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档案_北京卫视
档案_北京卫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724
  • 关注人气:6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2009-07-16 15:25:53)
标签:

电视

this

白手套

摄影棚

石凉

四川

娱乐

分类: 网友交流

  在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爱上电视”创意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全新样态电视栏目《档案》自2009年2月4日在北京卫视亮相以来,以其独特的节目样式、全新的讲述方式、第一手的珍贵档案资料,在全国掀起了“揭秘尘封历史”的热潮,培育起一批忠实的“档案迷”。短短四个月时间,迅速形成了稳定的收视份额,在全国35城市卫视频道的所有节目(包括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的收视率排名中,《档案》栏目的绝大多数节目位列收视率前50的排名。节目影响力快速“升温”,吸引了越来越多全国各地业界同行和观众的关注。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档案》栏目推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揭秘系列,通过刚刚解密的珍贵档案,揭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许多不为人知的真实事件,其中包括《故宫文物南迁秘闻》、《1949香山密档》、《东京审判》、《黑猫中队覆灭记》、《登陆江山》等。近期,栏目组正在京郊摄影棚内集中录制这个系列。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档案》栏目被称为纪实性现场电视栏目。该栏目立足于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国档案机构解密的档案素材,通过一种全新的电视形态,用一种全新的讲述方式揭秘历史档案。该节目现场由一位讲述人,在1000平米的摄影棚内,游走于影像呈现的大屏幕区(30平米LED),档案区,幻灯区,16毫米放映区,录音区,三维特技沙盘区,中央演示区和景片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细节,展示勾连现实和历史的时空。该节目打破了传统电视演播室的录制概念,每期节目都要进行二百多个分镜头的拍摄,将观众带到现场的情景中去,和讲述人一起分享故事。这样的节目形态和样式属国内首创。

  目前,国内较成功的电视栏目,大多数为效仿国外和港台成熟的节目样式,完全自主研发的节目样态并不多见。《档案》可以说是一次自主研发电视节目样态,并取得良好收视效果的成功尝试。

  6月26日,10余位幸运的“档案迷”们当了回“档案调查员”,在位于东5环的拍摄现场,对《档案》的台前幕后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大调查。揭秘《档案》不一样的拍摄方式和制作手段。

 

调查结果一  现场讲故事的独幕舞台剧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走进《档案》摄影棚,第一个感觉就是大,足足有1000平方米。听导演说,这大概是同类节目录制中“最大个儿”的摄影棚了。在现场,最醒目的莫过于经常在《档案》片头里出现的那3本足有3米高《档案》模型,令人一下子置身于神秘的“档案空间”。而这里,只是《档案》拍摄的一个演播区。在同一个大棚里,还设置了大屏幕区(30平米LED)、档案区、幻灯区、16毫米放映区、录音区、沙盘区、中央演示区和景片区等,将拍摄现场划分为多个区域,这就是讲述人在讲述中能转换多个场景的秘密所在。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当天,节目组正在录制《黑猫中队覆灭记》。在现场,讲述人、著名演员石凉身穿军装……自如地游走于各个区域,通过翻阅,播放,展示,聆听,演示等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元素把“黑猫中队”的故事“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观众听,展示给观众看。

 

调查结果二  好节目是这样“吵”出来的  

  吵架故事一:石凉和资深导演的争吵

  吵架故事二:石凉和制片人的“白手套”之战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观看任何一期《档案》,观众都会注意到主持人石凉在拿起档案资料之前的规定动作——认真地戴上一双白色的手套,有条不紊地翻开手中的档案…… 

  就是为了这双白手套,主持人石凉和栏目制片人吕军还曾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吵。

    那是录制《珍珠港》那期节目,剧组人员和往常一样进入录制棚,开始了录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摄像、布景、灯光、录音、道具,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准备着自己的工作。主持人石凉也照例做着各项准备工作:阅读关于整个事件的背景资料,和导演认真沟通每个节目环节。就在快要开始拍摄时,他突然对戴白手套表示出了疑问,认为在录制时戴手套的过程太拖沓,影响了整个节目的节奏。于是在和导演商量后,临时取消了这个规定动作。而此时,制片人吕军正在为刚刚录制完成的前几期节目进行后期编辑指导,不在现场,对石凉的决定一无所知。

