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那悦耳的声音,咯吱、咯吱、咯吱……,伴随着双脚交替移动,给人久违而又亲切之感。黄昏时分,这踏雪之声更清脆了,好似伴奏出踏雪的旋律,和着步履,脚下反倒轻快了。
行至甘花溪,步入了大路,天已渐渐黑了下来。在走过板子庙村时,雪路减小,阴存阳无。干脆脱下了冰爪雪套,何曾想接下来的水泥路上,阳面干路好走,阴面积雪成冰,道路难行,在车辙那光溜溜的道上连连打了几次趔趄,还险些仰面八叉。小弟赶紧和我挽着胳膊,搀扶着小步前行,方觉得安全了许多。打起电筒,开启头灯,行走在这冰冻的
8公里水泥路,倒感觉比山路还难行了,小心翼翼终于到了十里庙集结地。坐到早早等候在那里的大巴,车上暖气融融,感觉到了似乎久违的温暖。
待等齐驴友全数到齐,发车时已经九点多了。车上,我告诉小弟此行我最大的收获是,历练了身体,检验了两年多没有好好爬山的体能还行,自我打上60分,及格了;二是认识了你们的朋友,开心。我对小弟说驴友中我应该是年龄最大者了,小弟会心的笑了。
回到家中已晚上十点半了,老婆端上来早早熬好的小米粥,我顾不上吃饭,先让她端来一盆热水烫脚,因为这双大脚是最辛苦的,委屈了一整天了,何况雪地里湿透了鞋袜,更是委屈难忍。一边泡脚一边就喝起了热火喷香的稀饭,真是惬意!哦,这可是从未有过而又是自导的失雅一幕。
↓光影
p2

↓太阳西下
p3

p4

↓形影不离
p5

↓雪栖枝桠
p6

↓雪路漫漫,我行我素
p7

p8

p9

↓雪卧山野
p10

↓进无止境
p11

↓拱门
p12

p13

↓远处的尖峰
p14

↓银装素裹
p15

p16

↓雪猴
p17

↓雪人
p18

↓雪帽
p19

↓雪廊
p20

↓圆满
p21

↓山涧映雪
p22

↓小猴戏雪
p23

↓雪覆山涧
p24

↓似乎快到了大峪甘花溪
p25

↓山林卧雪
p26

↓山涧石桥
p27

↓山涧成冰
p28

p29

↓天地造化
p30

↓山涧小溪
p31

↓怪石嶙峋
p32

↓清冽的甘花溪山泉
p33

p34

↓阔路前行《长安县地名志》载:“大峪原名义谷,系长安县八大峪之一,南起秦岭光头山西粱垭口,北至大峪口,全长17公里。《水经注》名义谷,北周文学家庾信写有《义谷铭序》,宋《长安志》云:‘义谷水自县界由乾佑县下流’。后人称大义谷,近代简化为大谷。”
p35

↓采石场开矿一瞥,令人唏嘘
p36

↓罗家坪,人去房空。去年来此,见到的那位老人门前雪已清扫,房顶烟囱还在冒着烟。大冷天,我在默默问候:老人家好!
p37

↓路过新建的水墨别院,其木制门楼挂着楹联:水清鱼读月
林静鸟谈天
p38

相关博文链接:
《踏雪秦岭山——营盘大峪南北穿越(三)》
《踏雪秦岭山——营盘大峪南北穿越(二)》
《踏雪秦岭山——营盘大峪南北穿越(一)》
《冬日的大峪(三)》
《冬日的大峪(二)》
《冬日的大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