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邓和大洋洲】好书重读

标签:
奥斯特洛夫斯基俄国十月革命 |
我到大洋洲公干时,除了携带电视剧DVD外,还顺手带上几本好书和小说一道上路,准备在途中解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是一本苏联不朽的长篇著作,1933年由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Nikolay Ostrovsky)写成出版。
我记得中学时期,在姐姐的推荐下阅读过这部小说,而且家里还有一部舅舅留下来的1952年版莫斯科外文出版社英文译本,它是舅舅生前心爱的读物之一,也是他用作教导我姐弟俩英文词汇的课本之一。
我依然记得小说情节,这次重读由王志冲新译中文版,使我寻回年轻时代的情怀和回忆,书中还有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旧照片和原著的精美插图,我猜想现在年轻人应该多半未读过这本激情的小说,在此简单介绍书中内容:
小说描写主人翁保尔‧柯察金(Paul Korchagin)饱尝生活苦难,锻炼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16岁时遇到俄国十月革命,他就参加了红军,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战后在国民经济建设时期,他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怀着一股爱国主义情怀和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由于在战争中曾负伤多次和工作过度劳累,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只能躺在病床上。然而,在坚强的意志支持下,保尔战胜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克服重重困难,拿起手中的笔作为武器,重返战斗队伍,开始了新生活。
全书感人的情节很多,也有很多精彩的文句,下面一段是我感受最为深刻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给予人只有一次。应当这样度过人生: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必须抓紧时间生活。一场暴病,或者一次横祸,都可能使生命终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面世70多年,这段对生命的论述始终没有过时,如何把握短促的人生,珍惜生命和时间,发挥无限的生命力,创造美丽积极人生,对时下80后年轻人仍然有相当的现实教育意义。
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的一生坎坷,就像这部小说主人翁保尔一样,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在1930年开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说小说主人翁就是他的写照,小说出版后,一直受到读者们的欢迎和赞赏。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