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悠在米脂老县城——北大街


标签:
旅游人文观光掠影 |
p1
p2
p3
↑石筑老城门(北门)位于北大街北端,明嘉靖二十五(1546)年修筑,是至今仅存的城门。用錾刻直条纹块石包砌,内为黄土夯筑,总面阔14米,总进深8.6米,高约8米。城门南北拱券通道,北拱门额上石匾镌刻“柔远”二字,如今已剥蚀难辨。门上原建二层歇山楼阁,毁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建硬山式城楼,2001年坍塌。米脂老城过去有北门柔远门、东门迎旭门、南门化中门等三门,惟独没有西门,只筑有一台角楼。如今仅存北门。
近日欣闻 6月8日晚,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入选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名单,这是陕西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自08年开始至今,已评选出40条历史风貌保护较好且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 “米脂古城老街由十字街连接的东大街、北大街组成,店铺林立,生机盎然,众多的保存比较完整的窑洞四合院在全国最具典型性,其格局呈现“明五、暗四、六厢窑”式。街区内还有高将军宅(明延绥镇镇边将军)等众多的明清窑洞四合院及套院、李自成当年做驿卒的马号圪台及草场等遗址。”
去年七月,曾溜达了米脂古城老街。那天清晨,在老街转悠了两个多小时,观览了米脂古城的北大街和东大街。只是出于礼貌,少有进入居家住户观览,仅留下了一组肤浅的印照,以记之。
↓城门一个石龛,上书刻着“敬惜字纸”。敬惜字纸的传统出现宋代。其意是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糊窗封坛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丢入字纸篓,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成为字灰,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便开坛祭造字之仓颉,然后将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
p4
↓北大街处在柔远门内,石板铺道,店铺林立,连接着十字街口和东大街。
p5
p6
p7
↓院内圆门
p8
p9
↓五间上房
p10
↓神龛敬奉着土地爷
p11
↓砖雕门楼
p12
↓拱形门楼
p13
↓架子车
p14
↓大宅院
p15
↓门楼前摆放的石碾盘
p16
↓庭院深深
p17
p18
↓小房主
p19
↓北大街41号
p20
↓斑驳
p21
↓院落
p22
p23
↓砖式窑洞
p24
↓老屋
p25
↓巷道
26
↓门鼓石
p27
↓干炉
是米脂当地食品,形似月饼。2011年,米脂干炉烤制技艺被列入榆林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类了。干炉是用糜子面做的,用油与面相搅而成酥子,以油兑水略加碱水和面,揉成大长条,抹上酥子,搓压成薄片,卷成棒,分成剂子,名为馃馅皮子。然后裹以红枣馅,捏严压扁,中间亦点红点,入炉内以膛火烘烤约二十分钟即可。这种既像月饼又像烧饼一样的东西,当地人管它叫“干炉”。干炉吃起来外焦里酥、微甜。
p28
p29
↓北大街17号
p30
↓登窑洞顶的楼梯,为在窑洞顶晾晒粮食而建。可第一阶台阶离地1米有余,是要再搬来梯子或凳子方能上去。为何如此设计建造呢?主要是防止小孩上去玩耍造成意外。
p31
↓北大街13号院北房屋已经坍塌
p32
↓临街房
p33
p34
↓街面
p35
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街区名单:
福建省厦门市中山路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尧坝古街
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加日郊老街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古城老街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高淳老街
山东省青岛市小鱼山文化名人街
浙江省临海市紫阳街
吉林省长春市新民大街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中英街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老街
相关文图连接:
《溜达在行宫路》
《李自成行宫》
《溜达在米脂县城》
《貂蝉广场》
《九龙桥横跨无定河》
未完待续《转悠在米脂老县城——东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