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2010-01-27 20:50:54)
标签:

徒步

山西

古长城

柏杨岭

毒蛇

分类: 2006年的游记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长城是祖先给后人留下的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长城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城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徒步长城,它的雄伟、刚健、宏大、粗犷的气势,远远超过我想象中的一百倍。 

                                                        ——题记——

得知我们要找车上柏杨岭,房东在头天晚上就跟我们说她家的弟弟曾经带人去过,可以让他开她们家的三轮“蹦蹦”送我们,而且开价180元,还说要定车趁早,不然就下地干活去了云云。考虑她在我们的饭菜上面刻扣太多,要价太高,还不会一样在包车的价格上面“不厚道”,于是就先只好跟她打了一阵哈哈,心想:这么大的村子里面还怕找不到车。

 

果然,就有人愿意去,谈妥120元。这个人自己没有上过,又找了一个人一起去,走了一半的路以后我们才知道,他找的那个人也没有去过柏杨岭,由此看来,就是当地的人也很少去过柏杨岭,这是后话了。

 

三轮蹦蹦车当地人叫“三蹦子”,我们的“三蹦子”出老营堡不远就拐向北,沿着一条上山的土路爬上去。回头再看看老营堡,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正正方方的城郭基本还能够看出来个大慨模样,而且它的左右都是山岭,一条大道从老营堡的旁边穿过。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三蹦子是沿着一条与长城相伴的土路而行的,在2个小时的行程中,只遇到有一辆三蹦子从山上下来外,其他不要说有车了,就是连一个人影都没有看到。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我以为中国传统审美学体现为优美和壮美两个方面,即所谓“杏花,春雨,江南”的阴柔之美;和所谓“骏马,秋风,冀北”的阳刚之美。长城的美,则属于阳刚之美,长城的雄伟、刚健、宏大、粗犷的气势无处不在。会在刹那间震慑人的心灵。它形成的磅礴气势。和雄险和绵延万里的雄姿,使我们只要走近长城,都会被长城那种气吞山河的形势所震撼。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是一座路边的烽火台,它高高地立在那里,好像一个哨兵一样。烽火台是古代长城沿线构成通讯报警这一系统的设施,是依地形山势和一定距离,建筑在长城沿线及其延伸地区的一系列墩台。

 

古代长城上的通讯,是通过在这些墩台点燃烽烟、烽火或举起醒目标志来达到最快传递信息的目的。这些墩台在汉代称作“烽燧”。烽是用易燃的柴草,置于笼筐中,系在长杆上,夜间点燃举起,以火光传递军情、敌情;燧即指燃放烽烟的墩台,也是一种用于白昼传递信息的手段,通常在墩台上厚积柴薪,日间有敌情就点燃它们,以浓烟示警。另一种传递手段,就是白昼时在烽燧上高举醒目的标识来传递消息,此种标识称为“表”。由于火光于夜间传播较远,故烽台往往较高且相距较远,而燧则相对低矮。

 

据汉简所记,烽台高5丈余,烽杆长3丈,烽台相距平均40—50里;燧则高置较多较密,大约相距10里左右。明代以后则称这些墩台为烽火台,或称烽堠、墩堠、狼烟台,烟墩,大多以砖石砌成,点烽时加硫磺、硝石助燃,燃燧则往往施以牲畜干粪,据说这样燃放出来的烟既高且直,易于辩识。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有一段路是从一片杨树林里面穿过的,两旁的杨树叶一片金黄,形成一条美丽的金色走廊。车行其间,心旷神怡。长城便隐蔽于杨树林的浓荫之中,这里的树看来都是人工栽培的,能够成活已经不易了,能够长成为树林就更难了。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在山上,到处都有防火戒烟的警示牌。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三蹦子“突、突”地喷着黑烟,慢腾腾地向山上面爬,有时候还没有走路快。道路也越来越荒凉了,遇到*路,我们得分两路人马,分别向两个方向各走一段,一便对比选择,往往我们会选择车辙多的一条*路。

