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养的家常花草

标签:
休闲文图情感 |
老母亲养的家常花草
——回老家过端午节的别样感受
端午节到了,我们儿女带着孩子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在老家,品尝着母亲亲手包的粽子,吃着老人自己种的菜蔬,家里老老少少其乐融融。下午,两天不休的雨总算是停了,大家的心情随之畅快豁朗起来。
天晴了,借在院子里遛小狗乖乖和凯迪的空,陪妈妈观赏着她老人家种植的家常小花和小菜蔬,感觉别有一番情趣,另有一种享受。
平日回来看母亲,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难得细瞧母亲的劳作成果。今天细看母亲种的家常花草菜蔬,感到确有一些看头。尽管它们没有多么起眼,谈不上有什么娇贵,但却饱含着母亲的一番辛苦。只见窗前各色花草生机勃发,气宇轩昂,两天的雨水洗浴,让她们更显的滋润俊秀。两盆石榴花羞含着火红的花蕾,象待出阁的闺秀;一旁,红艳的玫瑰花欲彰显出美丽的姿容,与石榴花遥相辉映;君子兰、绣球、仙人球、橡皮树、金边吊兰、对对莲等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块儿静秀的小花园。
再看小菜园,种着荆芥、苋菜、丝瓜、梅豆、小辣椒等。周边还栽种着花椒树、香椿树、无花果树。其间还有菊花、玫瑰、看茄子、香草、薄荷、指甲花、韭菜花等。使我惊奇的是,其中竟然还有移植来得野花。小小的菜园,有多少品种,我也数不过来了。虽不够百花园,可足有数十种之多。
平日里,母亲总是把淘米洗菜的水,积攒到桶里用来浇花,不舍得浪费水。老人将水拎到户外,一瓢一瓢地浇灌着花草。待到菜果成熟时,母亲总是喜滋滋的东家送西家给的。培养的花草苗木,凡有来人喜欢,就信手递送。我想妈是在让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分享她的劳作成果。这并不完全源于她信奉基督教的缘由,主要的还是源于她善良的心底。今天,妈看到我瞧得细致,又拎来了相机给她辛勤浇灌的花菜拍照,打心眼里高兴,脸上充盈着笑意。还不住地说,她养花的乐趣,不仅仅是活动了身子骨,还能天天地看着花苗发芽、吐叶和开花,瞧着花草每天的生长变化。妈高兴地说着,洋溢着内心的喜悦。
看着妈高兴,我心里自觉自个过去的有些作为对母亲似有不恭。一是母亲把自己种的菜给我,我不时地说菜市场什么菜都有,不必这样劳作。又对妈讲浇花用不了多少水,何苦这样仔细。妈总是简言答之,微微笑笑。二是妈把将要开的花送我,我却常以没时间养育来谢绝。实在执拗不过,端一盆意思一下。现在细想,我内心是不愿母亲有过多的劳累,不愿夺老人之美,却在不经意间,没能好好尊重母亲的劳动成果,着实有些不妥。
值此,我仰望着年迈操劳的老母亲,不禁想起老父辞世已十载有余了。看着已年届八十岁的妈,我想父亲了,心头涌出了阵阵无以言诉的酸楚,顿时有些想哭的感觉,我强忍着静下来了。父亲若健在今年就91岁了,老人生在1918年。上初中时,我看过一部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所以,对父亲的生年,我打那时起就记得特别牢。老父在世退休后,在家总是闲不住,见天地管护侍弄着他的花草。父亲辛勤一世,简朴一生,诚厚终年。他老人家给我们儿女留下了平淡无奇却又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终身享用不尽。至今,父亲生前送我的兰花,我依然细心地照料着,不愿有丝毫的怠慢,并抚育出了新生代。如今,父亲走了,可他老人家亲手抚育的花还健在并有了后代,我心想这或许是对老人家别世后,栖身九泉之下的一丝丝安慰吧!
父亲走后,母亲默默地管护着花草。母亲常给我说,围着自己动手栽培的花草转转有劲,看看高兴。以至于精心到凡去儿女家小住,最多不过三五天,就慌着要回去了。母亲说不回去浇水,花会缺水旱死的。也许母亲以养花种草的特有方式,承续着父亲的所好,寄托着对父亲的爱,沿循着对父亲精神上的一种依赖吧。
我的父母亲相继退休闲赋在家,养花种草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记得有一次,父亲高兴地告诉我,他养的兰花在单位获奖了。看着父亲漾着满脸的幸福,我笑了,笑的是那么甜美。
我们深爱着勤劳慈祥的父母,喜欢老人培育的家常花草。
母亲怀抱小狗乖乖指着石榴花告诉我她养护的经验
红艳的玫瑰花欲彰显出美丽的姿容
父亲生前送我的兰花所新生后代
婆媳俩在采择荆芥
薄荷
指甲花
韭菜花
移植的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