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016-06-08 13:55:04)
标签:

休闲

观光

随拍

图片

1、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3、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日,消息报道说灞渭桥正式建成开通,同时大桥东西两侧连接临潼和咸阳的渭河河堤路也将投入使用,容许7座以下的小型车辆通行。

周日,离开母亲家的时间尚早,天气又格外晴朗,一不做二不休,就冲着新开通的灞渭桥直奔而去。

新近开通的灞渭桥位于灞河入渭口的三角洲地带,距离西安城区约27公里车程。灞渭桥全长1288米,桥面双向六车道,两侧建有人行道,由西向东跨越灞河,将渭河南岸堤顶道路延伸到浐灞生态区和国际港务区,并与西面的沣渭新区、经开区相通。灞渭桥为汉代建筑风格,由三组六座仿古建筑观景楼阁、廊道和桥头两端的汉阙组成,是渭河综合治理建设中跨度最长的景观桥梁,有着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

据介绍,渭河西安段综合整治工程包括渭河流经户县、周至、灞桥、高陵、临潼等区县。渭河流经西安段全长140.6公里,岸线长186.3公里。渭河西安段堤顶道路将会与沿渭河流经宝鸡、杨凌、咸阳、渭南等地的渭河大堤堤顶道路连成一条“亲水线路”,重要的是有着防洪抢险通道的作用。这样,从宝鸡沿渭河河堤道路可直达潼关,由此形成一条便捷畅通的渭河河堤路,成为靓丽的河堤道路景观带。

记得前年夏日,曾经来过处在清水庄园到东晋桃源一线的渭河河堤路,那时候车辆还不允许上堤岸道路,观览西安湖和堤岸风光需要把车辆停放在河堤外的停车场,步行走上去。在这之前,还曾去观游过堤岸道路,那时这一区段河堤路刚建好,还没有实行管制,可以开车上去。现今好了,西安段的渭河河堤路整体开放通行了,感觉真是好!

去年,麦黄时节,去了赤水,还在渭河渭南段的河堤路跑过,沿岸风光可谓是一览无余,给人爽快之感。陕西境内的渭河由西到东约有300多公里,期待河堤路早日连通,从西府宝鸡就可一路长驱,直往东府渭南,抵达潼关,那感觉就会更美,更爽、更婵货咧!  

 

 

车行驶到这里,距离临潼还远着呢。主要是来观览灞渭桥,故而沿着渭河堤新修好的公路往前走了一段,就掉头折返回去了。 

4、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新近开通的灞渭桥全长1288米,有着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星期天,来这里观游的车辆接续不断。 

5、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6、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观景阁和廊道一侧布置着关中八景和八水绕长安的图文简介。  

7、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桥栏 

8、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渭河,河对面就是高陵区的辖地,应该是泾渭工业园区。在河滩湿地里,成群的白鹭、野鸭和叫不上名字的水鸟在水面嬉戏飞翔。

9、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10、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站在观景阁,可凭栏远眺灞渭桥的西南面浐灞湿地公园风光。 

11、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在观景阁望向西面,可看到远方的渭河发电厂。 

12、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向东南方望去,可见逶迤的白鹿原。

13、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渭河水向东流去

14、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铁路桥横跨灞河 

15、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观景阁下布展的古灞桥石轴柱、石碾盘 

16、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17、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灞渭桥有着现代廊桥的风采

18、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19、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汉阙风格的桥头堡

20、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1、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灞渭桥石刻

22、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灞渭桥桥头卧牛 

23、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4、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渭河河堤公路 

25、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6、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堤岸风光  连日来,西安多雨的天气,雨后碧空如洗,蓝天白云下绿意葱茏。愿西安蓝常在。

27、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28、
古典与现代融合之美的灞渭桥
 

值此端午节到来之际,恭祝亲朋好友阖家幸福安康!

 

相关文图链接:

河堤内外好风光

汉中滨江畔

纳凉西安湖

游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休闲在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清水庄园

冰封灞河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一瞥

湿地艳阳

栎阳古桥

再观桥上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诸葛古镇
后一篇:游少华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