有的地方的道路连空车都爬不上去,我们只好当推车工了。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当我们的三蹦子已经走在没有路辙的地方,就只好在密密麻麻的荒草坡上面“破浪前进”,周围的山越来越矮了,我看到前面出现了一个村庄。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是一座废弃的山村,原因是这里没有水。可以想象一下:不但地里的庄稼要靠天收,人畜飮用水全部是地窖里面蓄的一点雨水;如果天不下雨,他们就得下沟到离此七里的地方去打水。现在政府要退耕还林,当地的村民都搬走了。

  

一座座空荡荡的房子大门洞开,门口长的野草几乎把门掩住,此情此景,使我恍惚有进入电视“聊斋”的感觉。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突然一位老人从草丛深处出现在我们面前,问我们是干什么的。原来他就是这里的唯一的护林员张二蛋。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他认真地查看了我们的身份证,告戒我们在山上不能用火以后,热情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原来他有时住在这里,有时下山住在离这里十几里的林管站。

 

他的住房有一台风力发电机,平时可以往他房子里面的一个汽车大电瓶充电,他房子顶还要一根电视天线,房内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他还热情地请我们喝水,我们知道这里水贵似油,绝然不敢,但是还是表示了我们的深深地谢意。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他一定要带我们到柏杨岭,还要告诉我们从柏杨岭下口子上村"要从第三个墩台下山“,还执意要替头发背背包。

 

从柏杨岭出发向北走不远的山坡上,在城墙里侧,明显有座废弃的方形的城堡贴长城而筑,依山势北高南低。这就是柏杨岭堡,它的地理位置和作用跟我们在利民堡两边的山上看到的城堡一样。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后来我一个人围着这座城堡走了一圈,看到城堡的城墙离长城的城墙中间隔一条20米宽的沟,而且城堡的城墙是用青砖砌成的,每一块青砖大约一尺长、六寸宽,二寸厚,据资料说有13公斤重呢。敲起来珰珰响,可惜上面没有字。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城堡的中间用几排土丘,疑是坟茔,故我没有下到城的中间去,毕竟在空旷的古坟(我心里面疑的)里面,又是我一个人,山风在耳边呼呼而过,心里还是一阵阵发秫。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内外长城交汇点就在这个城堡后面20米的地方。

 

原来,明王朝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在北京北方修筑了两道长城防线,即内、外长城。内、外长城由北京怀柔县境内的火药山分岔,内长城向西南经河北省易县、涞源县、阜平县而入山西省界,经灵丘县、繁峙县至偏关县老营堡柏羊岭,并在此处与外长城相接。外长城西北行经河北省赤诚县、张家口市、怀安县而入山西省界,又经天镇县、大同市至偏关县老营营堡柏羊岭,同内长城相连。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个会合点呈一个“丁”字形,“丁”字的交点附近有一座土夯的实心敌台,而真正的交汇点在离这座土夯的实心敌台20米的地方。我在这个点上面插上了我的“登山杖”。

 

由大同方向而来的外长城,从东北边逶迤而来,从这里看到的是土夯的城墙,由于风化的原因,它看起来只比墙下高了不到2米,不过沿城墙的几座墩台还是十分的高大、威武。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由老营方向而来的内长城,从东南边经地椒峁、辛庄子、老营堡、边墙上村、史家圪台等地,呈断断续续的现状由山下慢慢爬上来,在柏羊岭西侧交于主体长城。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交汇后的长城在我们眼前顺着山势左盘右旋而去,以更加雄壮地向西南方向过柏羊岭山、水泉堡、滑石堡,直抵黄河岸的老牛湾堡而去。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老汉因为要在8日前赶回武汉上班,只好先下山了,他答应将山下的情况在晚上8点整电话我们。我们只好目送老汉的身影渐渐远去。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早在上山之前,我就告诉添天和头发,山上没有水,每一个人要准备2天的水。可是他俩不以为然,只带了2瓶水。而我则带了3公斤多的水,(不过没有用完),老汉下山前除了自己仅留了一瓶水以外,将自己带上山的3瓶矿泉水全部留下来,放在我们路过的小路中间。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现在留在柏杨岭堡的只有我、添天、头发三个人了,看看时间还早,我们放下背包,准备沿西边的长城走一段。头发不想去,就一个人留在柏杨岭堡的山上。过柏杨岭堡长城就向下行了,站在交汇点望去,在蔚蓝色的天幕下,由深黄到浅黄的重重山脊上一簇簇墩台连绵起伏,甚是壮观。

