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践的文化
文、和西
涂鸦的时代,随便认几个字的人都要写本书,难怪白云要写本《月子》,也难怪黑土要写本《伺候月子》。
韩寒写了本书叫《零下一度》,据说是他老爸一手打造成功的,郭敬明写了本书叫《幻城》,据说是抄袭的典范,徐静蕾被称为才女据说文笔十分了得,尤其是博客,但百十来篇后徐静蕾的庐山真面目也逐渐浮现,除了乱七八糟的琐事之外,没有一篇文章值得收藏的,据说后来专门为杂志《开啦》宣传。
文化在不断揣摩中前进,该文化的不文化,王朔据说已经沦为痞子,很多省市的作协主席据说沦为剽客,或者干脆是偷梁换柱,据说有些作协主席还邀请一些网络作家为自己写书,然后进行所谓的等价交易,也难怪网络作家集体认为作协降低门槛让网络作家加入是种侮辱。那个挺虎派关克,据说也写了本书,至于销量就不清楚了。不该文化的使劲文化,据说娱乐明星们个个都要树碑立传,个个都有自传,个个都堪称鲁迅级的大师,据说这些习惯都源自文化界太乏人了。
如此,我华夏书市繁荣之极,据说我中华每年的书产量远远要比欧美许多国家数十年的高,但我中华就是没有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我中华书籍没有一本能符合诺贝尔文学奖的要求——真实的生活,但去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书皮封面一个比一个华丽雍容,个个都是有点名气的人,就连易中天、于丹这样的文化人出书也是靠百家讲坛兴盛的,我文化市场实在繁荣,只是书本的销量似乎都不佳,或许是因为我中华之书都讲求华丽而忽略其真实罢了,抑或是百花齐放的书时代,好乱不分,也难怪我中华诗歌沦为濒危灭绝的品种,实在可惜。
前几日,几位年轻的朋友一起讨论要不要写书,席间一朋友之言如雷贯耳,他说,你他妈的是名人吗,你他妈的写的东西够劲爆吗,写的东西够俗吗?我讶然,从此立志不再随便写书,等一切条件成熟再写,不然力气是费了,书照样卖不出去,甚至连出版社也不愿意出版,那样可不是要贻笑大方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