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材篡改了我的作品

标签:
语文教材弄虚作假美国小学课文弟弟问蓝天六一儿童节校园 |
分类: 翻箱倒柜 |
小学教材篡改了我的作品
姚鸿恩
1981年,我写了一首儿童诗,如下:
弟弟问蓝天
夜晚窗台前
弟弟问蓝天:
高高的月亮
你离咱有多远?
轻轻的云朵
你会不会变雨点?
闪闪的星星
你为啥数不完?
长长的银河
你有没有大轮船?
月亮咪咪笑
星星眨眨眼
好像在回答小弟弟:
答案藏在书里面。
茅光里和蒋维民谱了曲,优美的旋律使之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这首儿童诗被收入《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11月第一版),是课文第一篇。很高兴,虽然没有给我稿费。不幸的是,带有儿童情趣的诗句被删掉了,代之以“弯弯的月亮,你对人类有多少贡献”,“闪闪的星星,有没有工厂和农田”。真令我哭笑不得。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宣传经济建设是项政治任务。然而,有必要把语文课中的一首儿童诗也拉进宣传大军吗?我的那首诗,说实在的,已经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教育界拨乱反正前,“读书无用论”“知识反动论”是甚嚣尘上的。一首小小的儿童诗,不堪承载太多了。
语文就是语文。不能抢思想教育课的饭碗。然而,小学教材的选编者和审查者,会习惯性地“越俎代庖”。比如: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第一册
美国小学没有统一的语文教材。教师选用课文,标准主要是: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是否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比如,这是供教师选用的一首儿童诗《The
sparrow》,大意是:
见到你,真开心,小鸟,你是不是想说“在这大冷天,给我点吃的。”我会的,我已经积了很多面包屑。别怕,都是给你吃的。汤姆斯说你偷吃了他的麦子,约翰抱怨你吃了他的熟李子,可我不想知道你以前做了什么。吃吧,这些是你的早饭,吃完它。以后天天来噢。
Sparrow,就是麻雀。放在国内,领导会问:那不是“四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