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文庙

标签:
人文历史观光图片 |
1、
↑咸阳文庙
在牌坊西侧矗立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碑刻告诉我们:“咸阳文庙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文庙坐北向南,共有四进院落总面积8531平方米,建筑面积2212平方米,平面为曲尺形。主要建筑有牌楼、一殿(原戟门处)、东西两庑、二殿(大成殿)、三殿(原明伦堂处)、小牌楼、偏院正殿等。咸阳文庙2006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博物馆围墙四面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向东100米(包括凤凰台、圣母宫、崇圣祠等),向西南各100米,向北50米。”
据《咸阳县志》记载:文庙宫墙七十丈,占地3364平方米。墙内房屋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有左右两门,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棂星门,有左右两坊,左坊书“德配天地”,右坊书“道贯古今”;戟门,门前有伴池,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戟门北有东西两庑,庑北为大成殿。宫墙以外南有大成坊;东有文昌阁、崇圣祠;北有明伦堂、尊经阁;西有教谕署、训导署。其中,戟门于1943年被咸阳县长刘法钰拆除,同时将拆掉的县城隍庙牌坊移建于此。城隍庙牌坊即现在咸阳博物馆大门,为全木斗拱式结构。门前有清代石狮1对。
↓前殿 即一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脊饰、歇山顶,檐下施三踩斗拱。现为咸阳博物馆陈列厅。
一殿、三殿、小牌楼、偏院正殿为明洪武四年(1371)原咸阳周四王庙建筑,1963年迁建于此址。现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木牌楼、前殿、中殿、后殿,两侧有东西两庑。
6、
↓二进院落 由东西两庑、大成殿组成。
7、
↓中殿 即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有柱头科、角科和平身科斗拱。现为咸阳博物馆馆藏玉器精品文物展厅。
9、
10、
↓中殿前的石马、石羊和饮马槽
11、
13、
↓碑亭 位于今大成殿西侧,系1985年修建。
16、
17、
↓拴马桩集结
拴马桩是古来拴马、驴、牛等牲畜的石桩。常竖立在府衙、宅第门前,可与上马石配套使用。一般桩首雕有人物、狮猴、花果等形象。拴马桩历史悠久,隋唐时已有文献记载,明清时盛行。它有镇宅、迎祥之意,也是民居前精致的石雕装饰物件。
18、
↓由此门楼进入三进院落,为三殿(原明伦堂处)坐落之处,门楼两侧为明代石狮。
21、
↓三进院月亮门前的石羊
25、
↓咸阳碑石陈列
主要展示有北周至明清的碑石、墓志,其中有被于右任誉为三大名碑之一的《窦庐恩碑》以及《张琮碑》、《顺顺残碑》、《王重阳仙迹记碑》等近百块书法艺术名碑。
26、
↓中殿后面的石刻
34、
↓木轮毂
35、
↓处在三进院落的碑亭
36、
↓后殿 即三殿(原明伦堂处),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前、后檐均施三踩斗拱。现为是佛教文物陈列室。
39、
相关文图链接:
《泾阳文庙》
《旬邑泰塔
《合阳文庙》
《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续)》
《户县钟楼文庙广场》
《获嘉县剪影》
《西安都城隍庙》
《观拜周陵》
《郑国渠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