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湘子的休闲时光
湘子的休闲时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0,893
  • 关注人气:4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刘恒:张艺谋的心理素质已经百炼成钢

(2012-02-12 21:21:32)
标签:

杂谈

 

转载自http://ent.163.com/12/0118/15/7O2GNHAB000300B1_5.html

 

 

网易娱乐118日报道 刘恒的名字也许远不如那些大导或者明星一样响亮,但作为一个中国最成功的编剧,他绝对值得所有大导演和大明星肃然起敬。张艺谋的《菊豆》、《秋菊打官司》,冯小刚(微博)的《集结号》,尹力的《张思德》、《云水谣》、《铁人》、谢飞的《本命年》等等佳作剧本皆出自他手。时隔二十年,刘恒又再次操刀为张艺谋创作《金陵十三钗》的剧本,这一次他也陪伴张艺谋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金陵十三钗》的剧本,他承认“难免瑕疵”,但“不妨碍整体质量”;对于各种争议的声音,他坦然面对,称“编剧的任务就是寻找更多人能接受的平衡点”。张艺谋在他看来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心理素质已经百炼成钢”。他也认为像麦基一样的编剧速成班有益无害,但年轻编剧缺乏的不是技巧而恰是“认真”……作为中国编剧界的“一哥”,所有有关编剧的问题,都可以在刘恒那里找到答案。

 

谈《十三钗》:第一稿曾经找不到感觉 虽有瑕疵但不影响整体质量

网易娱乐:《集结号》那个时候您说过一句话“编剧是一个平衡的艺术,就像在走纲丝,而在《集结号》中为了保持这个平衡,姿态上可能不是那么好看。”那您觉得这次在《金陵十三钗》中走这个钢丝的时候,姿态是不是比《集结号》的时候要好看了呢?

 

刘恒:应该说过程不如《集结号》。《集结号》基本上第一稿就拿下来了,这次第一稿没有感觉,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我不相信这些妓女能做这些事,始终不相信,第一稿写的不成功。所以我是写完了第一稿之后,艺谋的助理小庞才带着我到南方去逛那些教堂,到第二稿才基本上找到平衡,找到平衡之后自己感觉还不错,觉得这个事成了,但是导演还不满足。导演他有更高的标准,要达到全面的平衡,要追求完美。现在他老夸剧本,这个是他谦虚,但是我觉得他确实认为这里面有很好的潜力,有可能达到一种比较完美的境界,所以他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现在,走到电影上映,我觉得基本达到目的了,相对来说比较完美,该保持的平衡都保持到了,尽管一些瑕疵是免不了的,但是已经对这个影片的整体质量没有妨碍了,就是他在整体上达到了相当好的质量,这个是很值得高兴的。

 

网易娱乐:其实我们都知道,编剧也好,演员也好,在接手一个电影或一个项目之前,首先是要能说服自己内心,去认同它,但是您恰恰觉得在第一稿的时候,不能说服自己,不能认同,那当初为什么要接下它呢?

 

刘恒:答应人家的时候我是充满信心的,在战略上要藐视它,在战术上要重视它,一般写的时候都是信心非常充足的,觉得哪有咱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实际上真正一上手有的时候确实找不到感觉,我说服不了我自己之后,人物就在我的手里、在我的眼里是虚假的,他干什么都不对,说什么话都不对,就是他不受你的支配,他也无法支配你,很不舒服,勉强能完成但是感觉不好。第二稿就有感觉了。

 

网易娱乐:在第二稿的时候,您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或者中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变化?

 

刘恒:第二稿的时候遇到了汶川地震。当时我正在写第二稿,写的时间不长,我住的那个楼将近30层,我住23层,晃的很厉害,后来我给家里去电话问怎么回事,知道可能是地震,到晚上看新闻联播,说汶川地震了,新闻里就是大量的死亡,大量的人被埋在废墟里面,这一下子跟我写《金陵十三钗》这个题材又建立了一种联系,我就突然发觉,他们在教堂里被围困,就像是被砸在废墟里了,在求生,这个感觉有了,就全都通了。

 

网易娱乐:就是在生死面前,有时候人性就是那么高大?

