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随笔环境生活环境 |
分类: 4.建筑理杂篇 |
那座庙,那片林,
那池水,那簇人,
还有那棵皂荚树.
很少去回忆童年与往事(倒不是说我的童年不够灿烂、丰富多采;只是我觉的过去的都已过去,不管好与不好,都已毫无意义)。可能是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吧,使我有幸重温童年琐事——
记得上次返乡是在三年前的冬季,在家没呆几天,没去留意那座庙,那片林,还有那棵皂荚树(那池水在98年就已干涸了,那簇人也随之无影了),也不知这一切现在都成啥样了。
镜头一,从我记事起到1997年这段时间里:村东头的景色可以算得上是醉人的——成片的柿子林半包着一池水景,池塘西岸紧靠小道坐落着一座古朴而神秘的小庙,北侧就是那棵高大、沧桑的皂荚树了.(这些就是我们村的集中、综合性景观区了)一到夏季的午后,这儿总少不了来乘凉的人们:林子里青青的草坪上,有铺着薄垫子睡午觉的;有三四个年轻人坐一起打扑克的;看那边,还有几个老大爷掉着烟袋在唠嗑那;往上瞧,几个淘气的孩子不知在树上干啥那……,哈,哈,哈…,真可谓是:集景观、绿化、休憩、交往于一体,人与自然相处的是那么的和谐、美妙!
镜头二,1998年:对于我,那是难忘的一年.一切变的太快了,就像刚眨了下眼似的,一睁眼——池塘的水干涸了;林子里杂草丛生(成了猪、牛、羊的天下);皂荚树下再也没人去打扫了;就连庙里的香火也断断续续的.往日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相处的情景荡然无存.
镜头三,1998年到三四年前:村东头环境有所变化了,真是令人欣慰!那干涸的池塘一天天,一天天…摆脱着它空荡荡的命运——“功劳”在于,农村生活垃圾!
“那座庙、那片林、还有那棵皂荚树”等待你们的又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