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桥,京城中轴线上第一桥(下)

标签:
万宁桥玉河什刹海中轴线鼓楼旅游摄影博客 |
分类: 人文摄影 |
摄影:光影骑士
.
元朝建大都选择了依托什刹海水系,因水的缘故,就有了大都城中轴线上的万宁桥(见元大都城平面示意图)。大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百货齐集,商贾辐辏,商业经济十分发达,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都市。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大都“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世界莫能与比”。因为国内外交往;货物运输需求,万宁桥又与京城漕运息息相关。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开凿通惠河,南方货船通过万宁桥直抵积水潭(为现在的什刹海)码头。当年什刹海三海相连、河面宽裕,河中舟楫密切、帆樯蔽日;两岸酒楼茶肆、歌舞升平。“燕京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鼓楼前的斜街更是商铺林立,顾客盈门。“青绿乍添垂柳色,春流时泛落花香”。
我敬仰万宁桥,我爱什刹海,还因为它自古就是平民百姓的市井宝地。
其一,北京的名胜古迹,几乎都是帝王享用的建筑抑或是僧庙、道观等宗教建筑,而供广大百姓游乐的地方似乎只有两个:一个是什刹海、一个是天桥。在这里,不问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大家一起吃喝玩乐,各得其所。所以,什刹海也是最具北京味的地方。
转过身来,站在万宁桥上往东望去,2009年9月25日,新建的玉河完全按照古河道修复模样。回顾着通惠河古老的历史。仿佛眼前浮现那元朝,从南方来的运粮船抵达通州以后,将粮食换装小船,再经由玉河溯流而上,穿过万宁桥到海子靠岸卸船的情景。复建的玉河上桥多,从万宁桥一路数来,在短短的480米河道上有6座之多,其中3座,雨儿桥、福祥桥和东不压桥是按原位置复建。当你漫步在河头岸边,只见小桥流水人家,青墙灰瓦古巷,恍若身至江南水乡,惊叹水穿街巷的美景再现。
再分别向南、北望去,景山、钟鼓楼在蓝天白云下高耸。
是的,当你久久地徜徉在万宁桥上,双手抚摩斑驳陆离的桥栏、望柱,一种岁月的沧桑感在心中油然升起。你会从微微拱起桥身中你能感受到古桥博大的胸怀、坚韧的脊梁,普通的万宁桥,你又是不平凡的桥!
. 3 .
站在金锭桥上向东望,湖水清澈,万宁桥和火神庙给画卷增辉

. 4 .
站在万宁桥西眺,夕辉下湖光映日影,金锭桥金光灿灿

. 5 .
这是紧临万宁桥的前海,在它身旁既有静静的胡同民居,又有气度宏伟的王府名宅;既有群履盛集的荷花市场。不远处还那晨钟暮鼓的钟鼓楼,古韵酣畅的烟袋斜街,不时还有半空传来悦耳的鸽哨声……。

. 6 .

. 7 .
. 8 .
夕阳下,站在桥头向西看,只见桥下水波粼粼,金光闪闪。桥畔杨柳夹岸,葱郁流翠,桥周围古宅相依、胡同深幽、古韵悠然,隐于浓荫中王府庙宇的屋顶飞檐依稀可见。
.
翻看介绍老北京城的书籍,总能让人在脑中勾画出一副风景秀丽、繁荣兴旺的画卷来。绿水、粮船、翠树,映衬着汉白玉的石桥。据《元史·郭守敬传》载,至元三十年世祖回到大都,见积水潭内停泊着无数粮船,非常高兴,因赐名新修河道为通惠河。自此以后一个时期,大都成为南来北运漕船的终点。积水潭(注:指什刹海)东北岸的斜街一带,帆樯往来,商业繁盛,这在北京的都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漫步在河岸边,只见小桥流水人家,青墙灰瓦古巷,恍若江南,惊叹于水穿街巷的美景

. 13 .
仿古建筑,休闲之处

. 14 .
蜿蜒的河道典雅的路灯多色的石板路,与两岸婆娑的垂柳青墙灰瓦相映成趣,不时还有电动车、人力三轮车拉着游人游览,讲着曾经的故事,这场景让人恍然如梦

. 15 .
夕辉下的玉河

. 18 .
. 19 .
如果您渴了,又不想耽误更多的时间,就在这儿美美地饮上一元一碗的大碗茶!

. 20 .
楼上饮茶,什刹海尽收眼底,风景独好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选自网络)

万宁桥所在位置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