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波动法则(二)波动率计算的数学原理

(2013-01-21 21:38:13)
标签:

股票

杂谈

分类: 杂类

正确的波动率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吻合了市场的实际走势。我们知道,变化是股票市场的本质属性和 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反映股市变化的波动率也必然随着变化。这应该是波动率变化的根本原因。原因找到了,意味着正确的波动率也就找到了。那就是:正确 的波动率只能在股票价格的实际走势中产生,这样才能够谈得上运用波动率来预测市场。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看看怎样求出波动率,又怎样用于实际预测。

 

第一个例子:

   已知条件:沪指在532周见顶2245点,564周见到底部1339点,求反弹高度。

由于反弹高度必然出现在22451339之间,所以这个反弹高度一定要兼顾到22451339二点的和谐。就是说波动率不应该是2245除以1339,而应该是2245除以反弹高度,也应该是反弹高度除以1339。所以反弹高度的数值应该等于22451339的乘积再开平方。结果是1733.80,实际值是1748。 

 

第二个例子:

上海大盘在第四次探到一千三百点的时候,果然像江恩所预言的那样,四次到底而破。那么它将下跌到什么位置呢?现在我们就来计算一下。 

 

波动率的计算方法:

三次反弹顶部的平均值是(1748+1649+1783) ÷3=1727

三次探明底部的平均值是:(1339+1311+1307) ÷3=1319

所以波动率是:1727÷1319 

未来的下跌位置是:1319÷(1727÷1319)=1007.

 

注意这个例子中波动率的计算方法与上一个例子不同。上一个例子计算的是反弹的空间位置,表现出来的是往复的特征。

 

时间波动律的计算法的计算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时间的计算方法。

   已知 1748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583周;

   1311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609周;

   1649空间点位的出现时间是623周;

那么下一个出现的时间位置将可能是:

609×623÷583=651,实际出现在652;

652周见到底部1307点位以后,将会在什么时间位置见到顶部呢?很显然会是:

  652×623÷609=666.99 

接下来,市场在回调了一百点之后,开始上攻。我以为,这不过是回抽均线。不对,它冲过了均线。我以为,顶多做个双头。还是不对。它创出了新高。要干什么?反转了?经反复研究6521307点的时空性质,认定反转是不可能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623周1649点这里也是一个双头结构,在628周见到了1582点。这就好办了。这里仍然要做个双头。另一个头部的出现时间将可能是:

  652×628÷609=672 

从图表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始自6721783点的下跌直到1259点才得以止住,它的时间位置为694周。能预测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672×672÷652=693,就是这样。

 

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江恩的原话,来结束波动率这部分的内容:

我预测股票市场或任何未来事件的方法就是重视历史,并努力发现我们正在处于什么样的循环中,据此指出将来的轨迹,将来不过是市场运动的再现。伟大的波动法则 就是建立在波的相似性原理上。即:相近的原因产生相近的结果。无线电、电话、以及收音机的发明都归功于这一法则。 制约使用这种数学法则对未来进行预测的唯一因素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的数据、数据。如果你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又知道再现历史的那种循环,那么预测 100年甚至1000年将会同预测1年或者2年一样简单。(摘自江恩的著作《时空隧道》)

 

 

 

波动率计算的数学原理


江恩大师也说过,我们拥有一切数学上的证明来说明市场的走势为什么以及如何产生变化。
我们知道,构成费氏数列的各数字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1任意四个相连续的数字对应成比例。
例如:581321345589144------
该数列具有这样的性质:
34÷55≈89÷144
根据比例的性质,55×89≈=34×144
所以,我们要求出144,可以这样来计算:
55×89÷34≈144
也就是可以由已知数据推出未来数据。
2任一数字的平方约等于前后两数的乘积。就是:
55÷89≈89÷144
所以,89×89≈55×144
55×55≈34×89
34×34≈21×55
21×21≈13×34

由此可以推导出计算未来数据的第二种方法。就是
34≈21×21÷13
55≈34×34÷21
89≈55×55÷34
144≈89×89÷55
很明显,未来数据等于现实数据乘以一个波动率。
3,推而广之,对于任意数列aba+ba+2b2a+3b- -来说,
以上两项结论是成立的。例如,我们在沪市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表上面所列出的数字,由于比例关系是十分明确的,所以预测未来的时间转折点应该没有问题。我们来看:
563≈348×430÷266
532≈430×430÷348

