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2012-02-13 09:22:42)
|
|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水泥混凝土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下的结构物,它具有调节、补充面层与土基之间的关系,和使水泥混凝土面层整体结构经济、合理的功能。水泥混凝土面层下设置的基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防止或减轻唧泥、错台和断裂等混凝土病害的出现。
2、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及其耐久性。
3、有助于控制或减少混凝土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
4、为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
由于混凝土面板具有很大的刚度,所以对路基的强度的要求不高。因此,理论上在路基支承不均匀的情况下,面板可直接设在路基上。然而,车轮荷载作用于路面时面板会产生弯曲变形。混凝土板由于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质,在重复车轮载荷作用下,载荷变形能较快恢复,而路基则不然,它会产生塑性变形积累。由于车轮载荷在路面上的分布以及水分在路基中的分布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路基塑性变形的大小各处不完全相同。在冰冻地区,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冻胀,春融引起翻浆,这些会造成板底出现局部脱空,失去连续支承,导致很面板可能受到过大的弯拉应力而发生断裂破坏。除此之外,混凝土路面存在大量接缝(有时还有裂缝)和自由边缘,尽管有填缝料,但由于种种原因,路面降水不可避免的会沿缝隙下渗,使得路基含水量增加,强度下降,再加上汽车通过缝隙是颠簸跳动,产生很大的动水压力,使泥浆沿缝隙冒出,这就是常见的唧泥现象。唧泥病害如不尽早加以处理,当面板沿缝隙单方向行驶时,车轮的跳动冲击,还会产生一连串锯齿形错台。这种局部脱空现象随时间推延而逐步扩大,使板内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导致路面板提早破坏。
因此,在混凝土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唧泥、错台和由此引起的面板断裂德不孤损坏的出现。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唧泥的产生是荷载、水、路基刚度和侵蚀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为减少唧泥而设置的混凝土基层,其基本要求是刚度与面层匹配、细粒土含量少、耐冲刷能力强和有排水设施。对于交通繁重或降水量大的路段,对混凝土基层的上述要求就越高。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