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史海钩沉晚清良弼彭家珍杂谈 |
分类: 人文历史 |
北京动物园熊猫馆北侧,有一片幽静的松林,松林中有一座简朴的遗址纪念碑,上书“彭杨黄张四烈士墓遗址”。这四烈士是彭家珍、杨禹昌、黄之萌、张先培,其事迹现在已很少有人知晓。而在100多年前,这四人则是家喻户晓。其中的彭家珍更是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死后被追授为陆军大将军。1912年1月26日晚,彭家珍刺杀了清廷重臣良弼,举国震惊。
爱新觉罗·良弼,字赉臣,满洲镶黄旗人。1899年成为第二批赴日本士官学校学习的留学生。1903年,良弼毕业回国后被任命为练兵处监督,负责编练新兵。禁卫军成立后,担任禁卫军第一协统,其在满族亲贵中的身份和地位至关重要。良弼是满清贵族中少有的军事人才,他看不惯那些混吃等死的满清族人,曾试图游说留日士官生一起以军事强国,避免暴力革命。清廷改军制、练新兵、立军学等军事活动,良弼均曾出谋划策。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良弼升任军咨使兼镶白旗都统,成为清廷力战派的代表。
http://p1.pstatp.com/large/127a00065593ef4ec3ed
良弼肖像照
彭家珍,四川人,他个子很矮,也就1米6。他是良弼的“师弟”,也被派往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期间,他与同乡秘密参加了同盟会。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袁世凯主张与南方革命党人议和,而以良弼、溥伟、铁良等人为首的满清贵族,则组建了“君主立宪维持会”(宗社党),强烈反对南北议和,要求隆裕太后坚持君主政权,并从各处调兵南下镇压革命党。可以说,良弼已经成为革命的大敌,成为了走向共和道路上的一大阻力。
京津同盟分会成员认为,擒贼先擒王,必须杀掉那些掌握军政大权的重臣,才能推进北方的革命。于是,京津同盟分会成立了北方暗杀部,由担任分会军事部长的彭家珍负责领导,刺杀目标是清廷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军咨使良弼、宗社党骨干载泽。1912年1月16日,暗杀团前往东华门行刺袁世凯,遭遇失败。参与刺杀的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三人被捕后牺牲。
http://p3.pstatp.com/large/127d000649470782745b
彭家珍
汲取了刺袁失败的教训,彭家珍反复研究,认为街头狙击不易成功,上门刺杀反而更容易得手。1月19日,得知良弼等宗社党骨干到资政院开会后,彭家珍设法搞到一张旁听证,准备携带炸弹前往刺杀。不料,彭家珍来到时,宗社党骨干早已离席而去,计划落空。
这时,彭家珍偶然发现了奉天讲武堂监督崇恭的名片,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崇恭和良弼之间关系密切,适逢崇恭遇事外出,过几日才回。于是,他决定冒充崇恭前往良弼府邸刺杀。他先以崇的名义拍发假电报给良弼,后又准备持崇的名片携带炸弹到良弼住处。
1912年1月26日晚,腊八节。彭家珍来到西四牌楼北大红罗厂南巷的良弼新宅,准备动手。良弼当时并不在府,彭家珍在客厅等候至深夜,只好起身离开。不料刚走不远,就碰到良弼的车往回走,彭家珍立即调转车头,尾随而至。良弼见眼前之人不像崇恭,便大声呵斥,彭家珍立即扑向他,良弼急忙往家门跑去。彭家珍扔出炸弹,一声巨响后,良弼当场倒下,左腿被炸断,随从护卫被炸死。不幸的是,彭家珍也被炸伤,当场牺牲,时年24岁。
http://p1.pstatp.com/large/127a000655dc20680396
彭家珍祠堂
两天后,良弼不治身亡。他临死前哀叹:“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良弼遇刺身亡,极大地震动了满清上层,宗社党随之瓦解,清廷失去了制衡袁世凯的力量。2月12日,清廷下诏退位,清朝灭亡。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追授彭家珍为陆军大将军,并为彭家珍、杨禹昌、黄之萌、张先培在农事试验场营建墓地。孙中山亲自参加了迁葬仪式。1966年,四烈士纪念碑被砸毁。1991年4月1日,北京市园林局在四烈士墓遗址处新建纪念墓碑,墓碑背面铭刻四烈士的生卒年月、事迹及建墓、被毁、建碑日期。(来源:史家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