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标签:
教育方法孩子家长赏识教育育儿 |
分类: 家教园地 |
你真的会表扬孩子吗?!
案例:美琴是一个信奉赏识教育的妈妈,儿子出生以后,一直坚持对他以表扬为主,“好儿子,真棒!”、“宝贝,你太聪明了!”、“哇,简直是个小天才哦!”之类的话,美琴几乎天天挂在最边上,她相信,这样及时而热情洋溢的表扬,会让儿子对他自己更有信心,更愿意挑战新的高度,内心更有力量,然而,与美琴的愿望背道而驰的是,赏识教育“喂养”之下的儿子却没有出现美琴期待的优秀品质,相反,变得特别经不起批评,特别害怕尝试新事物,遇到很难的事情,还没去做就先打退堂鼓了,理由是怕做不好…….这种状态让美琴非常困惑,难道赏识教育也有错么?
近年来,随着赏识教育理念的盛行,越来越多的家长采取了用表扬帮孩子成长的方式,却每每发现孩子并没有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进而对表扬的力量产生了怀疑,表扬本身真的这么可怕么?其实不是的,表扬作为行为主义推崇的一种行为塑造方式,其在强化孩子正向行为方面的作用是经过实验证明的,之所以很多孩子并未从中受益,其实是和家长使用方式的不当有关----表扬作为一种教育艺术,它的运用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表扬要及时、要让孩子明白因为什么行为、品质、动机、进步或努力等方面得到了表扬、表扬的导向要跟孩子本身的成长需求而非指向成人的期待等,否则,把表扬视为帮助孩子成长的“万灵药”、动辄进行“你真棒!”“好聪明啊!”之类空洞的表扬,其实属于一种过度表扬,或言过其词或误用滥用,这种“表扬”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其实是非常负面的,出现案例中美琴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过度表扬让孩子盲目自大,难以发挥行为导向的作用,还容易让孩子听不进合理的批评
幼小的孩子,自我评价尚处于“依从性”时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以成人特别是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为转移的,成人说她漂亮,她就认为自己漂亮,成人说她聪明,她就认为自己聪明。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成人经常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空洞、甚至不切实际的语言表扬孩子,不仅很难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行为、品质等受到了表扬,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令表扬无法发挥引导成长的作用。而且久而久之,还容易让孩子获得一种自我意识:我是最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旦孩子带着这样的自我意识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批评时,就可能听不进去或者反应过激,我接触的咨询案例中,就不乏因为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而拒绝入园的孩子!
(二)过度表扬让孩子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同,向好行为的动机外化
如果孩子一有什么好的动静就用表扬大力“伺候”,甚至不厌其烦,稍有风吹草动就表扬,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有一个家长,可谓把这种表扬用到了“极致”,孩子看到一个小狗,指着小狗说“小狗”,家长就非常夸张地说“哎呀,宝贝,你说的太对了!”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小猫说“小猫”,家长又热情洋溢地说“哎呀,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连小猫都认识了!”…..跟他们同行了不到五分钟,听到她对孩子的表扬声不绝于耳,其实孩子早就认识小狗小猫了!
不难想象,被这样的表扬“喂大”的孩子,将会如何将表扬视为生活的常态,一旦孩子做出任何他认为好的行为后,都习惯性地期待表扬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旦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出现什么“好”行为没人表扬时,他还有没有动力将这个行为进行下去。其实,对于这类“表扬成瘾”的孩子来说,停止好行为还算相对较轻的负面结果,更严重的结果还可能是,在一个没有多少表扬的环境里,他原有的那种“表扬常在”的秩序感将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我怀疑等情绪体验。
(三)过度表扬让孩子过于注重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挑战面前更容易退缩
经常被“你真是个天才”“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伺候的孩子,还容易出现一种倾向,那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天才”“聪明”的形象,对于难以“稳操胜券”的事情,不愿轻易去尝试,怕因为失败而破坏了自身的形象。凭常识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样的孩子,其实是更容易固步自封,很难进步的,生活中充满了太多需要尝试、挑战的新机会,当他们不敢冒这个险的时候,其实就封锁了自己进步的机会!
无怪乎,畅销书《59秒心理学》的作者----英国著名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才在其著作中不厌其烦地强调,“表扬孩子聪明有天赋可能会让他们感觉良好,但也让他们害怕失败避免挑战,他们担心自己万一没成功会难堪。此外,告诉孩子他们很聪明无异于暗示他们无需努力就可以表现很好。孩子就会缺少动力来努力付出,更可能失败。一旦失败,他们的动力甚至可能被完全摧毁,从而产生一种无助的感觉。”“并不是所有表扬都会产生同等效果。有的表扬会摧毁孩子的动力,有的则能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告诉孩子他们具有某种特征,比如聪明或者有天分并不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这会鼓励孩子逃避挑战而不是奋力一搏,并且使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丧失信心。”
由此可见,虽然表扬的教育力量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滥用过度,效果也会适得其反,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是需要家长用心学习的技巧。
(辑自搜狐教育、教育新闻幼儿学习网等)
后一篇:留给孩子十种生命气质胜过十栋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