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龙贝尔 关心
段奕宏在《士兵突击》里是不按常理出牌的“老A”,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是妖孽
的“团长”,都是铁血硬汉。
此前,所有人都说他不帅、不潇洒,成不了主角。但他却出人意料地塑造了一系列铁骨铮铮的硬汉。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铁血男子心里的强悍却来自他八十高龄的母亲。
第一次的味道总是苦
路尽头的村庄隐约可见,段奕宏几乎能听见庄子里正忙得人仰马翻的剧组的嚣闹。这条路没有公车前往,他走了两小时却丝毫不觉疲惫。
段奕宏25岁,迎来第一次试镜机会。
导演不冷不热打量他,他仿佛回到四年前第一次参加中戏招生考试,考官用同样的表情面对他。
段奕宏听见自己的心跳,比雷声还大。他偷搭火车从遥远的新疆伊宁来到北京,满怀期望只换来20分钟的残酷面试:“你的外形条件差太远了,放弃吧。”考官摇头。
这句话他从家里人口中也听过,“你长得不漂亮,凭什么当演员。”
他可以把家人的劝告一笑付之,也可以用两年的艰苦学习证明考官的断言尚早,但此时导演敷衍的试镜让他第三次憎恶起“漂亮”这个词。漂亮。本就与男人绝缘的字眼。
你回去吧,我们研究一下明天给你答复。导演的话宣告试镜失败。段奕宏用最后的力气向对方鞠躬表示感谢。转身,他对未来丧失信心。
没有钱、没有人脉资源、没有出众的外形条件,“三无”演员段奕宏在中戏最后的寄托是每月一封的家信。
母亲的信躺在宿舍书桌上,带着八月阳光的灼热。“儿子,你是男子汉了,要学会用男人开阔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要跟同学搞好关系……”
母亲没有问他为什么今年暑假也不回家。他有5年没回家了,每封回信里都是好消息。家,对于段奕宏而言,在他第一次遵从心愿不辞而别跳上火车时,便没有了回家的退路。
毕业时,段奕宏27了,不再年轻,也不帅,屡次求职失败,眼见不能留京,要回伊宁,他伤心失望,躲在被子里安静地哭泣。这时,母亲粗糙、温暖的手,慈祥、和蔼的脸,浮现在他眼前……
毕业演出也许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场演出了。段奕宏悲伤地想。这个城市每天都涌进无数追梦者,也有无数梦想破灭者黯然离去。他能做的不过是谢幕得更完美一点。
这次,段奕宏的火热激情打动了实验话剧院的领导,他留在了北京,成了实验话剧院的演员。不久,剧院决定让他主演《纪念碑》。
父母从千里之外来到北京。他们坐在观众席前排,眼睛一眨不眨等待帷幕拉开。
儿子在电话里说:“我当主演了!你们来看我的第一场演出吧!”
这一天段奕宏没想过会实现,大幕拉开的那秒,他终于相信这不是梦。
母亲坐在台下,神情严肃。父亲握着她的手。第一次担纲主角的段奕宏把昏暗角落里的细节看得仔细。
入行8年,《纪念碑》这出剧是他演得最柔的一次,他来不及收获外面的掌声和鲜花,瘫在化妆间里一动不动。
段奕宏听见父母走进的脚步声,粗糙、温暖的手抚过他的头发。他仰首微笑,半眯着眼,身体终于放松。
段奕宏28岁,在某些时刻,依旧是孩子。
家的味道
《士兵突击.》红了。段奕宏获得第一笔“巨额”酬劳。买一辆车的欲望空前强烈,人人都有私家车,他不想再打车去片场。
电视里正在讨论京城房价,对房价一面倒的批判声让他突然想起母亲亲手修筑的房子。买辆车的钱足够在老家买套大房子,但他住过的最好的房子不是京城的洋房,是和母亲兄姐亲手砌出的砖房。
段奕宏7岁,父亲在离家一百多公里外的地质队工作,母亲说,你们大了,得再盖一座房子。一直以来,段奕宏觉得盖房子都是男人的事,可如今柔弱的母亲要为心爱的孩子盖房,他一阵难过,心疼地扑进母亲怀里。
修房先打砖。母亲一手打制了所有的砖。土填进砖合,几十斤的石杵砸紧实后一层层垒在太阳下暴晒。
盖一座房所需的砖,母亲砸了一个多月。而修砌,用了整整一年。一日里,除去做饭用餐的时间,母亲只做修房子这一件事,三兄妹放学回家后便帮着码砖、砌泥,一家四口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竣工那日,母亲睡了一年多来第一个舒适的觉。那一夜,她展开眉头,一动不动直至天明。段奕宏兴奋得彻夜未眠,亲手砌的房子,这是他关于房子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段,再没有任何豪宅洋房能比得过他的“家”的味道。
于是,段奕宏为父母在老家买了套大房子,让他们安享晚年。
成名的距离
段奕宏红了。他越来越忙,忙得和家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成了家里最熟悉的客人。
34岁生日,他在片场打电话回家,爸爸好吗?妈妈好吗?他一一询问,姐姐在电话那头欢快地回答“家里很好,虽然你不在家,妈妈还是做了好多你爱吃的菜给你庆生呢”。
他满意地挂上电话。
父亲躺在病床上,他腰椎断裂错位,靠止痛剂压制疼痛。你们都别说,他挥手,喘着粗气,别让你弟弟分心。女儿欲言又止,最终默认了父亲的决定。
那个生日真正开心的,只有被蒙在鼓里的段奕宏一人。对此,他至今心都难安。
拍完《团长》,他终于有机会回家过年。八十高龄的父母开心得象孩子。他却高兴不起来,他不想当客人。
牙刷牙膏毛巾是新买的,他住的房间被粉刷一新。饭桌上,见到儿子激动得无法自抑的父亲突发脑梗被送进医院。在病房里,段奕宏几乎要怀疑自己回家的决定。
一家人的新年是在医院度过,可哥哥姐姐却因为担心弟弟太累而不让他在医院守护。此时,段奕宏除了亏欠还有不解与愤怒,为什么家人突然对自己客气起来?或许是多年的离开?或许是突然的成名?
“有一个人跑得非常快,他一直在不停地跑,有一天他的腿断了,跑不动了,这时他特别想再要一条腿……然后,他真的就有了一条腿,又跑在了最前面。但是等他到了终点回头看,后面那些人拿着累累的硕果慢慢地走向终点时,他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他伤心地哭了,最后他把自己的新腿砍了。”段奕宏说,他当时也就是这样的心情。
2009年3月,《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全国播出,一时掀起抢播热潮。段奕宏火了,但他很平静,说:“我还是从前的我,叫我老段是我最高兴的事。”他知道,自己成名背后有着家人太多的理解和包容,特别是母亲,在自己成长的路上,洒下了太多的苦和泪……
“为我父母之不易,为人之子不够孝”,段奕宏近日向记者表示了自己今年的愿望:“与相恋数年的女友结婚,让牵挂的父母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