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埃及文明旅行古代埃及冰柱索匹亚尼罗河 |
分类: 非洲 |
一起来分享柔美的尼罗河,兩旁无垠的沙漠使它显得特別柔美与艳光四射。埃及神话、传说与历史,众说纷纭,三篇二篇是说不完的,却也是埃及迷人的地方,只能分篇幅来分享了。先来看看古埃及文明的母亲-尼罗河。
西元前五世纪时,「历史之父」—希罗多德Historia(希腊藉)为了收集「波希战争」的资料而访问埃及,在他的historia「历史」一书中深刻的写到『埃及是尼罗河送给埃及人的礼物』这句话,一针见血的道出埃及的立国根源。在沙漠地形的北非,没有河川的滋润就没有鼎沸的人声。
这条埃及人口中的「母亲」另有一个特性就是:几千年来,几乎都在每年的7月15日左右开始泛滥,一直到9月份才逐渐退去,泛滥之后的河水遗留下肥沃的耕作黑土kemet,他们称之为「凯麦特」Kemet也是埃及古代的国号,(古埃及人把不能耕作的土地叫做Deshret意思是-红土)让埃及人民有个丰盛的一年。
这是因为尼罗河上游的两条源流(蓝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每年夏天雪山溶化,雪水汇入河中所形成的定期泛滥。因此埃及农民,比起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Euphrates底格里斯河Tigris)或中国的黄河流域的农民整年整日的担心、害怕突爆性泛滥,不知道幸福多少。
Egyp-A gift from Nile River 埃及-尼羅河的恩賜
记得看过国家地理频道节目制作的一个专题报导,雨水泛滥是神的恩赐,尼罗河与人为善,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文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的母亲。
但这是衣索匹亚所造成的吗。每年六月,滂沱大雨,直直打在地势高耸的衣索匹亚高原。水气在地势高耸的衣索匹亚高原形成地形雨,高原的晚上,温度降到冰点以下,土壤下的水气形成冰柱;太阳升起后,温度慢慢升高,冰柱突破土壤,改变了高原地貌,食物链最底层的草便得以生长出来,所有在此生活的动物连带受惠了。
高原上持续的大雨,形成了60几条注入衣索匹亚塔纳湖的小溪流,塔纳湖因湖水扩张而泛湖,泛湖后流下低洼处,形成断谷瀑布,壮观的瀑布,河水从塔纳湖涌进蓝尼罗河河谷,百万年时间累积与切割形成1000公尺深,20公里宽,几千公里长的蓝尼罗河河谷。
蓝尼罗河(Blue
Nile)离开衣索匹亚时,水量为平常水量的50倍,夹带1亿4000顿的沃土穿过苏丹平原,在此与白尼罗河(While
Nile)汇流一路向北流去。蓝尼罗河与白尼罗河,揉合成绵延而流长的尼罗河进入埃及境内,成为古代埃及尼罗河泛滥的由来,古代埃及终其历史都不知,尼罗河为何会泛滥,却因「泛滥」而连带产生古埃及的宗教观。
泛滥一辞在古埃及代表着预备丰收,当时泛滥的定义与我们的认知不同,古埃及因尼罗河的泛滥,造就古埃及的文明;更因古埃及的生命观与宇宙观,造就了宏伟的金字塔建筑。
埃及EGYRO位于北非的东北角,包括苏黎士湾对面的西奈半岛在内,约有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使得埃及成为跨越亚洲和非洲的一个大国。但是,适合居住的地方仅限上述的地方而已,因为它除了尼罗河下游的三角洲,与河谷沿线之外,有96%的面积是沙漠地区。
虽然如此,也不是没有好处,埃及的地形封闭,西边的「沙哈拉大沙漠」与东边的「红海山脉」和红海,像双翼般提供埃及天然的保护屏障!在地中海海民时代来临之前,外敌唯一能够入侵埃及的方向只有东北角;也就是西奈半岛地区。
至于埃及的邻近国家,西边的利比亚,最近因陈水扁总统的兴扬之旅,台湾新闻有小小一波热门。地形上可算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促使埃及平稳的发展,成为独立国家,不像西亚两河流域的政权分裂、对立、甚至轮替成了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