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憨
老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969,143
  • 关注人气:2,0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奇葩的皇后!

(2017-05-20 06:20:08)
分类: 人文历史

她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奇葩的皇后!

 

 

她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奇葩的皇后!

 

大宋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五月戊戌,皇宫内外一片喜气洋洋,年仅15岁的宋哲宗正式册立前马军都虞候孟元的孙女孟氏为中宫皇后。

文德殿御座之上,本该心怀喜悦的“新郎官”宋哲宗赵煦却是满脸阴云,给婚礼带来一丝不详的征兆。赵煦身后,两位老妇人——太皇太后高氏和皇太后向氏,倒是笑逐颜开,毕竟,眼前的这位孙媳妇、儿媳妇是他们婆媳两个亲自为皇帝选定的佳人。

http://p1.pstatp.com/large/1dc10003ef175e7082a1

册封大典在别别扭扭之下勉强得以进行。当皇帝和皇后向太皇太后高氏行礼时,老太后慈祥地祝福两位新人。突然,太皇太后愣住了,将皇后娘娘仔仔细细打量了一番,嘴里念叨着:

“斯人贤淑,惜福薄耳!异日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我这个孙媳妇好是好,可惜福运太薄,改天一旦风云变幻,她是首当其冲的承受者。

谁知道,老太后一语成谶,预示了这位孟皇后命运多舛的人生路程。

身陷“厌魅”,贤德皇后首度被废

孟皇后出身世家,从小受过良好教育,贤良淑德。早在册封皇后的一年前,孟氏就和其他100多位世家贵族的女孩被选入宫中,成为哲宗皇帝妃嫔的候选人。

《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长编》均记载,哲宗皇帝的祖母宣仁太后高氏、母亲钦圣太后向氏均十分喜爱孟氏,甚至由两宫太后亲自“教以女仪”。孟氏被立为皇后之后,也十分注意和谐后宫,甚至到了忍辱负重的地步。

原来,宋哲宗不太喜欢孟氏,而专宠一个叫作刘清菁的美人,后来还把她封为婕妤。刘婕妤仗着皇帝的宠幸,始终不把孟皇后放在眼里。

有一次,皇后率领后宫妃嫔们去朝拜景灵宫。仪式之后,各位妃嫔均按照位次站在皇后身后两侧,偏偏是这个刘婕妤,故意站在皇后前面,背对皇后。按照礼制,此举属于大不敬,皇后身边的宫女依礼前去规劝,反而引来刘婕妤的一番吵闹,弄得后宫之中对刘婕妤都心怀怨愤。

 

http://p3.pstatp.com/large/1f7d000006c7f611bda7

(宋哲宗之母钦圣皇太后向氏)

这次事件之后不久,孟皇后带领嫔妃到隆佑宫向哲宗皇帝的母亲钦圣太后向氏请安。在宫内坐等的时候,刘婕妤又开始闹事,指使自己的侍女给她搬来一把与皇后所坐同样规制的椅子,并大摇大摆地坐在上面。这下子,后宫中就有人看不过去了,于是乎开了一个玩笑,《宋史》记载:

“众弗能平,因传唱曰:‘皇太后出!’后起立,刘亦起,寻各复其所,或已撤婕妤坐,遂仆于地。怼不复朝,泣诉于帝。”

刘婕妤被人偷偷撤走了身后的椅子,摔了一个大屁蹲,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她到哲宗皇帝那里哭哭啼啼,非说是孟皇后指使。

可巧,孟皇后紧接着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被哲宗皇帝寻到借口,废去了皇后的名位。

原来,孟皇后无子,仅有一个女儿福庆公主。小公主突然病危,太医几番治疗均无效果。情急之下,孟皇后病急乱投医,找来自己一位略通医术的姐姐进宫给公主看病。

结果,这位“坑妹”的姐姐和孟皇后的继母燕氏等人,居然弄来一些道家的符水要给公主服下,而且还召集尼姑法端等人替皇后和公主祈祷。

这下子可是犯了宫中的大忌。自古皇家将烧符作法视为邪术厌魅,凡有接触者,轻则被废,重则丧命。刘婕妤在宫中耳目众多,又岂能放弃这次“良机”。

于是,刘婕妤告到宋哲宗那里,皇帝大怒,命令严查。《宋史》记载:“捕逮宦者、宫妾几三十人,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

由于孟皇后平时待人宽厚,因此严刑拷打之下,也没有人愿意诬陷孟皇后。最后,又是刘婕妤串通大太监郝随以及当朝宰相章惇,威逼审讯官篡改供词,上奏皇帝“证实”孟皇后行厌魅之术。

最终,对实情心知肚明的宋哲宗下诏书将孟氏废去皇后之位,令其“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

福祸相倚,二度被废反脱苦海

其实,孟皇后首度被废,“厌魅”之祸仅仅是导火索,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乃是哲宗皇帝对于其祖母宣仁太后高氏的一次政治报复。

http://p1.pstatp.com/large/1dc4000404bad289514a

(宣仁太后高氏坚决反对变法)

王安石变法之后,大宋朝廷被撕裂为所谓的“变法派”和“保守派”两大阵营,党争不断。而宣仁太后则坚决反对变法,其重新启用司马光、范纯仁等老臣,将新法逐一废除,并压制变法派的大臣。

高太后死后,性格叛逆的宋哲宗又全盘推翻自己祖母的政治安排,罢免了范纯仁等大臣,重新启用章惇、曾布等变法派干将,并对自己祖母选定的孟皇后越来越厌烦。因此,借着“厌魅”之祸,将孟氏废后。

