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续)

标签:
休闲观光纪实掠影旅游 |
p1
p2
p3
p4
p5
p6
↑回收装备馆 回收装备是航天测控系统对返回式航天器和航天员实施搜索、救援和处置的主战装备。自1975年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回收以来,以100%的成功率圆满完成了22颗返回式卫星和7艘神舟飞船的搜索回收任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回收航天器唯一没有失败记录的国家。
↓航天员医监医保车
p7
↓曾参加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返回地面后曾使用过此车。
p8
↓神舟六号返回舱 高 2.5米,底部直径2.5米。质量3200公斤。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发射升空,飞船在轨运行五天后,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搭乘该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安全着陆。
p9
↓卫星返回舱 该舱为“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返回舱,高1.8米,底部直径1.7米,质量750公斤。2004年8月29日,卫星在酒泉发射升空,在轨运行27天后,返回舱于9月25日在四川遂宁地区成功回收。
p10
↓通信装备区
p12
p13
p14
p15
↓花朵
p16
↓通信装备展区 中心通信系统是航天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展区共分十二个展厅,分别陈列了长台、载波、有线、外线维护器材、短波、卫通、微波、通信电源、调度、数传、时统和仪器仪表等设备。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曾经立过战功的通信装备
p25
p27
p28
p29
↓博物馆园区
p30
p31
↓园区的春天
p32
p33
相关博文链接:
资料编辑:
我国第一座航航天测控装备博物馆坐落在中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祥地——地处我国西部秦岭山脉之脚,陕西省渭南市桥南镇。
博物馆突出“回顾历史、弘扬传统、牢记使命、再创辉煌”这一主题,从测控装备、气象装备、车载装备、回收装备、通信装备、教材成果和天线七个展区展示了航天测控装备从电子产品到集成电路,从测量到测控,从分立式到统一测控,从测站模式到中心模式的发展历程,浓缩了我国航天测控事业“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飞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技术跨越。
由此走进航天测控发展进步的历史,透过这些珍贵的实物和资料,去全面了解我国测控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发展历程,去增强续写历史新篇章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博物馆目前收藏了2832套设备和25600张图片。其中,有大量曾为祖国航天测控事业立下赫赫战功的装备,有为返回式卫星提供测控支持的超短波设备,有为通信卫星万里太空同步定点的C频段微波统一测控系统设备,有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功勋机”的320计算器,有嫦娥一号卫星遥控遥测天线,有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返回舱,还有为航天英雄杨利伟“接风洗尘”的搜救和医监医保装备。
在这里,一个个仪表,一台台机器,一副副天线,一套套装备,一个个卫星飞船,无不凝结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创新发展,探索宇宙、造福人类的伟大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