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在路上老黄
在路上老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35
  • 关注人气:2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2009-04-19 11:02:22)
标签:

户外

五峰

白溢寨

冰洞

旅游

分类: 2008年的游记

   白溢寨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北10.5公里处,山脉100平方公里有余,坡度81,顶部平夷。白溢寨又称白鱼砦,白溢坪村虽然称之为坪,其实只是五峰西部山区白溢寨山的半边山头而已,素有五峰的“西藏” 之称。基本地面是由一处开阔的高山腹地内部的谷肩台地组成,谷肩台地的周边有明显的岩石陡壁护卫,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域。这个封闭的自然地域。从五峰过来的路上,遥望白溢寨的山系,巍峨壮观。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从下部的渔泉河河谷到上部的天堰坪,构成了明显的阶状地形,上白溢台坡面和天堰坪台面之间是长度4公里,高差400-500米的陡壁。

  去白溢寨是进五峰县城时不过河直行,行驶6公里以后到达叫“水浕司”的三叉路口,左转,也就是是前往傅家堰方向,大约再行驶15公里,在经过一处正在建设的水电站工地以后,一座横跨在公路边渔泉河上面的石拱桥出现在路边,这就是进白溢寨的白渔桥。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从白渔桥算起,到进寨的公路至小学操场为止,大约有10公里;这段全部是碎石铺成的土质便道,我们是用了1个半小时的时间才走完。听当地的村民说,明年就要全部铺为水泥路,到那个时候,就不会担心路上的石头刮小车的底盘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从进白溢寨的白渔桥开始,大约3公里的盘山路直到坡度有80度的第一级台阶下面。然后是四个回型折弯开凿在几乎垂直的险绝峭拨的岩壁上,胆小的人甚至不敢往山下看。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爬上这个第一级台阶,就是白溢坪了,这是三面环山的一片平坝,村内田畦纵横、道路交通、乡音呼应、鸡犬相闻,茂林修竹、青瓦白墙,流水潺潺、山前人家门口立有卫星天线,村民围在一起打着麻将,其乐融融,好一处田园风光,正所谓桃园仙境也。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一片向日葵地不约而同地引起了大家的目光,金黄金黄的向日葵,在绿波中随风荡漾。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向日葵是太阳之花,是光和热的象征。大家纷纷围着向日葵拍照,后来我们也看到了不少漂亮的照片呢!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说起向日葵,不能不提起梵高,梵高最有名的作品无疑是画有16朵的《向日葵》;那是1888年8月,梵高画了大量的向日葵写生,他打算用这些习作装饰"黄房子" 内他自己房间,以我等俗人眼里,梵高的画似乎有一些丑陋,然而梵高的《向日葵》,却以3亿美元卖出了天价。我承认我不懂画的,其实我也不懂艺术,我还是觉得,眼前的向日葵比梵高的画美十倍。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从这里可以清楚的来到第两级陡壁形成气势雄伟的绝壁景观。主体黑峰尖海拔2320米,为五峰第一高峰,仅次于海拔2427米的宜昌仙女山成为宜昌地区第二高峰。看到笔直如刀削,高数百丈,阔七八里。光彩四射的白岩石壁,在夕阳映射下,呈现出红、白、黄、青多种色彩,勾画出一幅壁立千仞的五彩画卷。同车的“神仙姐姐”看呆了,半饷才回过神来,说了一句堪称经典的话:“这山看起来好像是假的!”

  来到上白溢坪村的小学操场的时候已经是过下午2时了,我在小卖部里面找到了上次来这里安排了我们吃饭的毛方明,他还是“白溢寨山鹞子嗬农民艺术团”的团长,他的电话:13487298012,0717—8998269。我们又仔细询问了上山的线路,并请他去请当地的四名帮忙背背包上山的背夫。就在我们准备装备的时候,从北方的天际一大片云慢慢压了过来,毛方明关心地说要下阵雨了,劝我们等这场雨过去了再走。

