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你从远古走来
身着沧桑
婉述着地球的故事
低娓着星际外的渊源
曾经的六百万年的冲刷
含沙带雪地
洗走铅浅
留下壮观
你使河水咆哮
力若万钧
却震撼大地
惊醒睡岩
你从天际坠下
把大地切断
那远古的洪水
把人类沉落深渊
成为鱼鳖
却从数万生灵的海洋
拔起你屹立的万仞
造化了你鸿蒙的千卷
奇异是你的冠冕
瑰丽是你的衣扮
你用磨砺数百万年的双臂
擎起了天
就在黑暗中
让死荫的幽谷
有了天的挂牵
你静静地沉默
等待残阳映照
唤出非黑即白的阴影
让那彤霞
把你通身的红染得更炫
你默默地安寂
好像一匹睡中的红纵马
只在深壑隐约处望见一线天
清晨的阳光犹如一把利斧
凿出你身躯的经脉
划出你阴阳的两半
犹如坚强与柔情的争吵
又像光明和阴暗的对战
若火一样的热情
又似怯懦地胆颤
如这整个世界
看似有序
却充满迷乱
你用苍茫的雄健
论证着唯美的概念
原来美丽能够绚烂
只因为有丑恶做依伴
远处传来狼的哭嚎
偶尔还有虎的长啸
还夹有羊儿的凄喊
那狂舞的插羽的身影
是否印第安人
依然忠实地
守卫在你的身边
历史行进
时代变迁
无论风云四起
还是凶涛万险
你始终无言地
冷视这世界的狂乱
俯看这人类的浮浅
你已经从远古走来
还会等到世界的尽端
用你不变的伟岸
记录下人类所有的诗篇。。。
美国大峡谷(Grand Canyon)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科罗拉多河在科罗拉多高原上共切割出19条主要峡谷,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其中最深、最宽、最长的一个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它全长44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峡谷顶宽6至28公里,最深处1800米。谷底水面不足 1000米宽,夏季冰雪融水*,水深增至18米。山石多为红色。
地质时期代表性的生物化石,故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据说在十六世纪,有一个叫科罗拉多的人为了寻找传说中的七座黄金城,从遥远的地方跋涉到此地并发现了大峡谷,科罗拉多大峡谷之名也由此而来。据地理学家考证,大峡谷已走过六百万年的历史,是大自然在地球上的杰作,辉煌与壮丽远非一般自然景色可比。这种地形是由于侵蚀(下切和剥离)作用形成的。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峡谷岩壁的水平岩层清晰明了,这是亿万年前的地质沉积物,如同树木的年轮一样,为人们认识地质变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岩石并不通体都是坚硬的,其中那些脆弱的部分,经不住风吹雨打或激流冲击,时间一长便消失得无了踪影,而留下来的部分,其形状往往很奇特。大峡谷除去它雄伟壮观的一面,还有很多千回百转的通幽曲径;两崖壁立千仞,夹持一线青天的景色在令人惊叹之余,难免也会让你觉得前面似乎就有当关之勇夫。
另外的一些由水流冲击而成的岩穴石谷,形状千奇百态,色彩通红如火,每一处岩石都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置身其中,犹如来到仙境一般。峡谷两壁及谷底气候、景观有很大不同,南壁干暖,植物稀少;北壁高于南壁,气候寒湿,林木苍翠;谷底则干热,呈一派荒漠景观。蜿蜒于谷底的科罗拉多河曲折幽深,整个大峡谷地段的河床比降为每千米150厘米,是密西西比河的25倍。其中百分之 50的比降还很集中,这就造成了峡谷中部分地段河水激流奔腾的景观。因为如此,沿峡谷航行漂流成为引人入胜的探险活动。
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这条河发源于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洪流奔泻,经犹他州、亚利桑那州,由加利福尼亚州的加利福尼亚湾入海。全长2320公里。“科罗拉多”,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红河”,这是由于河中夹带大量泥沙,河水常显红色,故名。
