉书·赵焕传》),对于问题的设置和往年相当,依然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细节辨别和文言翻译。从试题难度上来看,豪右,顿首,茂才,京师等四个文化常识和以往相比,难度不大。其中"京师"这一文化常识2017年试题就考过,属于知识的重现,文言翻译相对较为简单。

     诗词鉴赏题采用了主观加客观的命题形式,命题走向综合性。从文本上来看,选择了宋代诗词作家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属于题赠诗,难度相对较小。从命题形式来看,主观题侧重于对于意象作用的考查,是一道常规题型,难度较小。

    名句默写所给的三道题均未超出考纲要求的64篇的范围,难度相对较小。三道默写题分别是《孟子·鱼我所欲也》、苏轼的《赤壁赋》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两道属于高中知识,一道属于初中知识,考查的内容较为常规,难度不大。

    语言运用题变化较大,由2017年的成语、语病、得体、连贯、语言逻辑推断等题型变为了综合性考查,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对考生来说,或许会出现瞬间的无所适从。171819题采取一个语段下对语言连贯、成语和病句进行综合考查;20题把应用文、语言得体、词语运用进行综合考查;21题,这是一个新的题型,着重考查学生限制性仿写句子的能力,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难度不会多大。成语辨析所给的"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名垂青史""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照猫画虎""按图索骥"等八个成语辨析起来难度不大。病句题主要是对现有病句修改后的辨析,难度不大。

    2018年课标二卷的作文在形式上回归传统,写作角度更为宽泛。2018年课标二卷作文题目改变了人们所普遍关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将命题视角转向了对考生思维水平的关注,在内容上更加关注考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总体而言,有以下角度:

1.尊重客观现实,走出定势思维。英美军方对于作战飞的弹痕分布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人只有针对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出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该作文可以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思维定势。

2.坚守自我认知,做到以理服人。统计学家沃德在对飞机弹痕进行分析后得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并且能够"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坚守自我内心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3.树立全面思维,追寻正确答案。沃德并没有说只关注"弹痕少的部分",而是说"更应该注意",实质上是一种全面思考的过程,只有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才能接近问题真相。

4.抓住细节部分,考虑忽略内容。现实生活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任何科学的发现或许只是偶然的瞬间灵感。而作为个体的人,往往都有"从众心理",那么这个被忽略掉的不起眼的部分,往往会被人们一直忽视,进而和真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总体而言,这道作文题目着重引导考生树立思辨意识,培养考生在非常规思维形态下,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产生自己对问题的独有认识。能够激发考生的写作思维,提供了相对宽泛的思考空间和思维方式。从考生的角度来看,能够拉开写作的层次,让不同写作水平的同学能够得到有效区分。

二、2018高考语文课标卷的一点思考

    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二卷主要有七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命题人对高考考纲的践行,展示了国家对于高考语文试题改革的决心。我们应以2018年语文课标二卷的变革为契机,将变革后的语文试卷作为理念上的指南,从而科学应对来年高考。

1.识记基础知识,落实基本能力。在语文试题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名篇名句默写"依然没有超越64篇必背内容的范围,充分体现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备考中应引导学生中学阶段必须积累丰厚的语文知识,对于考纲要求的名句名篇,不仅要做到会背、会写,还要做到理解含义,学会运用。

2.重视考纲变化,做到全面复习。2018年,教育部对考纲内容仅仅做了一个微调:在题量和分值说明中加了个""字。这个细小的变化并未引起一线师生的注意。另外,2018年对语言运用进行的综合性考查,以及后面部分所出现的仿写句子、应用文病句修改等并不是偶然产生,语言运用的综合性考查在北京卷已经出现了多年。而仿写、修改病句是很传统的历史上的语文考题。

3.加强语言积累,培养思考能力。2018年课标二卷的作文题目是一个明显的关注思维能力的题目,引导学生具有全面认识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的细节等基本素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拥有理性的思维形态,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认识问题的方式,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

4.全面进行备考,提升语文能力。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自我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老师针对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总结出了各种题型特征及应对方法,考场上大多考生按照此种方法进行套作,2018年的语言运用更加趋向综合,目的是真正的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小说主观题的非常规提问,更是在引导学生真正走入文本,全面理解。

5.开阔思维形式,树立理性观念。2018年课标卷的作文命题都体现了理性思维,要求考生具有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储备,写出具有思想,拥有文采,展示才华的优秀作文。这就要求师生不能以语文课本打天下,而要把语文课本作为基础,不断向外辐射,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关注现实,关注人生,拥有卓越的才华,形成独立的思想。

     总之,2018年高考语文课标卷在2017年基础上再次作出了变革,在此基础上更加体现试题考查的综合性,为真正考查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提供了平台,指引教师在来年备考中更加关注基础,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思维能力的培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