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别墅有烟囱
与天津、广州一样,上海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馆,不似香港(英式)、澳门(葡式)、哈尔滨(俄式)、青岛(德式日式)等城市,尽管外国建筑也不少,样式却较为单一偏颇。漫步沪上的大街小巷,西式建筑时不时映入眼帘。除了高楼大厦,更多的则是花园洋房,即主要是作为高档民居的园林别墅。
这样的西式民居,遍布于申城各区,绝大部分位于内环线之内,似相对密集于徐汇区、卢湾区等当年所谓的住宅区。
偶而散步,随意在这一片转上一圈,形形色色、流派众多的花园洋房,便扑面而来、目不暇接。
进入初夏,万绿复苏,掩隐于绿荫丛中的别墅建筑就越发神秘莫测了。大抵,祗露出屋顶和烟囱,在摇弋的树荫中与你捉迷藏。
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烟囱,毫不夸张地说,外国建筑师在这上头可是煞费苦心地动足了脑筋。在整幢别墅建筑中,烟囱尽管祗是个建筑小品,然而其分量却举足轻重,几乎与我们的“画龙点睛”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信,可以去实地看看,从来就找不到两个雷同的烟囱造型。否则,建筑师绝对会比女孩子的“撞衫”还要感到难堪万分。因为,后者是一时的,而前者却天长地久。
故烟囱造型的多样化,也便成为当年建筑师追逐的重头戏。有的在高字上做尽文章,有的在多字上下足功夫,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暗中较劲不一而足。
形形色色的烟囱,旁若无人地矗立在花园洋房之顶端,其标志性与象征性已大大超越了它的排烟通风等实际功能,毫无疑问成为整幢建筑的“点睛”之笔。上海人津津乐道的“噱头”,便在于此。

乌达克故居(现乌达克纪念馆)烟囱。

双烟囱。

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