  几天后,当吕军从拍摄素材带上发现最近几期石凉没有戴白手套时,立马急了,马上打电话给录制现场的导演了解情况,同时打电话和石凉进行了沟通,耐心地解释这个白手套是节目的固定元素,是对珍贵档案的一种保护手段,也是对历史文献的尊重,不能轻易去掉。而石凉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形式应服务于内容,戴手套太影响节目的节奏,而且有些环节完全没有必要……

两个人就因为对节目理解角度的不同,在电话里各抒己见,谁也不肯妥协,竟然越吵越凶。两个人的对话变成了针锋相对:“你必须戴”“我坚决不戴”“不戴就先停机”“要戴你就找别人吧”……几个回合下来,吕军下了“最后通牒”:这是节目里非常重要的元素,我必须坚持,如果你无法接受,那么现在你就可以离开节目组。电话那端的石凉气鼓鼓地挂断了制片人的电话……

  事情僵持下来,节目组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两个人因为对工作的认真而互不相让。

  几个小时过去了,吕军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再次拿起电话打给石凉,令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石凉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早已戴着白手套,认认真真地在录制节目了。从这以后,两个人达成了一致——手套要戴,但是只在接触珍贵文件的时候。

  类似的小插曲在《档案》剧组的摄制过程中有很多很多,这一个个小插曲折射出整个栏目工作人员的对节目的投入、敬业和执著。

  好节目,就在这样一次次的“争吵”中诞生了。

 

调查结果三 美女导演出手不凡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录制一期《档案》节目需要摄像、灯光师、音响师、场记等20多人的齐力配合,令人想不到的是,成功统率这支“庞大”队伍的6位导演中,竟然有4位是年轻靓丽的“美女”,正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个“美女导演”组合可是个个身怀绝技,出手不凡。

  倔强美女---林斐

  上海姑娘林斐既是导演又是节目主编,每录制一期节目,她都会吴侬软语很温柔地喊一声:“开始”,整个摄制组就是在她和风细声的口令中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然而栏目组的小伙子们可都知道,这位表面温文尔雅的上海姑娘在工作中毫不“温柔”。那是在拍摄《1860圆明园大劫难》节目时,一组镜头花费了6个小时终于拍摄完毕,可林斐仍觉得美中不足,果断地决定:“重拍!”然而这一重拍动静可就大了:摄像机要重新调整,灯光要重新布置、轨道要重新铺设、道具要重新摆设,各个工种人员都要重新调动。而且这一动,必然会影响节目的整体进度。是重拍还是差不多就算了?林斐和不少人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要拍就一定拍到最好”!林斐在工作上这倔劲儿一上来,那可是谁都劝不了的。就是在她倔强的坚持下,这一组镜头重新拍摄,完美地呈现给观众!  

    较劲美女---穆尼热

  从北京电视台《世界你好》、《世界报道》、《纪实天下》走出的美女主播穆尼热荧屏形象端庄秀丽,由内而外透着大家闺秀的婉约气质。对她来说,加盟被认为“很爷们”的《档案》栏目组,做一名导演,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由于《档案》栏目是新节目、新样态、新的拍摄方式,改剧本、分镜头等等工作对于穆尼热来说都是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在工作上一向较劲的穆尼热收拾好行李,索性住进了在京郊的摄影棚,开始了她的学艺生活。

  进了棚,穆尼热手里的剧本很快就让她画得满满的,包括每一组镜头的分解、现场的调度和主持人的语言、语气的设计,她都像小学生一样很认真地在看在学。看不明白的时候就问其他导演,“你为什么这样导?”“为什么呀?”问题一个接一个,直到把现场导演问晕。就这样,她的一个个难题,在不断的追问中找到了答案。摄影棚里的穆尼热,也一天天自信起来。曾经一度她看到大家就问:又有新剧本了吗?给我一份我学学,我来试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穆尼热的处女作《航母密档》不仅在制作水平上符合栏目的要求,节目质量上也得到了节目中心领导和制片人的肯定。而且收视率也不错。

  美女主播变身美女导演,成功!

    椒盐美女---刘晓彤

  四川姑娘刘晓彤性格直率,做事风风火火,干净利索,人称“椒盐美女”。关于这绰号的来历还有个小插曲。因为她和石凉是老乡,除了爱吃四川的麻辣零食,就连拍摄间隙的交流也都说麻辣的四川话,聊得很是开心,没成想:开拍了,石凉还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四川话。这令拍摄起来特认真的刘晓彤拍案而起,“谁是四川人?都赶出去!”。本来一脸严肃的石凉一下子被逗乐了:“可是你害得我满嘴全是椒盐味啊!”。从此导演刘晓彤就得了个“椒盐美女”的雅号。

  不过,这么一位火辣的“椒盐美女”也有着浪漫的一面,凡是她录制节目,一定会在导演台上铺块漂亮的桌布,或摆放一盏精致可爱的台灯,或摆放一束美丽的鲜花,令漆黑的摄影棚里充满一片温馨。

  椒盐,也温柔!

