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木塔寺公园

标签:
休闲纪实掠影杂谈 |
p2
p3
↑佛祖洞正南面遗存的山门
漫步到木塔寺公园,习惯性地阅读着宣传栏简介:“木塔寺,隋唐长安城内著名寺院。始建于公元603年,是隋文帝为独孤献皇后所立,初名禅定寺。公元618年,改名为大庄严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东半部,与该坊西半部的大总持寺左右毗邻。两寺建制相同,规模宏大,各建有一座规制相同的七层木塔,高三百三十尺(约 97米),周长120步(约176米),气势宏伟。由于两寺在长安城的诸多佛寺中一直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香火隆重,所以在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运动中,被明令保护,免遭焚毁。公元852年,大庄严寺改称圣寿寺。公元907年,唐朝灭亡时,和长安城同时遭到严重破坏。后经宋、元、明时期多次修葺,但到明朝末年,又遭废毁,只有木塔仅存。清朝康熙年间,又进行过两次修复,并改名木塔寺。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该寺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寺内建筑和木塔均已无存。目前仅存清康熙年间所建山门、东西偏殿和法堂等几处遗迹。2009年9月,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决定在原木塔寺遗址的基础上建设木塔寺遗址公园。”
不知二期扩建后的木塔寺遗址公园有多大,一些游园的人们对眼前如此小的公园颇有微词,说原先规划的木塔寺非常大,西边要到唐延路,亦对周边被开发成了房地产很不认同。在此,但愿多还城市绿地,多留木塔寺苗圃(这里原来有木塔寨村的大片苗圃地),给古老的木塔寺遗址一个宽敞的环境。
↓木塔寺遗址公园位于西安高新区科技六路。公园一期占地6.78万平方米,其中绿化5.5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020平方米。是西安市及高新区2009年重点建设项目,工程资金总投入近5000万元。
p4
p5
↓公园湖色(5000多平方米的湖面)
p7
↓偏殿遗址
p8
p10
↓残留的石雕
p11
↓石碾盘、碌碡
p12
↓新建的莲花石雕高4米的大型汉白玉荷花雕塑与南侧莲台形成了历史上庄严寺“步护千叶之莲,鸣自响之钟”的意境。
↓年届八十岁的老人家谈起木塔寺今昔,兴致盎然
p14
↓公园集中点缀着与木塔寺相关的古诗浮雕掠影
《登总持阁》唐•岑参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p15
↓《登总持寺浮图》唐•孟浩然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
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
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
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
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
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p16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唐•李峤
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
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
刹凤回雕辇,帆虹间彩旃。
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p17
↓园区拾零
p18
↓仿古石塔
p20
↓高楼林立在公园南侧
p21
↓地宫石门南侧,有一个小型僧侣墓,墓穴里的“将军罐”(存放僧侣骨灰)十分完整。
↓“坐化缸”高67厘米,缸口最大直径有79厘米。在地宫南面五六米远处,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竖穴型的僧侣墓。这座墓葬里仅有一个类似家用的水缸,上面有一个大盆子盖着,这就是传说中的“坐化缸”,里面还有一副白色的骨架。几百年过去了,死者上半身虽已倾斜,但双腿依然盘坐,依稀能看到高僧盘腿坐化的模样。考古专家根据从“坐化缸”里提取出的衣服纤维、用来吸潮气的麦草、炭灰等分析,这位高僧可能生活在明清时期。“高僧坐化后,安放在坐化缸内,放上麦草等,然后用盆子将缸口盖上密闭,据说这种安葬方式比起棺材安葬,能更好地保存肉身不会腐烂。
↓石门框上雕刻着精美的飞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