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绪
(2008-11-14 16:59:12)
标签:
心理咨询情绪健康 |
情感是人类生生世世不变的主题,人生活在情感的世界里,人的任何思想、观念和看法,都会通过情绪和情感表现出来,情绪情感是人反映世界的最主要的方式,语言是情绪的辅助物,风吹过小草,小草随风飘荡,情绪如同风中的小草,对外在的一切刺激都会有所反映,当然只有敏感的人类才会对所有的刺激都产生反映,但是如果一旦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化(非人化),就会用理性和意志了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表面上的情绪假化,面不改色,心不跳又是另一种境界,这种人不是真正的人,而是非人,社会就是要将人非人化,压制人的本能和本性,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如同削足适履,佛洛依德说的对:文明是建立在对本能的压制上的。压制越大,反抗就越大,人适应不了环境,就会反抗或者崩溃,用反常的方式来适应变态的社会,所以变态的社会制造变态的人,变态的人反过来加强变态的社会的力量,成为社会的帮凶,往往被伤害者对无辜者的伤害来得更猛烈些。被伤害者害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伤害往往是被传递的,他人对你的伤害,你会不自觉的去伤害另外的人,人对伤害的学习是持久的,可能与人身上的死亡本能有关。
情绪和情感是研究人的重中之重,不管人如何高明,他都控制不了内在的情绪,人的情绪是可以积累起来的,如果你压制自己的情绪而不发泄出来的话,对你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人的身心讲究平衡,假定没有任何外物干扰时,人的心境时平衡的,那么,当一件事情引起情绪的波动时,它就会打破心境的平和,如果不把它发泄出来,它就会在心理导致你内心的不稳定,然后寻找机会突围而出,而一旦不能将情绪发泄出来,而深深压抑的话,严重的可能产生病症。那为什么情绪的累积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呢?
心灵的平衡是健康的保证,我将它作为理论的前提,什么样的平衡呢?就是心没有过度的倾注在某件事情或某种情绪或某种情感上,可以自由投注在各种事情上,不为特定的事所束缚,能放能收,人可以在心的支配下完成各种事务。
当,人被外界刺激,将心的力量倾注在外界时,就会打破内心的平衡,形成能放不能收的局面,就会使内心失去平衡,使人的选择和生存过分依赖外在的事物,如爱情。
如果人一旦受到伤害,就会很小心的保护自己,不会乱用心的力量倾注在外在的事物上,使能量内流,从而形成不能放的状况,也会打破心理的内在平衡。
平衡是健康的保证,情绪是人的维生素,如果失去了情绪,人会活得没有滋味,就象行尸走肉一般,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情绪,但是社会不允许人把自己的正常情绪表现出来,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当成是成熟的标志,去掉人的情绪就是去人性化,人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时,他会先将情绪压抑在心里,然后寻找机会发泄出来,如果那个人的自制力(自我摧残能力)好,压抑的情绪就会越多,情绪的累积一旦超过心理承受的能力,就会如同绝堤之水,滚滚而来,不是伤害自己就是伤害别人,情绪有爆炸性的原则,一旦有导火线,就可能引爆情绪的火药桶,人的情绪的发泄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在社交场合,你的情绪反映会伤害你的人际关系,那么怎么发泄你的不良情绪呢?依照及时原则还是依照延时原则呢?人还是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要会巧妙的发泄自己的情绪,需要自制力和智慧理性。
那么,怎样的方式才是健康的发泄方式呢?
不把情绪累积在心里,能适时的将情绪发泄出来,不在不该表现情绪的场合控制情绪,在适当的时候把它发泄出来,保持心理平衡。
中心地址: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公寓B座1707室
北京凤凰心理咨询: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
010-6223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