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老狼杂文文化 |
分类: 老狼杂文 |
闲暇之时,总想找几部喜剧片欣赏,像《功夫熊猫》、《巴黎宝贝》这样精彩的爆笑喜剧也看过,一笑过后并没有太多的回味和感触。包括一些贺岁片,除了感受到喜庆的气氛外,甚至领略不到喜剧的内涵,总之就是感觉食之无味。由此,我想到曾经让我们捧腹大笑,又为之黯然神伤的喜剧大师卓别林。
在如今功利的时代,大部分影视剧瞄向了市场效应,名著的改变也不例外。新版《红楼梦》、《水浒传》都是在一片争议中热播,除了剧情改编的新意令我们震撼以外,对经典名著的仰望,变成了走进喜剧境界般的惘然,或许只有这样才适合现代人的胃口吧。一番热闹过后,名著依然是名著,改编终究是改编,始终无法超越。
那么,我们能超越卓别林的喜剧作品吗,实际上是无法感受到这种喜剧色彩中的悲剧。由甄子丹、吴君如、黄百鸣、杨幂主演的贺岁喜剧电影《八星报喜》正在香港热拍,不知道这以亲情、爱情、友情为主题片子,能否延续香港喜剧一贯的风格?香港喜剧的一些老片,如《中国龙》、《天生绝配》都曾令我们难忘,还有就是周星驰的系列作品,想起来回头再看看,仍然能捧腹大笑。但看卓别林的作品却是另一番感慨,或许就是他不以为然的傻气形象,深深地打动了我们,都已经跨世纪了,仍然堪称经典。
卓别林让人捧腹大笑的那些举动,再加上他的典型滑稽外表,浓密胡子,八字腿,身穿黑色小礼服,手持一仗。憨厚的表情,弱小的体型,似乎浑身都透着可爱的傻气。但是这种“傻”的突出,却让他站在了世界影坛的巅峰。这都跟他的生活背景、人生阅历都有关系,他父亲酗酒去世,母亲患精神病,最后被送入一个精神病院。他当过报童、杂货店小夥计、玩具小贩、医生的小佣人、吹玻璃的小工人,还在游艺场扫过地。这样的生活启发了他后来创造流浪汉的灵感,但是无论卓别林遇到什么苦难阻拦,他总是摘下帽子,微微一鞠躬。认真的表情让我们无法发笑,这样的绅士礼节,我们又怎能去亵渎呢。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国内的喜剧发展并不是很理想,剧情的情节几乎都是大同小异,毫无新意。最近,范伟演绎“范式幽默”感觉疲惫,称新剧仍走喜剧路线。小沈阳现在是视频网站上最搞笑的表演,但是,网友更多的是关注他是否离婚的消息。明星绯闻比明星的作品传播的更快,我们的审美观念是不是出了问题?我想,道德的提升就需要喜剧中的悲剧色彩,时代的发展也呼唤类似卓别林的作品。
一个天真无邪的卓别林形象,在当时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两级分化严重,而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片所带来的意义,就是鼓励美国人奋发斗志,相信明天会更好。暗示了在儿童天真的想象中的威严的成人,意在用一个天真无邪的形象重新塑一个下层阶级的代表。卓别林的这番良苦用心,真是值得敬佩,这也是他的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其寓意及精神,在如今的时代仍然适用。
韩国言情喜剧在中国文化市场热播的原因,无非是观众在轻松的观赏当中得到某种满足,这将会成为重要的文化记载,也会给大众传播信息生产者提供借鉴。但这种满足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和启示?这也是国内喜剧作品需要思考的问题,戏剧中的精华并不是一笑而过,而是戏剧中的悲情美。现实是审美标准忽略了这一点,喜剧片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也忽视了喜剧片中所隐含的悲情。
人生悲喜参半,喜剧往往是尝透了悲哀的心声,尤其是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需要喜剧色彩中的悲剧,来唤醒人们用思想来生活。这也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真的需要“傻”气,也真的缺少象卓别林这样有觉悟的大师。
梁迎春
2011年10月11日07点17分。 欢迎来到唐朝历史百科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