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背景最硬的官员,康熙因他向孔子下跪,后因何事只被免职没有被灭门

分类: 人文历史 |
史上背景最硬的官员,康熙因他向孔子下跪后因何事只被免职没有被灭门
清朝是中国戏剧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发行了诸多优秀的剧本。《桃花扇》是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一经发行就风靡全国,尽管戏院每天都把场次排满,还是座无虚席。
当时无论在宫廷还是民间,人人都借阅传抄,甚至惊动了康熙帝。
http://p3.pstatp.com/large/1f84000130690faf03f6
《桃花扇》讲的是什么呢?为何名声如此之大?
此剧讲的是明朝灭亡的历史,赞颂了明朝的爱国人士。而它的作者,却是康熙眼中的政治楷模——孔尚任。
http://p3.pstatp.com/large/1f8000049e36e3fa0b50
孔尚任
为什么说孔尚任是康熙眼中的政治楷模呢?此人家世背景不凡,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且不说孔尚任的能力,光这一个名头,就够康熙重视的了。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皇族是满族人,都是打北边来的少数民族。想要真正的统一汉族地区,就要融入汉族文化,而汉文化的核心正是孔儒文化。
康熙想要拉拢人心,高举孔儒大旗就是他的政治算盘。而孔尚任正是康熙需要的代言人。
http://p1.pstatp.com/large/1f8800011496c844bff1
康熙帝
孔尚任虽然家世显赫,仕途却不太顺。虽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榜。到了36岁,孔尚任才迎来了仕途的转折点。
那年,康熙特地来到曲阜祭孔,对于孔尚任来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祭典一切都准备妥当,可却在康熙准备行礼的时候出了岔子。
http://p3.pstatp.com/large/1f840001314a314369de
孔子墓
康熙站在孔子墓前,文武百官退居其后,祭乐奏响,康熙却一动不动。原来是因为墓碑上写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而康熙从来都是拜师不拜王的。
孔尚任很快就反应过来,马上叫人拿来黄绸,将“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二字。这份心思让康熙很是赞赏,再加上孔尚任的身份对自己有利,便册封他为国子监博士。
当官只是孔尚任的一个心愿,却并不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热爱文学,又因身在戏曲鼎盛的北京,便开始研究戏曲。
http://p1.pstatp.com/large/1f8700011578eb12b175
清朝桃花扇绘本
孔尚任没有想到,这份对戏曲的热爱为他带来了后人对他的敬仰,也让他结束了官场生涯。
当官第二年,孔尚任奉命出差到淮阳一带。这里有许多明朝遗民,孔尚任任职期间结交不少朋友,听说了许多明朝仁人志士与卖国贼斗智斗勇的故事,决心为他们创作一个剧本。
为了这个剧本,孔尚任几乎踏遍所有南明故地,采访了众多遗民。带着沉沉的资料,孔尚任回到北京闭关写稿。
http://p3.pstatp.com/large/1f88000115512e9794c2
桃花扇原本
这时康熙还是很重视孔尚任的,给他安排了国子监博士这么一个悠闲的职位,还逐年给他升官,坐到了正五品户部干事的位子。
可孔尚任就像着了魔似的一心研究南明历史,耗费十年之久来创作《桃花扇》。果然,《桃花扇》一发行便风靡京城,却也给他的仕途划下了句号。
作为清朝的官员,不仅耗费心思去研究明朝历史,还歌颂明朝护国英雄,成何体统?《桃花扇》中一句“只恐输赢无定局,治由人事乱由天.”更是让康熙乱了手脚。
http://p1.pstatp.com/large/1f8000049f91c336db5d
孔尚任故居
康熙没想到亲自御赐的政治楷模,如今给自己捅了这么一个大篓子。这样的大罪通常都是要以灭门结束的,可碍于孔尚任的家族身份,要是这样轻易灭门了,这孔儒大旗不就到下了吗?
最后,孔尚任落得一个罢官的下场,虽然再也不能踏入官场,也算是保住了自己和家族的命。
对于《桃花扇》一案,各界人士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孔尚任不知好歹,有人认为康熙文字狱害了一代文人。(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