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多少男人在坚守婚前承诺?

(2010-10-18 14:32:03)
标签:

女人

情感

李歌博客

  “你愿意成为他的妻子,并且无论贫穷与富有、健康与疾病,都与他患难与共,携手度过人生吗?”不少淳朴的女同胞看到这样的电影镜头,都被那神圣的誓言感动得鼻涕眼泪横流,恨不得自己替人家回答声:“我愿意!”

    殊不知,时下结婚誓词早变味儿了。朱丽娅•罗伯茨的结婚誓词是:“爱,支持但是不会顺从。”桑德拉•布洛克出嫁的誓词是:“我们的发动机不停转我就能一直爱你。”十分流行的句子还包括:“我们的爱能走多久我就有多忠诚”、“我能爱你直到我们分手”、“我愿意直到我不愿意为止”等等。

    国人刚学着为爱宣誓,洋人又改词儿了。细一想也对,反正戒指照样戴,婚纱照样穿,空话大话说多了骗谁?从一而终是省心,可是美好希望毕竟还不是既成事实,除非小两口出了教堂就双双自杀,否则谁知道未来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情?

    小时候玩过家家,可爱的袖珍锅碗瓢盆儿摆了一堆,邻居小妹妹红着脸叫你老公,直到你的虚拟丈母娘——她老妈叫她回家,于是谁的玩具谁拿走。有时候玩具多了记不清楚,就难免闹点儿不愉快。你只好在自己的玩具上都画了记号,记忆中从那时开始,你们的家家酒里也许就再也没有“家庭暴力”了。

    也许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吧,许多年轻的恋人们在结婚之前,也会在各自的“玩具”上画上记号,这就是所谓的婚姻财产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据官方统计,“2003年北京市离婚的人数与结婚人数的比例”是50.9∶100。这组数字绝对不是吓唬你,我们虽然在经济上没能超英赶美,在离婚比例上却早已除韩灭日,稳居亚洲前列。而且,离婚比例随着教育程度和财产数量的变化成U型曲线。说得明白一点,只要你不是俗人,那么不管是文盲还是精英,离婚比例更不俗。
    结论是,现代人离婚的概率比得癌症都高,高到连国外保险公司都有离婚保险了。所以便有许多人想明白了,与其到时候打个鸡飞狗跳,还不如趁早给自己的玩具画上记号的好。

    离婚比例50.9∶100,中国人的婚姻已经如此不堪!从这个角度讲,婚姻财产协议将迫使男女双方都不得不理性地思考:我们从婚姻中想得到什么,以及将付出什么?一旦我们开始逐一审视婚姻的细节时,难道没发现婚姻重新变得严肃了吗?

    结婚证加上婚姻财产协议,将不再轻飘飘。不过,那里面承载着你的承诺,它本来就应该是 沉甸甸的!

    当然,背负这种沉重去经营婚姻,也许过于现实了。想像一下,如果当婚姻稍稍出现危机的时候,两个人动辄大搞财产分割,这样的婚姻还能维持多久,而且还有维持的必要吗?如此说来,婚前协议是承诺,可一不小心就成炸弹了。要怎么把握,看来还得要每一个即将组建家庭的人用心思考。

———————————————————————————————

     欢迎加入“女性悄悄话”专栏http://q.sina.com.cn/yishengaiwo 

    情感交流信箱:737690187@qq.com 对读者来信会给予答复。

热点文章 

女性难得的10种蓝颜知己

男人婚后令女人失望的四大变化                     男人不能接受的九件事

婚后,女人要学会善变                            窥视男人心灵世界的三个通道

恋爱期绝不能接受的一件事                        青楼女巧遇中年男人忘年情

老男人留过夜欲行不轨                            女人容易患情感“洁癖”

拿着房本找男人觉得有点亏                        床笫优秀,男友说我是老手

十全男人:"害死"女人                            老公和别人共用一个情人十年

决定女人一生的15年                              闺中密友勾引我的丈夫  

我成了前男友性工具                              怎样对待心灵出轨的丈夫       

女人如何克服“丑陋恐惧症”?                    恋爱需要做的15项测试

两个婆婆破坏了我“幸福”的家庭                  男人渴望的五种女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