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杭州杂谈 |
分类: 天南地北 |


有山有水并不稀罕,山山水水进入城中才算胜景。特别是山,更难能可贵。杭州可谓得天独厚,既有山(吴山)又有水(西湖、钱塘江),两全其美。
城中之山,无需太多,意思意思点到为止,有那么一点即可。太多了,成为山城也煞风景。杭州的吴山不多不少,恰如其分。
吴山100多米高,是一座从西南到东北走向的弧形山脉,是由大大小小十几座小山包(分别为紫阳、云居、金地、清平、宝莲、七宝、石佛、宝月、骆驼、峨眉、浅山等等)组成。名闻遐迩的杭州南宋御街,就在吴山脚下(见《杭州南宋御街所见所拍》、《杭州南宋御街上的老字号》、《胡庆余堂国药号的成功秘诀》)。
吴山有许多别名。胥山、城隍山、青山、黄成山、徐山、庙巷山、七宝山、太阳网山等等。统称为吴山。
吴山是杭州新十景之一,被称为:吴山天风。令人很容易联想到,吴山之山巅有一座“江湖汇观亭”,亭前楹联借用明代徐文长的题词,就十分贴切地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那幅楹联是: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相比较而言, 外来生客,游西湖的居多,本地人反难得去凑热闹。尽管西湖百看不厌,却也难免视觉疲劳。吴山才是杭州人心目中的另一方风水宝地,不妨换换口味调剂调剂。
事实上,吴山确实不愧为人文之山。其背后有多多少少奇闻轶事、人文故事;换言之,吴山也是一座生态之山,山间众多古树名木数不胜数,堪称叹为观止(见《杭州西湖、吴山所见古树名木》)。
口说无凭,我们还是去吴山实地看看吧。

上山通道之一必经的环翠楼。











吴山的上山路径之一。




吴山上山入口之二。



“湖山佳话”古戏台。

瞭望塔。





四大金刚。


古戏台。


东嶽之殿。


崇德堂。

人寿年丰。


大小经筒。

药王庙,原名惠应庙,俗称“皮场庙”。始建于宋,明清时惠应庙逐渐演变为药王庙,祭祀神农(所谓“神农尝百草”,俗称药王菩萨),祭祀扁鹊与孙思邈。

药王菩萨(即神农,神农尝百草也)。


药王庙外观。


有美堂遗址。


露天茶座。


吴山大观。



胡庆余堂墙界——看来吴山上也有胡雪岩的房地产。

吴山上山主入口之一。

吴山距城隍阁景区约500米。

吴山脚下华光路。


南宋御街也就在吴山脚下(见《杭州南宋御街所见所拍》、《杭州南宋御街上的老字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