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来大唐芙蓉园

(2013-01-08 13:25:13)
标签:

观光

随拍

旅游



p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御苑门 是大唐芙蓉园的西门即正门,造型华丽,气势恢弘。大门正中“御苑门”三字由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沈鹏所写。楹联“炎汉宜春苑曲水千载相如赋中皇家气象  大唐芙蓉园柳烟三春唐人诗裹帝里风光”。

把西大门作为正门,有两种说法。其一说是李唐王室来自陇西,所以门朝西开;其二是因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西方,象征着大唐王朝的兼容并蓄,贸易往来的兴盛发达和八方来朝的繁荣景象。

 

唐芙蓉园位于西安大雁塔东面,东南西北由北池头一路、芙蓉南路、芙蓉西路、芙蓉东路相围,占地1000亩,其中水面300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总投资13亿元,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以北,是一个唐风貌的皇家园林式主题公园。包括紫云楼、仕女馆、御宴宫、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杏园、陆羽茶社、唐市、曲江流饮等众多景点,有全球最大的水幕电影,宽 120米高20米的水幕。大唐芙蓉园建筑由中国著名的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于200541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1117日成为国家5A级景区。

历史上,早在秦朝,这里就开辟了皇家禁苑——宜春苑,建有离宫——宜春下苑;到了隋文帝开皇3年(公元583年),在此修建了“芙蓉园”;唐代又扩大了曲江园林规模,建起了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临水亭、水殿、山楼、蓬莱山等,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扩大了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成了皇族、僧侣、商贾、平民聚集游览的公共园林。这在古都西安发展史上,乃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随着唐末长安城的毁灭,这里的园林建筑被破坏殆尽,有些最终消逝无疑寻踪。

 

御苑门两旁的三重阙楼 

p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步入园区

p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进入御苑门内,威风锣鼓刚巧开始。身着唐武士装束的鼓手,挥舞鼓槌,击响了鼓乐,再现那大唐雄风的威风锣鼓的神韵。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玉玺 金色的龙凤精雕玉玺立在御苑门内,玉玺中国红印为“大唐芙蓉园”五字篆书并雕印在了前面的地面上。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芙蓉桥

p1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冰封芙蓉湖

芙蓉湖是在原来积水洼地的基础上开凿而成,水面宽阔,碧波荡漾,近三百亩。形状为北凸南凹,呈现腰月形,对全园的中心区紫云楼呈环抱之势。湖面西南部水面经芙蓉桥后收缩为凤凰池,有自南而北流来的曲水流觞溪流汇入。 

p1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石舫(龙翔碧波) 又称龙舫、石船、旱船 不系舟。石舫似船,却是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想象和浪漫色彩的建筑。

p1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冰湖曲桥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冰瀑 

p1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通向凤鸣九天剧院 这里演出着六幕大型梦幻诗乐舞剧《梦回大唐》:梦幻霓裳梦邀秦王梦浴华清梦萦西域梦游曲江梦回大唐”.

p1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紫云楼 

p20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八绫蟠龙石望柱 唐代,高242cm,直径40——50cm,为竖八棱形。柱顶及柱础佚,八角八面体柱身,通体浮雕,一条龙从上到下卷曲攀附,并参以流云纹。石望柱是由用作坟墓标志的墓柱演变而来的。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赤金走龙 原物高2cm,材料纯金,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放大100倍,现高2。唐代龙造型多为走兽形,比例协调,造型生动、传神,在中国龙的造型系统中处在青壮年时期。  0039 

p2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茱萸台

设于大唐芙蓉园东南的丘陵上,是园中的一个高点,可俯瞰全园景色。茱萸台的立意取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激起人们对故乡的怀念,寄情于景。

台柱的西面书刻着唐朝诗人杜甫《九日曲江》(天宝十二年即公元754年作):綴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時欲半,九日意兼悲。江水清源曲,荊門此路疑。 晚來高興盡,搖蕩菊花期。 

p23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佛手印——法印宝相  在我国古代佛手常喻意有福、有寿,而不同的佛手印代表了不同的运气。佛手印为铜雕,外涂黑漆,形制宏大,庄严肃穆。佛手印有:心中心印、说法印、安慰印、钵印、莲花印、火焰印、甲印等。

钵印 即释迦牟尼佛手印。两手大拇指相融稍成圆,成为钵的形状,或者如法界定印之状,双手重叠,称之为释迦大钵印,钵印、如来钵印、胎藏大钵的印。 

p2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甲印 双手虚心合掌,两中指竖立如幢状,两食指支中指之初节,两无名指成宝形,两小指各自散立。于心、两肩、喉四处,至千顶而散印。 

p2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火焰印 右食指指于左掌,左手五指伸展相离如火焰状。即表示以佛大悲之风,发众生之智。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安慰印 拇指与食指相捻,其余三指各自伸展如三钴。意在圆满成就;且能成办自他两利的妙行,并远离一切烦恼。

p2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经幢雕塑 源于中国古代的旌幡,即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在竿上加丝织物做成,又称幢幡。后印度佛的传入,尤其是在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佛经或佛像书画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石刻在石柱上,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故称经幢。经幢一般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未完待续) 

相关文图链接:

宫苑晚照

大唐芙蓉园——紫云楼

大唐芙蓉园夜色

雄狮腾飞迎新年

昭陵北司马门祭祀广场

观昭陵九嵕山

参观昭陵博物馆——览大唐雄风

参观昭陵博物馆——昭陵碑林

参观昭陵博物馆——昭陵唐墓壁画

中国唐苑赏景(续)

大唐新春民俗文化庙会随拍

雪花漫舞乐游原(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