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黄河故道

(2013-04-23 21:20:13)
标签:

黄河故道

风土人情

江苏

摄影

风景

分类: 人在旅途

 

行摄黄河故道
   

    历史上黄河泛流的河道称之为黄河故道,也称黄河古道,是黄河从公元1128年至1855年间侵泗夺淮逐渐形成的“地上悬河”, 中泓高出地面4-5米,流经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四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一条害河,自秦汉以来平均三年两次决口,百年一次大改道,给商丘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明万历年间工部尚书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以水治水”方略,动用了五万民工历时16年,修筑了南北两条大堤,结束了400年的黄河之灾。清末黄河改道,这两道大堤就成了黄河故堤。黄河故道西起丰县大沙河大沙河镇二坝村,东至滨海县滨海港镇入海口,流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18个县(市、区),大体呈扁平的“V”形走势,中泓全长496公里,加上支流大沙河61公里,共计557公里,堤距平均宽3公里,最宽处11公里,河堤之间滩地面积为266万亩左右,故道两侧各5公里面积达790万亩,其中滩地总面积618万亩。 

行摄黄河故道
P▲ 1

    “无风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盼水水不来,恨水水不走”,“宁朝人家讨一口,不在地里种一斗”,等等,旧社会老百姓中流传的这些顺口溜,就是这一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可以说,故道地区是有名的“贫困带。

    而如今的黄河故堤夏天鲜花簇簇,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彩蝶飞舞,冬季长堤内外白雪皑皑,长堤高高耸立,蔚为壮观,有“绿色长廊”、“水上长城”之称。黄河故道风光旖旎,蒹葭苍苍,白云悠悠,景色秀丽,万亩人工意杨林、水杉林造就了绿云飞渡、五月飞雪,百里拦海长堤宛若游龙卧波、蜿蜒北去。 

行摄黄河故道
P▲ 2
行摄黄河故道
P▲ 3
行摄黄河故道
P▲ 4
行摄黄河故道
P▲ 5
行摄黄河故道
P▲ 6
行摄黄河故道
P▲ 7
行摄黄河故道P▲ 8 
行摄黄河故道P▲ 9 
行摄黄河故道P▲ 10 
行摄黄河故道P▲ 11 
行摄黄河故道
P▲ 12

行摄黄河故道
P▲ 13
行摄黄河故道P▲ 14 
行摄黄河故道 P▲ 15 
行摄黄河故道
P▲16
行摄黄河故道
P▲17
行摄黄河故道
P▲18
行摄黄河故道
P▲  19
行摄黄河故道
P▲ 20
行摄黄河故道
P▲ 21
行摄黄河故道
P▲ 22
行摄黄河故道
P▲ 23
行摄黄河故道
P▲ 24
行摄黄河故道P▲ 25
行摄黄河故道P▲ 26 
行摄黄河故道
P▲ 27
行摄黄河故道
P▲ 28
行摄黄河故道
P▲ 29
行摄黄河故道P▲ 30
行摄黄河故道P▲ 31 
行摄黄河故道P▲ 32 
行摄黄河故道P▲ 33 
行摄黄河故道P▲ 34 
行摄黄河故道 P▲ 35 
行摄黄河故道
P▲ 36
行摄黄河故道
P▲ 37
行摄黄河故道P▲ 38
行摄黄河故道P▲ 39
行摄黄河故道P▲ 40
行摄黄河故道P▲ 4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