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的美国风光(城市篇下)【美国观感20】

标签:
旅游城市篇 |
分类: 旅美系列 |
美国幅员辽阔,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旧金山到夏威夷,从拉斯维加斯到洛杉矶,除了几趟飞机外,其余全凭汽车跑。车程少的也要两三小时,多的甚至八九小时。
这样做呢,有好有坏。优点是,单位时间内可以拍到更多的风景,缺点便是移动中拍摄,不太好把握。快门优先吧,清晰度打折;光圈优先吧,稳定性受影响。还有一点,车窗玻璃不干净有反光。所有这一些,都是需要克服的。
不过,仔细想想,觉得还多亏有汽车轮子代步。似我等一辈子美国也只会跑这一趟,而连头连尾又只有区区十来天游程的拍客,美国这么大国土面积的一个国度,仅凭双脚,怎么去发现好风景?
以前,有友人游美国回来,扔下一句话:去美国,基本等于去农村。
此话不假,话糙理不糙。美国,除了一些城市大部分确实就是农村水平。不仅很少有高楼,还到处都是平房。因为它人少国土面积大,无需盖高楼大厦。
这里,还可补充一句我十年前就说过的话:要是美国的产值按十多亿人口一平均,生活水平也就第三世界了。
好了,以上是题外话,现在言归正传。
客观来说,美国不是个多山的国家,更没有崇山峻岭,所谓的山区充其量也不过是丘陵吧。况且,所见这些丘陵,光秃秃的,也没有什么植被,其实并没有多少拍摄价值。所幸,一路上没有雾,能见度较高,色彩尚可,反正不拍也白不拍,就一路拍了下来。说起来,终归也算是有一个记录,不虚此行吧。
从拍摄风光照片的数量上,就能看出美国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度。因为平原的照片比山地照片多得多。好在都是一个国家的风光照片,怎么编排都行,没有什么平衡不平衡的问题。
美国风景,其实貌似欧洲各国风景。美国移民主要来自欧洲,西欧、北欧、南欧、东欧、中欧的都有,几乎攮刮所有欧洲国家。欧洲各国的民族文化,主要体现在美国建筑物的造型和色彩上。建筑物造型的形形色色,建筑物颜色的丰富多彩,二者相辅相成,珠联璧合、锦上添花、赏心悦目。任何民族均无不顽强地保存、保留、表现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到美国后亦不例外,于是就有今天的美国风景。
看到纽约,第一印象与94年到香港几乎雷同。整个城市毕竟陈旧,所经之处,比如华尔街、第五大道、时代广场,行道树也几乎没有,总体感觉比较压抑。此番,经过的美国其他城市还有8个:费城、华盛顿DC、水牛城、旧金山、夏威夷、拉斯维加斯、洛杉矶、圣地亚哥,各不相同。比较下来,华盛顿DC、旧金山、夏威夷、洛杉矶、圣地亚哥感觉好一些,其中大部分是西海岸的城市。当然,如果客观地说,与这些城市所处的纬度也不无关系,三月的西海岸城市已经春暖花开,而东海岸尚未走出寒冬。换一个季节,东海岸也许也会令人刮目相看,亦说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