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园区石雕集锦

标签:
休闲观光人文掠影 |
↑由山门至慈氏阁、小雁塔的中轴线上摆放着历代精美的石雕
在博物院荐福寺,由山门至慈氏阁到小雁塔中轴线上的两侧,摆放着历代精美的石雕,有石佛、经幢、石碑、石狮、石马、拴马桩、门墩、柱础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石雕拴马桩是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的立于庄户门前的民间文化遗存,它始于元末,有近700年的历史,发展于明清。在兴盛时期,它渐成为富裕、吉祥等级物的象征,拴马桩的桩柱寓意家族兴旺,号称望柱(旺族),顶部多雕瓜型、狮、猴、蟾、人物等,常刻有吉祥文字。门墩、柱础亦雕以花鸟、祥兽等器物,寓意吉祥、护佑、平定之意。石雕造型生动,形态意趣,雕工精美,手法夸张,彰显着艺术的魅力。
↓院落里的拴马桩
↓石马
↓山门前的石雕
↓石狮
↓石狮门墩
↓上马石
↓园区石雕
↓夹道列阵
↓门墩列队
↓石雕园
↓该碑为唐代宗李豫六年(771年)所制。碑中主人公智舟法师(684——771年)是唐中期著名律宗传承大师义净大师的嫡传弟子,在荐福寺出家六十年,主持戒擅三十余年。碑文由礼部郎中上柱国韩云卿所撰,中唐著名书法家韩择木(韩愈叔父)书写,楷隶书体精美遒劲,碑上共阴刻6000多字,除佛经外,正文记述了大师的非凡生平及朴素的生活经历。
↓拴马桩阵
↓与花为伍
↓“乐人”经幢 是唐代会昌二年(842)建造的,其柱身刻有《净土经》和《陀罗尼经》,底座四周雕有八个生↓动的乐师舞人,是一件研究中国古代佛教和音乐的重要佐证。
↓竹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