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围棋杂谈 |
分类: 杂谈 |
【这篇连载是我多年前发在TOM论坛上的,今天无意中搜索了一下,决定搬到新浪博客上来,再略微续上一段。以飨来者。】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在南方的某省会城市里长大。下围棋则完全是受到父亲的熏陶才学会的。
据说我出世时,医院里一大堆孕妇等着生产。前面的几个生的全是女儿,弄得我妈很紧张。轮到我出来的时候,嘿,头一个大胖小子。后面的妈妈们仿佛收到命令一样,“扑通”“扑通”的全是儿子。
每次我妈笑眯眯的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就写满了骄傲。我爸这时往往也会受到表扬一样,钻进房间端出棋盘棋子,喝道:“来,让我教训你一盘”
其实我爸的棋力早已不敌我了,嘴上说着教训我,手上却早已先摆上两个。于是我便高高兴兴的开始恭聆父亲的教诲。就像我爸的头发开始斑白一样,刷着黄漆的木棋盘早已甚是斑驳,装云子的草编棋罐也少了一个盖子。
这副棋具跟了我爸有十多年了,他绝对属于棋龄超长的棋迷。在我家的书橱里,还能找到七十年代出版的《围棋》月刊和中日围棋交流比赛的棋谱集,这些书和杂志甚至比我的年纪还大。当时的年代,人们对文化、艺术等选择是不多的,我爸就是依靠着它们度过了那段文化贫瘠的岁月。
在 我现有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到围棋大约是在4-5岁的时候。当时应该是夏天,因为我是在一个闷热的夜晚醒来的。醒来后的印象里有三个人,一个当然是我爸,一 个叫老董的人,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旁边观战(实在记不起名字来了)。三人围坐在一张竹床边,点着一盏油灯,下着一盘围棋。我醒来后直愣愣的盯着他们下 棋,下的什么,说了什么都没印象了。应该不超过3分钟,我又抱着我爸的腿睡着了。
说来惭愧,我和那些围棋神童不一样。他们好像都是看着围 棋就拔不动腿,而我却懵懂不知人事,居然睡着了。假如我爸当时把我摇醒,放在膝上,再略微点拨一二,说不定我现在也成了一位高手呢,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 什么我爸没有主动的教过我下棋。练毛笔字的描红帖子倒是买过不少,可惜我的字到现在还是狗爬一样,难登大雅之堂。
再后来的记忆里,各种关 于围棋的影像就清楚多了。当时我家里装棋子的是两个木头盒子,棋盘是牛皮纸画就的,平时就折放在盒子里。小时候没什么玩具,对装围棋的盒子产生了很浓的兴 趣,经常把棋子倒出来,拿着盒子到处好玩。棋子则可以放在竹床上或者桌子上用手指弹着玩,感觉和后来的电子游戏十分仿佛,倒也玩的津津有味。
印 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只小鸟飞到我家门口,被我爸逮个正着。正到处想找鸟笼子装它之际,我马上献上木盒。可见当时我爸对围棋其实也远没有到爱到发痴的地 步,并不介意盒子装鸟后会留下便溺玷污了神圣的围棋。虽说后来这只小鸟很快就逃走了,但这对棋盒给我的童年着实带来了不少乐趣。
第一次开始下围棋忘了是什么时候,对手还记得,是邻居家姓金的两兄弟。虽然我也有个弟弟,可是他对围棋更加没有兴趣,直到现在也不太会下围棋。
和 金氏兄弟下棋的原因大约是这样的,他们指着我家的围棋问我这是什么,因为这玩意只有我家才有,我当然很得意告诉他们是围棋。正好我爸在旁边,于是他忽然心 血来潮指点了我们一下怎样吃子,于是我们就开始人模狗样的假装开练。就象每个初学者一样,我们迷上了吃子,黑白双方贴身扭在一起,和我们小时候打架是搂头 箍颈也不差什么。
下中国象棋也是那个时候在金家两兄弟家里学会的,不过象棋真的没什么吸引力,从学会到现在我下过的象棋绝对不会超过50局。围棋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其实也很枯燥。和金氏兄弟下着下着,不知怎地,就莫名其妙的下出了征子的形状,当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叫征子,只是把它叫做扭麻花。
这很可能是因为麻花在当时已经属于难得的零食,所以看到征子的形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麻花来。我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骄傲,居然想出了如此形象的比喻而居然没有 把口水滴在棋盘上。我恶狠狠地把金氏兄弟的棋子从棋盘的一边赶到棋盘的另一边直到无处可逃,然后全部吃掉。可能是遭受的打击太重,他两兄弟后来再也没找我玩过围棋了。
我爸在忙别的事情,并没有管我们,只是经过的时候瞥两眼,偶尔过来教了双叫吃等让我们看起来觉得很高级的手段。
