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阑夕
阑夕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84,681
  • 关注人气:7,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响 | 为什么媒体总是没节操?

(2016-05-30 19:44:16)
标签:

杂谈

阑大:

我一直有一个困惑,为什么即使是广受尊重的媒体,也总是会在某些时候表现得没有节操?

比如一起恶性案件发生之后,媒体总从受害者身上寻找可以避免的原因,比如不要独自走夜路、不应过于露富等,难道不应该批判犯罪者吗?

还有那些擅长人物侧写的特稿,经常会去挖掘犯罪者的家世、经历,这种还原人性的手段似乎也容易激怒社交网络里的情绪,认为媒体是在有意洗地?

——即将毕业的一只理工男

答:

媒体是裁剪信息的高手。

注意,这不是一个贬义性的描述。

信息的增长是爆炸性的——互联网只是将之量化出来了——故而媒体的专业剪裁,是解放认知边界的唯一方式。

认识到剪裁行为的必需,有助于我们理解媒体的角色扮演:它提供的是观察和复原事物的窗口,基于市场化的体制,专业主义也被陈上货架,供人挑选。

就像赌场的盈利必然建立在赌客的输钱结果上,认识到这个基础事实,你就不会认为赌场从你身上挣钱是一种罪恶。

专业主义的原则,就是不迎合,尤其是与民意保持距离。

如你所举的例子,媒体总是「令人泄气」的,因为它没能领导、牵引那些喊打的声音,不去帮助我们威慑黑暗,反而「三观不正」的逆行到底。

因为这些本就不是媒体的职能。

因为媒体的报道,公众得以切身体验社会形势,生动却孤立的个案也往往比翔实却枯燥的数据更加刺激读者的神经。

但是,媒体关注的是事物的全貌,而非意志的执行,支撑后者职能的可能是行政,也可能是法律,但就是轮不到媒体。

为什么媒体要关心一名凶手的人生过往?为什么媒体不去恐吓潜在的犯罪心理?为什么媒体永远都在「好心」提醒公众注意安全?

因为很多时候,是读者自己无力区分「关联性」和「因果性」。

就像我曾写过,百度贴吧的用户并不支持这款产品的商业化,而这种行为(有着数据支持)最终导致百度贴吧的衰落,以及它不再试图维持运营成本。

这番在专业领域毫无问题的概述,也在微博上遇到愤怒的质问:「原来你贴吧没做好,最后是要用户来背锅喽?是这届用户不行还是怎么着?」

我谈的本是「关联性」,但读者理解的却是「因果性」,于是就产生了误读。

一个年轻女性,当然有着独自走夜路的权利,社会更应保护女性的这种权利。但是,既然我们无法要求一个犯罪率为零的社会存在,同时年轻女性孤身在夜路上流连的做法的确会增加她受到侵害的几率,那么媒体作出这样的提示,就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读者误将媒体对于「关联性」的解释当成了是媒体正在制造「因果性」,那么当然应当是读者改正自己的理解偏差,而不是迫使媒体将错就错。

再比如,为什么在一起案件中,媒体对于施害者的关注要大于受害者?

排开保护原则之外,因为受害者多数是随机的,从受害者身上挖掘苦情成分,没有实际价值,而施害者则通常都是特定的,从他们身上寻找规律,才是了解和改善社会的既定程序。

财新传媒的主编王烁是这么说的:

所谓新闻要客观,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要认识到新闻调查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假设 - 检验」过程,在每个环节都要致力于克服心理和认知误区。至于克服权力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与多数人保持距离,更自不待言。

多说一些。

在从无产阶级向有产阶级的演进过程中,公民的私有观念觉醒,会带来他们在「泛安全」上的焦虑。

具体在主流舆论中,仇富的声音变得少了,批弱的声音变得多了。

而媒体的担当,就是在仇富的时期毫无顾忌的放大企业家精神,而在批弱的时期为弱者建设一条缓冲带。

  

「回响」是我正在试运营的读者来信栏目

如果你有关于科技行业的想法或是疑问想要交流

欢迎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ask@lanxi.tel

我会在力所能及的话题范畴之内进行筛选和回应

回响 <wbr>| <wbr>为什么媒体总是没节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