所以说,用这种方法来计算波动率在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借用数学语言来说,若三个数am, b组成一个等比级数,m为等比中项,则
m÷a=b÷m
那么有:
b=m×m÷a
网上有很多朋友喜欢玩河图洛书。如果我们把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表中的数字填入洛书,那么,也会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如果我们在这个结构分布图表上作出两条对角线及十字交叉线,构成的显然是一个米字线。每一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对应成比例。由于430位于米字线的中心,所以可以把它视为比例中项。就是:
430×430≈215×860
430×430≈266×696
430×430≈329×564
430×430≈348×532
就是说,任一条线上的另外两个数约等于中心数430的平方。
显然地,任一条线上三个数的乘积约等于中心数430的立方。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任一条边上三个数的乘积也大约等于430的立方。
关于430对称,是这个图表的精髓。

http://s2/mw690/5d221e80gd3ccc59f7fb1&690

由此我们联想到,前面所介绍的波浪内部的结构关系示意图肯定也可以表达成对称结构。是这样的,它们分别关于1对称。如下:
1×1≈1.618×0.618
1×1≈1.414×0.707
1×1≈1.236×0.809
1×1≈1.144×0.874
现在,我们把以上数据填入九宫。图如下:

我们看到,这些数字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与先天八卦毫无二致。特别有意思的是,兑卦在先天八卦中数序为2,而在图表上是√2;艮卦在先天八卦中数序为7,而在图表上是0.707;在先天八卦中艮卦有停止之意,而江恩理论也认为七和七的倍数是一个循环的终结。

 

 

杜甫先生说天时人事日相催,方方面面的因素综合到了一起,所以应该我站出来说几句话。有些话如果我不来说,就会无人肯说,甚至无人能说。康德曾经指出,人类历史除了有规律性之外,还有目的性。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特别注重讲历史不是一连串的偶然事件的堆集,而是理性自身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也许,中国股民十几年来对股市运行规律的研究需要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需要一个能够抛弃小我的人来抛砖引玉吧。

 

 

随后的时间序列确确实实存在着1.618的黄金扩张关系。表现在上面的结构关系图表上,就是任意两个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时间序列数据,均存在这种神奇的关系。

下面我们还是贴几张图来表现一下
   例如:215*1.618=348
           48*1.618=563

再如:266*1.618=430
   430*1.618=696     (2005.12.06.022)

那么,在具有黄金分割扩张比例关系的两个时间序列数字之间,股价走势又按照什么规律进行波动呢?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已经说明得很清楚:是按照√2进行波动。
  我们就来具体计算一下。
  
   以走过的行情为例,图表上形成如下数字关系:
   608÷√2430
   430÷√2304
   304÷√2215
   215÷√2152
   152÷√2107
   107÷√276
  
   注意这个76交易周。它是沪市放开股价以后,冲击1429高点所在的时间。也是沪指周线图上的第一个明显高点。反过来说,我们把这个高点当作正确的开始,按照√2的波动率,可以推算出以后的一系列时间。

   由于√2*√22,属于倍周期扩展,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相同,所以我们把它称之为股市运行过程当中的太极节律。
这个太极节律确实主宰着股市的运行。我们不妨再来推算一下:        
   266÷√2188
   188交易周所在的时间就是一九九四年七月末,它创下了325低点。
   又如:348÷√2246
          246÷√2174
          174÷√2123
   大家都可以对照行情走势图表,查看一下在这些时间位置市场都发生了什么。这几个数字虽然在太极与螺旋关系结构图表上没有出现,但大家可以在看这个图表的时候把它出来。  
   市场运动的所有周期现象,可以说都是太极节律和螺旋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了1.6181.414这两个数据,我们下面的工作就极为方便了。一起来看
   1.618÷√21.144
   √2÷1.1441.236
   第二个等式表明,在具有太极节律关系的两个时间序列数据之间,股价走势将按照1.236的比例进行波动。
   1.236√5-1
   (√5-1)÷20.618
  
   不需要再举出具体的例子了。在上面的太极与螺旋结构关系图表上,在一条水平直线上的相邻二个数据之间,存在的就是1.236的比例关系.


看一下下面的图表,就连1.144关系也找到了。

http://s7/mw690/5d221e80g7b947a956e9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星际信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