 

一眼望去,近处有五座敌楼,其中第2座砖砌敌楼,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九窑十八洞”。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是在这里一眼可以看到的范围内唯一的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敌楼。正正方方,下部的包砖完好,很光滑。敌楼没有进出的门。第一级垛口离开外面的地面大约2米半高。我在墙边用砖垫了半米多高,人站在砖上手刚刚摸到敌楼的地面,想爬上去实在困难。想必是为了防备敌人偷袭而故意不设楼门的,所有人的进出可能要全部靠吊篮了。

 

为什么叫“九窑十八洞”?我分析:这种敌楼的结构是双层的,它的内部是先用砖砌成为拱形,类似北方的窑洞,窑与窑之间的空隙用土夯实。这种敌楼一共有9个这样的拱窑,再加上每个拱窑洞的两头都开了个箭窗,于是就叫“九窑十八洞”了。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从九窑十八洞的位置回头看去,柏杨岭堡孤零零地呆在远远的山上;还有孤零零的头发mm也是一个人呆在那个渺无人烟的山上,但愿不要出现野兽!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就在我们担心头发mm那里不会因为荒凉出现野兽的时候,我正在从第三个敌楼前面的废墟上通过。在我准备踏向一块砖头时,突然,我发现砖的中间有一堆土褐色的东西动了一下,这个时候我离那堆东西已经不到半米远了;再用眼向下一看,发现是一条蝮蛇,它已经把头抬了起来,一个三角形的大脑袋,头部前面呈90度,正在直直地对着我,它头的宽度相当于身子的三倍,身体盘在砖上,大慨有大姆指粗。我惊叫了一声“有蛇”,迅速地向后方跳了一大步,然后扭头跑开。添天在我后面大约5米的地方,他后来说听到我的惊叫后,看到那条蛇也迅速溜进了乱石堆里面去了。没有想到,临近深秋,还有蛇没有入洞冬眠,还在晒太阳。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在夕阳下,我眼前的长城显得尤为沧桑,与风雨数百载的断壁残垣,构成了一幅令人无法忘却的历史画卷。这个是我所看到的长城中最为原始状态的,它的一砖一石一土一木,或躺、或卧、或立、或悬、或滑落,几乎保持其最自然的状况。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段长城是沿山西、内蒙古的边界走向的,一边是山西、一边是内蒙古,就是抗战时期,当年八路在这里和日本人打过仗。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走到第五个敌楼,终于看到了隐藏在山西境内的一处山谷里面的“野羊洼村”。野羊洼村是离柏杨岭最近的有常年居住人的村子,我看到有一条路通向村里,好像还看得有小汽车停在村里。

 

有一位羊倌正在把羊群赶回山下……太远了,我搭不上话。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这里的黄昏充满着诗意朦胧,落日的余辉与初升的太阳一样眩目,壮烈而辉煌。

 

[原创]徒步山西古长城(六):柏杨岭长城上遇毒蛇

太阳落山了,一阵阵寒气开始弥漫在空旷的山野,我们在很远的地方看见头发mm站在柏杨岭的山头上,正在焦急地向我们的方向张望。

 

回到山上安顿下来,发现我们扎营的地方手机没有信号,而爬到城墙的另一边才有一点信号。晚上8时,老汉打来了电话,告诉我们他了解到的情况……(在此省略500字)。

 

在大约海拔2000米的柏杨岭上大有高处不胜寒的意思,我们扎营的旁边有一大片黑松树林,密密麻麻的,人根本钻不进去。我们坐在一团团柔柔的草丛上,仰望着满天的繁星和深邃的天空,看到偶尔有一颗流星拖着飘逸的弧线滑过星空。真的,我好像从来还没有看得过这么近的星空;也从来没有如此近地感觉亘古不变宇宙的浩瀚和身后长城的神秘。

 

一夜无梦……

 

 

(原文发表与2007-01-20 09: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