  看着面前高耸的2320米高的黑峰尖,我们没有时间等待了,大家还是冒着小雨走上了上山的小路。
  小学GPS坐标:30度14分28秒    110度33分28秒    海拔1241米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开始的路程是在农地里面穿行的,这里是无公害的高山蔬菜出口基地,土地肥沃,气候凉爽,旱涝保收。葱郁的山、青色的岩石,田间的庄稼、乡间的小路,土墙黛瓦的农舍,一切都充满灵性。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我们路过时在农户家的小院休息时,村民立马从房屋里面搬出来松木做的椅凳,端出来开水,其实我倒喜欢直接喝他们从山上引下来的泉水,清冽甘甜!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上山途中我们曾经在3家农户小歇过,喝一点水,调整自己的装备。在这里我要谢谢滚滚红尘,是她把我的背包拿过去,自己背在身上,说老实话,从小学操场的海拔高度1200米开始爬高,到最后的一户农家,已经是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升着,到了1500米的高度了。说不累是假的!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走出了最后的一户农家,我们基本上是在30度以上的坡上上升,我抬起头向上看去,一片云层清晰的在我们上方翻滚,云层一直向上,看不到上方的天空,更看不到云层包裹着的山岚;当我们上升到1700米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云层中间了,四周雾蒙蒙的,我看看时间已经是下午5时,也就是说离天黑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了,而我们从1200米的出发地到天堰坪的2300米的宿营(扎营)地,大约还有2/3的路程,估计随着体力的下降,上升的时间还可能要推迟,如果我们在雨中摸黑还没有到达山顶的话,则我们的处境就十分岌岌可危了。

  又咨询了几位背夫,他们也估计我们队伍要登顶至少还需要4小时。看来由于我们没有登这个山峰的经历,原来预计3—4个小时可以登顶的计划显然是错误的,这个预计可能导致整个活动计划的失败。再说,即使登顶,由于云层的遮挡,也无法看到顶峰的险峻与倚丽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经过大家同意,我们决定放弃登顶,改向去冰洞的方向,去寻找适当的地点扎营,为第二天探冰洞作准备。

山还在哪里!以后还有机会,而看冰洞一年仅仅有一次机会。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在背夫的带领下,我们沿一条小路横切过去,这条路的海拔大约在1500米的高度上,没有农户,也没有农田,周围是茂密的灌木和茅草。离第二台阶石壁的山脚大约有1公里多的直线距离,猛抬头,黑峰尖的白岩竟压在我们头顶。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向导带领我们来到离山脚还有1公里多的平缓的坡地,说这里可以扎营。我在周围环视了一圈,看到旁边有一口大约10平方米的水塘,水塘里面的是黄色的死水,显然不能作为饮水的水源;附近的草地长满了半人深的茅草,碎石遍地;如果这口水塘的水是这里野生动物的唯一水源的话,则在这个地方扎营是不益的。

  向导又提出,在离这里10分钟路程的地方,有一家农户,于是我们来到了白溢坪村六组张开坦的家门口扎营,张开坦电话0717—8998847。此处海拔1412米。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农户的主人看到我们一干人马的突然造访,急忙搬了板凳,还把旁边阁房晾晒的烟叶收拢起来,好让我们在干燥的地方扎营。我生性打鼾(都是别人说的),便自觉地把帐篷支得远远的。

  安顿妥以后的小憩:用小气炉催开一壶山里面的泉水,沏上刚刚从五峰城买来的“五峰珍眉”,静下心来,呡茶、听泉、在云雾之中沐浴着山风,看薄雾轻掩,青沙满目,饮茶,便是饮了此处高山清新凉爽之气,一泓注入杯中,便还原了幽谷兰花之飘逸的青香。

  天慢慢黑了下来,也许主人家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客人这般热闹过,家里面的两妞高兴得不得了,缠着大姐姐们猜谜语,猜不中罚吃土豆,害得有的大姐姐至今还怕见到马铃薯。

  就寝前,又是一场大雨袭来,砰砰地敲打着帐篷。因为到底是1400米的高度,夜晚我感觉到了冷。大约在凌晨4点,雨才停止。

  山下的公路因为临时封闭施工,间断放行,所以我们商定早点上山看冰洞。清晨6点,除了少数不去冰洞的同学外,大家都准备就绪,轻装上阵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这是一条几乎没有人走过的小路,原来以为白溢寨的冰洞每年一定会吸引不少的人前来观看,甚至我在发召集帖子的时候,还害怕到时候去冰洞的其他地方的人会不会人满为患。然而听向导说,每一年前往冰洞的人数加在一起也不到百人,今年也不例外,后来我们的实践也证明了去看冰洞不是平常人能够做到的。

  从农户家出发,一路都是上坡,不同的只是陡与比较陡的区别了。野径在灌木丛中时隐时现,走在最前面的向导挥动砍刀,把遮挡前进方向的树枝砍倒。由于昨天下了一夜的雨,地下是滑溜溜的,如果不踩稳就直往下溜;于是手脚并用是唯一的选择了。好在路窄,两边又是草林茂盛,一眼看不到路边的坎子,不知道到底有几高,也就不用害怕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队伍被迫拉得很长,因为一个人过不去,所有的人只得在原地等待,当看不到前面人的踪迹的时候只好相互大声吆喝。