科罗拉多河的长期冲刷,不舍昼夜地向前奔流,有时开山劈道,有时让路回流,在主流与支流的上游就已刻凿出黑峡谷、峡谷地、格伦峡谷,布鲁斯峡谷等19个峡谷,而最后流经亚利桑那州多岩的凯巴布高原时,更出现惊人之笔,形成了这个大峡谷奇观,而成为这条水系所有峡谷中的“峡谷之王”。
印第安人传说,大峡谷是在一次洪水中形成。当时上帝化人类为鱼鳌,始幸免于难。因此当地的印第安人至今仍不吃鱼鲜。实际上,刻凿大峡谷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漫长岁月,而且至今犹未停歇,直至永远。人类不能觉察每天镌刻的进度,但时间的演进,却显示了令人不能置信的伟观。
科罗拉多大峡谷由于地层结构不同,松密不一,河水的横冲直撞,有时造成大片坍陷,有时却只遗下一道罅隙;有时如怒涛般的激荡,有时又如锯齿般的侵蚀;如平流迂缓,则留下平缓的痕迹,如激流翻卷,则产生突兀的纹饰。于是,这条漫长的峡谷,就百态杂陈,有的宽展,有的狭隘;有的如蜂窝;有的如蚁穴;有的尖耸如宝塔,有的堆积如砖石;有的如孤峰孑立,有的如洞穴天成,人们对这些大自然的杰作,依形命名,冠以一些含有神话故事的名称,如阿波罗神殿、狄安娜神庙、婆罗门寺宇等。其北缘的“天使窗”,是一面山嶂上出现的一个通天空洞,其南缘的“美德岬”,像古代将军挂印拜帅的将台,尤其是谷壁地层断面,纹理清晰,层层叠叠,就像万卷诗书构成的曲线图案,缘山起落,循谷延伸,又如一幅万里绸带,在大地上宛转飘舞。游人至此,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的奇妙 峡谷的颜色,又因两壁岩石的种类、风化的程度、时间的演变,以及所含矿物质的各异,而各有不同,铁矿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五彩,其它氧化物则产生各种暗淡的色调,石英岩又会显出白色,因之,形成一块块鲜红,一方方深赭,一团团黝黑,一片片铁灰,大地像一块巨大的五色斑斓的调色板,美不胜收。而有的因为夹有泥土长出了草木而带一些诗意,有的又因谷底弥漫着水雾,而微显淡紫;再加上天气变化,或骄阳直射,或风雨晦暝,或晨曦初上,或夕阳满山,可使峡谷风光,变幻莫测,气象万千。
大峡谷不仅景色奇异,而且野生动物十分繁富。有200多种鸟禽,60种哺乳动物和15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在此生息,在谷底的法顿牧场和相离90余公里,高约3500米的圣弗朗西斯科峰之间的地段,既是亚热带植物,也是寒带植物的生长区。所以,这里仙人掌、罂栗、云杉、冷杉等植物几乎是在同一地区内共生。
大峡谷的泥墙小屋废墟,表明在13世纪印第安人是开发这里的最早的主人。但大峡谷的天然奇景之为人所知,应归于美国独臂炮兵少校鲍威尔的宣传。他于 1869年率领一支远征队,乘小船从未经勘探的科罗拉多河上游一直航行到大峡谷谷底,他将一路上惊险万状的经历,写成游记,广为流传,从而引起美国朝野的注意,于1919年建立了大峡谷国家公园。现每年接待300多万游客。游人可步行或骑上驴子,循小径深入谷底寻幽探险,或乘坐皮筏在科罗拉多河的急流险滩上亲历惊险的乐趣,或者坐上观景航班飞机,从空中俯瞰大峡谷雄姿。
美国作家约翰·缪尔(John Muir)1890年游历了大峡谷后写道,“不管你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名山大川,你都会觉得大峡谷仿佛只能存在于另一个世界,另一个星球。”有位美国作家说,“我来这里时还是无神论者,离开时却变成虔诚的信徒了。”美国老罗斯福总统1903年造访这座当地印第安人称为“倒着长的山”时,激动得连说话都有点直打哆嗦:“不要碰它……岁月已经为它留下了痕迹,人类只会破坏它……为你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比你晚来的人,好好保护它。”“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所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http://img.users.51.la/16597139.asp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