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险财经代理教育明亚保险经纪 |
正文共2801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近一年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甲状腺癌将会被踢出重疾赔付名单”的事情,终于出了官方非正式亮相,昨天朋友圈被这则《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的新闻刷爆!令人诧异的是,甲状腺还在,原位癌却消失了!
先说下《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的背景,2007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合作完成了我国首个保险行业统一的重疾险疾病定义的制定工作,推出了我国第一个重疾险的行业规范性操作指南《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该规范对25种常见重大疾病的定义及程度进行了标准化规范,即目前市面上保障25种以上重疾种类的重大疾病保险中,重疾的前25种疾病的定义及理赔标准完全相同。
而时隔13年,随着重疾发生率表的推出和重疾险的不断发展,加之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变化,行业开始进入产品多样化的快速发展期,重疾险的行业规范又迎来了一次较大的变革。
就此次修改重点解析一下:
1

将原有常见高发的25种重疾扩容至28种,对于少数有设计缺陷的产品,这无疑是用一种行业标准统一强制增加了重疾赔付范畴,但是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重疾险本身就涵盖了新增的这3种重疾责任(见图2),查看具体赔付条款:严重克罗恩病及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变化不大,克罗恩病只是疾病名称的规范,具体条款实际改动不大,但是修订之后的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赔付条款中增加了“经过积极治疗180天后”的字样,也就是说呼衰的情况需要满足治疗180天的时间限制,“动脉血氧饱和度<80%”的指标替换成为了“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

2、
先上图:

2.1
2.2
3、

如图4,修订之前原位癌属于轻症赔付范畴,并且市面上很多轻症额外赔付比例能够达到30%以上,最高的可以达到45%的赔付比例,众所周知由于近些年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及医疗检测水平的提高,原位癌检出率越来越高,原位癌的发病率,轻症的理赔率一直居高不下,所以也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重疾险责任进化,将原位癌列为赔付范畴,而修订之后原位癌既不属于重症赔付也不属于轻症,原位癌责任居然消失了!这波儿操作扎心了!
还发现此次修订之后使用的恶性肿瘤疾病编码的版本由原来的ICD-10改为了ICD-O-3的肿瘤形态学编码了,新的编码更加精准,定义更加规范。
4

成人重疾的必保6种没有变,新添加了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3种轻症,且这3种疾病的赔付比例不高于20%的赔付限额。
要对市场上轻症赔付最高可以达到45%的产品Say goodbye了!
5、
5.1较重急性心肌梗死

修订之前疾病名称是急性心肌梗死,修订之后的名称为较重急性心肌梗死,顾名思义,达到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之后还需要达到较重心梗的条件才可获赔,如图6,修订前只要满足比较容易达到的急性胸痛、典型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或肌钙蛋白诊断意义升高这三项条件,而无须达到心脏射血分数低于50%即可,而修改之后以上三点只属于心梗诊断标准内容,除了达到诊断标准,还必须满足较重心梗的临床指征,整体赔付门槛提高了。
5.2
修订前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超过30mmHg即可,修订后的要达到36mmHg以上,赔付门槛更严了。
有严就有宽。
5.3心脏瓣膜手术

比较好理解,修订前必须要求开胸手术换瓣儿才可以,修订后的没有对是否开胸有硬性要求,赔付门槛更宽了。
5.4
修订之后重大器官移植术多了小肠移植,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取消了必须“异体”的限制,赔付门槛放宽了。
还有些重疾定义描述更加人性化,比较精准,避免了将来理赔的各种扯皮和纠纷。
5.5脑中风后遗症:
修订后之后将肢体机能完全丧失(肢体机能完全丧失指肢体的三大关节中的两大关节僵硬,或不能随意识活动。)替换成肌力2级(含)以下或不能随意活动;将语言能力或咀嚼能力完全丧失替换成了“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且已经留置胃管90天(含)以上”,条件更加人性化,条款描述也更加精准。
总而言之,新修订的重大疾病保险定义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地方,目测接下来会有一大波重疾险产品要停售了。
对消费者的影响及给出的几点建议:
疾病条款定义更加规范化,避免了很多理赔纠纷,操作性更强;有的病种理赔严格,有的宽松。
新定义的3种重疾病种及3种轻症,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重疾产品的疾病谱,但其实目前大多数在售重疾产品条款已涵盖以上新增6种疾病,并且有的保险责任更为宽泛、赔付额度更高。
原位癌被官宣剔除了,整体上恶性肿瘤赔付定义更加规范也更加严格了,并且限定了轻度疾病的赔付比例不得高于20%,那么目前在售的很多轻症赔付30%或者更高的达到45%额度的险种会停掉。
那么新出的产品会比现在好吗?一切都是未知数,单纯按照修订意见稿看,总体来说还是目前在售产品更有优势,有需求就别纠结,早买早安心!
新出的产品会更便宜吗?可能性不大,目前市场价格战激烈,而重疾险赔付成本又很高,业内朋友们也一直认为,现阶段重疾险的低价策略不太可能长期维持。
以上种种信号提示,可以抄底了。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预见未来之风险,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来闲庭信步人生!
转载请联系微信授权ID:mingya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