  在路边的灌木林中,看到了这种在叶子中间结果实的植物。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这样吃力的攀爬了1个半小时,我们来到一处山凹处,钻进入一片茂密的灌木林。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古藤网布、青苔满地、脚下是尺余深的落叶,走上去软绵绵的。* *正在我的前面走,当我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的瞬间,* *突然消失了,原来他掉进了旁边的一个空洞里面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前面传来了欢呼声,原来是冰洞到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这是一片怪石鳞屿之地,是在黑峰尖绝壁之下的山腰的一处凹形的盆地,名为“夹湾”,是方圆五十平方米的一片怪石鳞屿之地,此地GPS坐标为:北纬30度14分20秒,东径110度33分47秒(可能有误),海拔1732米。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周围都是茂密的灌木林,人几乎不可能钻进去。茂密的灌木林下面其实也是由全部是巨大的石快堆砌在一起的凹地,面积大约有300米*300米,冰洞其实就是几块比较高的石头下面的一个空洞穴,洞口方向朝上,一个人可以下去,洞高不足2米,洞深也不过3米,然而的确洞底有一层厚实的冰层。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神仙只身下到洞里,用工具敲下来了一块冰,我们把它放在露天的石头上,看到它非常的晶莹透亮,好似水晶石一般。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周围的石头摸上去也都是凉冰冰的。据资料说:此处每年立夏前后天气转热时,慢慢结冰,立秋后随天气转冷而消融。伏天天气最热,唯此处却冰冻三尺,而天寒地冻之时,穴外冰封雪飘,穴内开始热气腾腾,温暖如春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不是亲眼一见,亲手一摸,打死我也不信会有这等奇观。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等奇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解答。我想,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可能不被科学解释的,热量也是可以转换的。根据热能的传播只有三个途径——传导、对流、辐射,而在这里显然与这个无关,这就要从其他方面来解释了。

  我是这样设想的:在这个山体中间,肯定有一个巨大的相对密封的洞穴,现在我们看到的冰洞,其实是它唯一的缝隙通道,洞内与洞外面的空气交流就只能在这个缝隙处发生。夏天,外面的温度明显高于洞内,而且越是三伏天温差越大,根据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克拉佩龙综合波义耳定律和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把描述气体状态的3个参数:p、V、T归于一个方程式,表述为:一定量气体,体积和压力的乘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http://upload.wikimedia.org/math/6/6/5/665b5c4db226f7f6933fb9b90adeb885.png恒量,在这里设气体原始状态是p1、V1、T1,最终状态为p2、V2、T2,可以看到温度是与压力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能够具体的测出冰体的温度与体积,我们甚至可以计算出洞穴的体积。这就完美的解释和说明了暑天冰洞的成因。
简单的说,就是暑天洞外面的气压相对低,于是洞穴的冷空气在出口的缝隙地方膨胀逸出,而膨胀逸出的气体是要吸热的,就好像车胎在放气的时候在放气口会形成低温一样,于是就在缝隙处形成现在的冰洞。

  带着疑惑和好奇,我们下山了。不料一场大雨迎面而来,风携着雨、雨带着风,雨水顺着裤子往鞋子里面灌。小路本来就滑,而山上的雨水又溢满路中间,几位没有穿登山鞋的同学更加苦不堪言,* *在我前面,我亲自看到他跌了7跤,有一次把登山杖压在身下折成两截,而我在后面也爱莫能助。

  快下到山脚的时候,我不经意回头看了一下,不觉一下子惊呆了!在近在咫尺的万丈绝壁上,一条瀑布从天而降,这是云遮雾绕的绝壁短时间露出来的庐山真面目。我初步目测,这条瀑布高度大约有300——400米,也就是说,我们在这里有幸看到了中国最壮观最长的瀑布之一。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因为雨太大,相机不可能拿出来使用,我们呆呆地看了一阵,一点办法都没有。只好下山,过了好久,雨小了,我们抓紧时间拍了几张,

  不一会的功夫,云雾就再次把山峰遮挡得严严实实的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回到农户的时间已经是上午10:30了,我们收拾好各自的装备,与老乡挥手告别,谢谢他们全家对我们的照顾,然后我们大队人马就径直下山到小学的操场去了。

五峰县白溢寨探冰洞游记与攻略(2)

  11:00开始开车下山,12:10到达山下的白渔桥,13:30在五峰县城外的农家乐吃了山里面的腊蹄髈(咬不动,烹调的时间短了)。晚上在潜江的五七油田吃了“油焖大虾”,23:30才到汉口。

全部完,谢谢观看。

转载请说明作者和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