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无子,由其弟弟端王赵佶即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宋徽宗,同时由向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向太后深知孟氏当年的冤情,于是下诏书恢复孟氏的皇后之位,因其是元祐年间被立为皇后,故而称“元祐皇后”,排名在前;而在孟氏被废之后坐上宋哲宗皇后宝座的刘清菁,因为是元符年间所册封,故而称“元符皇后”,排名在后。

由于向太后也反对变法,因此朝局再次发生变化,章惇、蔡卞等主张变法的大臣相继被贬,保守派大臣再次得势。

然而,好景不长,向太后垂帘听政才1年,便驾鹤西去,年轻的宋徽宗为了继承父兄遗志,又转而倾向变法派,对于向太后的政治安排再次进行调整。孟皇后的好日子刚过了一年,就不得不再次被废,继续做起了女道士。

 

http://p1.pstatp.com/large/1dc50006d26b989d1374

(年轻时候的宋徽宗也曾想有一番作为)

难等可贵的是,孟氏两次无辜被废,均能够平和对待,既没有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丑剧,维护了皇家颜面,也没有私下里牢骚满腹,始终满足于平淡的生活。

反倒是那位元符皇后刘清菁,在向太后死后,居然妄想以皇嫂之尊干预朝政,结果被群臣弹劾,最终自缢身亡,不得善终。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北宋王朝在徽宗皇帝手中走向灭亡,孟氏二十多年的清净生活虽然被打破,但是由于其废后身份,姓名早已不载于皇家名录,因此在靖康之变时,得以逃脱金兵的追捕,没有像其他后宫人员那样与宋徽宗、宋钦宗二位皇帝一起被押往冰天雪地的北国。史载:“时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后以废独存。”这不得不说是命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二度垂帘,柔弱女子撑起大宋江山

靖康之变后,金朝拥立了原北宋太宰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作为统治北方的傀儡。张邦昌对于自己的处境心知肚明,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一方面派人寻访康王赵构(即后来的宋高宗),另一方面将孟氏迎入宫中,尊为宋太后。

公元1127年4月10日,成立仅33天的伪楚政权寿终正寝,孟太后第一次垂帘听政,掌握了至高权力。

由于当时北宋皇室绝大部分被金兵一网打尽,孟太后成为皇室中位份最高之人,她的一言一行决定着宋朝的生死存亡。虽然孟氏两次被冷酷无情的赵氏皇帝废黜,但是在国破家亡之际,她还是显示出了一位贤德皇后所应有的素质。一方面积极招揽流亡的北宋军民,重整破败的朝廷;另一方面派兵护送康王赵构于金陵(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即位,史称宋高宗。可以说,在当时混乱的时局下,在宋徽宗、宋钦宗仍然在世的情况下,正是孟太后的一锤定音,奠定了赵构即位的法理前提。

 

http://p3.pstatp.com/large/1dc80003fa82771e2eea

(孟太后确立了宋高宗的合法地位)

宋高宗即位后,孟太后于当天立即撤帘归政,丝毫没有利用其当时的政治优势,对权力有所留恋。而宋高宗也投桃报李,正式尊孟氏为“元佑太后”,又因为避孟太后祖父孟元的名讳,改尊为“隆佑太后”。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三月,赵构的扈从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叛乱,阴谋逼迫宋高宗退位,迎立其三岁的幼子赵旉[fū]即位,史称“苗刘之变”,而叛军打出的牌也是当时已被尊为太后的孟氏。

孟太后虽然被叛军威逼,但是临危不惧,婉言劝告说:“今皇帝无失德,止为黄潜善、汪伯彦所误,皆已逐矣。”皇帝没问题,我不同意换人。

叛军威逼不止,孟太后正言警告说:“今强敌在外,我以妇人抱三岁小儿听政,将何以令天下?”大敌当前,你们这么做不行啊。

最后,眼见局面僵持不下,还是宋高宗做了妥协,主动禅位,由孟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

孟太后每天表面上安抚叛变的苗刘等人,“太后每见傅等,曲加慰抚,傅等皆喜”;实则联络各地军镇,希望能尽快助赵构复位,特别是利用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在自己身边的机会,劝其传话给韩世忠,“勉令世忠速来,以清岩陛”。

最终,“梁氏驰入世忠军,谕太后意。世忠等遂引兵至,逆党惧。”韩世忠平定苗刘事变,宋高宗得以复位,而孟太后立即撤帘。这位历尽坎坷的女人又一次挽救了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

她是中国历史上命运最奇葩的皇后!

(孟氏二次拯救了大宋王朝)

等到南宋朝廷在临安设立行在之后,逐渐安定下来,孟氏也过了几年安逸的生活。《宋史》记载,宋高宗对于孟太后极为孝顺,凡有时令瓜果进献,总要太后先品尝,然后自己才吃。

曾有大臣妄加揣测宋高宗的心理,诬陷孟太后偷偷豢养了宋钦宗的孩子,图谋废黜宋高宗另立新君。没想到高宗皇帝看到奏章后勃然大怒,斥责曰:“朕于太后如母子,安得有此。”将诬告者重重治罪。

在亲情冷漠的皇室中,毫无血缘关系的孟太后能够得到性情多疑的宋高宗如此真诚相待,实属难得。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春,孟太后病重,宋高宗连续几天衣不解带地在床前伺候,旦夕不离左右。同年四月,一生历经太多磨难的孟太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五十九岁。

孟氏的一生,面对母仪天下的尊荣,她没有迷失善良淳厚的本性;面对二次被废的命运,她没有扭曲淡泊纯净的心灵;面对风雨飘摇的家国,她没有沉溺至高权力的诱惑……她始终是宣仁太后高氏口中那个“贤淑”的孙媳妇,她也确如高太后所预言的那样,以柔弱的身躯担当了家国突变后的一次又一次苦难!(原创:潇洒哥的历史天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