打劫也是那时学会的,因为我们好不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可以在一个眼里放下一子后非但不死反而可以吃掉对方一子后,高兴的无休无止地提来提去。我爸又开始解释规矩,要停一手才能提回来……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围棋生涯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在南方的某省会城市里长大。下围棋则完全是受到父亲的熏陶才学会的。
据说我出世时,医院里一大堆孕妇等着生产。前面的几个生的全是女儿,弄得我妈很紧张。轮到我出来的时候,嘿,头一个大胖小子。后面的妈妈们仿佛收到命令一样,“扑通”“扑通”的全是儿子。
每次我妈笑眯眯的跟我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脸上就写满了骄傲。我爸这时往往也会受到表扬一样,钻进房间端出棋盘棋子,喝道:“来,让我教训你一盘”
其实我爸的棋力早已不敌我了,嘴上说着教训我,手上却早已先摆上两个。于是我便高高兴兴的开始恭聆父亲的教诲。就像我爸的头发开始斑白一样,刷着黄漆的木棋盘早已甚是斑驳,装云子的草编棋罐也少了一个盖子。
这副棋具跟了我爸有十多年了,他绝对属于棋龄超长的棋迷。在我家的书橱里,还能找到七十年代出版的《围棋》月刊和中日围棋交流比赛的棋谱集,这些书和杂志甚至比我的年纪还大。当时的年代,人们对文化、艺术等选择是不多的,我爸就是依靠着它们度过了那段文化贫瘠的岁月。
在 我现有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到围棋大约是在4-5岁的时候。当时应该是夏天,因为我是在一个闷热的夜晚醒来的。醒来后的印象里有三个人,一个当然是我爸,一 个叫老董的人,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旁边观战(实在记不起名字来了)。三人围坐在一张竹床边,点着一盏油灯,下着一盘围棋。我醒来后直愣愣的盯着他们下 棋,下的什么,说了什么都没印象了。应该不超过3分钟,我又抱着我爸的腿睡着了。
说来惭愧,我和那些围棋神童不一样。他们好像都是看着围 棋就拔不动腿,而我却懵懂不知人事,居然睡着了。假如我爸当时把我摇醒,放在膝上,再略微点拨一二,说不定我现在也成了一位高手呢,到现在我也没想明白为 什么我爸没有主动的教过我下棋。练毛笔字的描红帖子倒是买过不少,可惜我的字到现在还是狗爬一样,难登大雅之堂。
再后来的记忆里,各种关 于围棋的影像就清楚多了。当时我家里装棋子的是两个木头盒子,棋盘是牛皮纸画就的,平时就折放在盒子里。小时候没什么玩具,对装围棋的盒子产生了很浓的兴 趣,经常把棋子倒出来,拿着盒子到处好玩。棋子则可以放在竹床上或者桌子上用手指弹着玩,感觉和后来的电子游戏十分仿佛,倒也玩的津津有味。
印 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只小鸟飞到我家门口,被我爸逮个正着。正到处想找鸟笼子装它之际,我马上献上木盒。可见当时我爸对围棋其实也远没有到爱到发痴的地 步,并不介意盒子装鸟后会留下便溺玷污了神圣的围棋。虽说后来这只小鸟很快就逃走了,但这对棋盒给我的童年着实带来了不少乐趣。
第一次开始下围棋忘了是什么时候,对手还记得,是邻居家姓金的两兄弟。虽然我也有个弟弟,可是他对围棋更加没有兴趣,直到现在也不太会下围棋。
和 金氏兄弟下棋的原因大约是这样的,他们指着我家的围棋问我这是什么,因为这玩意只有我家才有,我当然很得意告诉他们是围棋。正好我爸在旁边,于是他忽然心 血来潮指点了我们一下怎样吃子,于是我们就开始人模狗样的假装开练。就象每个初学者一样,我们迷上了吃子,黑白双方贴身扭在一起,和我们小时候打架是搂头 箍颈也不差什么。
下中国象棋也是那个时候在金家两兄弟家里学会的,不过象棋真的没什么吸引力,从学会到现在我下过的象棋绝对不会超过50局。围棋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其实也很枯燥。和金氏兄弟下着下着,不知怎地,就莫名其妙的下出了征子的形状,当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叫征子,只是把它叫做扭麻花。
这很可能是因为麻花在当时已经属于难得的零食,所以看到征子的形状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麻花来。我为当时的自己感到骄傲,居然想出了如此形象的比喻而居然没有 把口水滴在棋盘上。我恶狠狠地把金氏兄弟的棋子从棋盘的一边赶到棋盘的另一边直到无处可逃,然后全部吃掉。可能是遭受的打击太重,他两兄弟后来再也没找我玩过围棋了。
我爸在忙别的事情,并没有管我们,只是经过的时候瞥两眼,偶尔过来教了双叫吃等让我们看起来觉得很高级的手段。
打劫也是那时学会的,因为我们好不容易理解了为什么可以在一个眼里放下一子后非但不死反而可以吃掉对方一子后,高兴的无休无止地提来提去。我爸又开始解释规矩,要停一手才能提回来……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围棋生涯
后一篇:我的围棋生涯(三)
后一篇 >我的围棋生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