  “小白”美女---腾梦旋

  滕梦璇是导演组里年龄最小的一位,“小白”美女的雅号不仅因为她长得文静白皙,还因她在拍摄《白求恩》工作中严谨细致、忘我工作的态度,让众人感动之余,送了她这个光荣的称谓。

  快人、快语、快手的滕梦璇总能把三天的拍摄量一天半就完成了!在拍摄现场她给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种的工作时间都进行了设定,要求必须在既定时间内完成。

  这就难怪,轮到“小白”导演当班,整个拍摄中大家都是在“跑步”前进,效率想不高,都难!大家说,她的工作风格真是继承了白求恩雷厉风行的特点。 “小白”导演,名不虚传!

 

  调查结果四   特殊的演员---会变身的“西蒙猫”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在《档案》节目组,还有一位特殊的主人--- 猫咪“西蒙”。说起它,制片人吕军告诉大家:这猫咪可不一般,它有“变身”的本领。

  那是在《长江﹒炮战之谜》这期节目的剧情里,有一只著名的大黑猫名叫西蒙。它是“紫石英”号上的重要成员。1947年“紫石英”号在香港停靠补给时,船员将这只流浪猫带上了舰,因为它可以保护舰上的粮食免受老鼠的祸害,西蒙成了舰上的吉祥物。根据英国海军的传统,西蒙成为了舰上的一名“现役船员”。1949年在“紫石英”事件后,西蒙获得了一枚迪金奖章,这个奖章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立的,用来表彰英国军队中的动物在战场上的特别表现,而西蒙是第一只获得这个奖章的猫。

根据剧情的要求,一只全身黑色,爪子纯白,“四蹄踏雪”的小猫被道具负责人带到了录制棚,成为了《档案》剧组中的“现役演员”,饰演“名猫”西蒙,大家都亲切地叫它“西蒙”。刚进入剧组的“西蒙”在录制棚里“喵喵”地叫个不停,由于录制现场需要保持绝对的安静,大家不得不让小猫去外面的空地上一边玩耍,一边等待工作。

  “西蒙”的工作是让主持人在节目相应的片段中怀抱着它讲述一段背景故事。可是临到拍摄时,在空地玩耍了一天的“西蒙”已经满身灰尘,导演决定先给这个“小演员”好好洗个澡后再上镜头。可是谁都没想到,这个“小演员”会“脏”成这样:一下水,水池里立马儿变黑,反反复复的洗,用完了一瓶浴液,水仍旧是黑的……忙碌之中,谁都没有多想,这期节目录制很顺利,演员“西蒙”表现甚是优秀!完成拍摄任务后,这只可爱的小黑猫被录制棚的置景工作人员收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的录制仍在按部就班中进行着,每天在录制棚外玩耍的“西蒙”却在不知不觉中变身成了一只白猫。大家真的有点糊涂了,这黑猫怎么会变色了呢?难道是给洗坏了?谜底最终还是被道具负责人揭开了:原来,因为当时着急要一只黑色的猫,就从一个宠物市场买来了一只黑猫,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卖猫人是把一只白猫经过染色后变成假黑猫在市场上兜售!为什么卖猫人要把白猫染成黑猫卖没有人知道。不过这只白猫算是因祸得福,不仅一不小心成为“著名演员”,还终于还原本色,快乐地生活在《档案》摄影棚充满温暖的生活区。

  据剧组人员介绍,在接下来的节目中它又要像“蝙蝠侠”那样披挂上阵,再次去扮演一只从尘封档案中走出的小猫。

  

  调查结果五   讲述人不是谁都能当的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置身在《档案》神秘的拍摄现场,热心观众……禁不住跃跃欲试,换上石凉的军装,面对着摄像机,也当起了主讲人。不讲不知道,一讲才知道这《档案》的讲述人可真不是谁都能当的……石凉,通晓法语、英语,还能用德语完成拍摄……

 

北京卫视《档案》今夏再掀揭秘狂潮 <wbr>热心观众探秘拍摄

档案组工作人与档案迷的大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