 

刘恒:对,一下就全都通了,这个很难说是怎么建立起来的那个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这确实就是上天给的机会。

 

网易娱乐:其实我最早看到《金陵十三钗》的时候,它还是一个中篇小说,小说里有一个细节,是说书娟的父母之所以会把她留在南京,是因为书娟的爸爸和玉墨有了私情,书娟的母亲为了让书娟父亲断绝这个私情,所以父母才离开她去了国外。其实书里面有这条线之后,玉墨替书娟去赴死的时候带有一种赎罪的心理,但是后来把这一线取掉之后,的确好像在救人这件事情上没有那么强大的一个动力了。

 

刘恒:你说小说里玉墨救人你可以理解,但是别人救人呢?你觉得那个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别的妓女呢?那别的妓女又为什么救人呢?还是没有逻辑,没有根本的支撑,还是有疑问在里面,所以我觉得这种合理性要通过九牛二虎之力把它建立起来。

 

网易娱乐:您觉得最后电影里呈现的妓女救人的合理性还是不错的,是说得通的?

 

刘恒:从某个局部来说,我是觉得各有各的合理性,但是通过电影去表达这个主题的时候,要求可能要更严谨一些。比如小说留下的空间,有的时候可以靠想象来填补,但是文字一旦转化成视觉形象之后,就不由分说了。就是你必须得切实的说服观众,你没有回旋余地了。现在呈现出来的电影给足了各种条件,通过各种公开的隐秘的方法,把观众往那个方向引,绝大部分观众还是认可的,可能因为观众的同情心到那个地方了,或者感觉到那个地方了,于是关于真实性的思考可能会适度的忽略一些,而且我觉得电影作为一种虚构的艺术,它是有假定性在里面的,大的假定性一旦确立之后,观众就会自己说服自己了。但是我觉得哪儿都有一根筋的事,也就是所谓追求完美的人,追求细节的人,他会不满足,我觉得这都很正常。

 

网易娱乐:除了这个逻辑之外,其实这个片子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是贝尔演的这个角色,他从一个混混变成英雄的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会不会也让您觉得是需要解决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给他的时间实在是很短,他几乎是瞬间完成了这个转变。

 

刘恒:实际上这里面也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如果上来他就是一个拯救者的话,这个平衡就被打乱了。所有的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妓女要靠他来启发,少女要靠他来呵护,那就不得了,我们就等于是在塑造上帝了,这个电影的平衡彻底失去了,这根本就不是电影的目的,而且严格说来也不存在这样的人。我觉得由一个凡人,不管他是西方人也好,是中国人也好,被裹在这个漩涡里之后,他自己向外挣扎,突然觉得身边的人也值得他去拉一把,他拉别人一把的时候,自己得到了他要得到的东西,那种相互之间的温情,甚至还有爱情在里边,他的付出就变得非常顺理成章了。就是说他不是完全无条件的付出,实际上也有彼此的一种温暖,彼此的一种需求,这样就不存在脱离真实性的问题了,有自圆其说的真实逻辑在里面,把大家的行为全能解释通了。我觉得这个人物可能跟贝尔的演技也有关系,这个人确实演技很高超。你看他有一些感情戏,表达的还是非常细腻的,但是我不知道他这眼圈一红,是用电脑做的还是自己真红了。

 

网易娱乐:最后我们看到的电影,包括剧本其实比小说丰富了很多,丰富了战争戏,丰富了爱情戏,甚至还丰富了一条父女线,这个是最开始您觉得应该要丰富到剧本里面的,还是说要拍一个够大规模的电影,所以我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些东西?

 

刘恒:这里边我觉得各有各的贡献,各起各的作用,你要让我说谁如何如何,实际上是无法像分析化学元素那样分析特别清楚的,这些职业上的分辨到最后会有专业的人去完成。小说已经在这个地方了,我的剧本将来也要发表,完成的影片也已经出来了,这些个中的变化和不同,会有一些专业性的结论,但这只对圈里的同行有意义,我觉得对别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人家的小说,仍然是优秀的小说,电影仍然是优秀的电影,你的剧本,只是一个环节,只是一个台阶。

 

网易娱乐:我知道您也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其实所有的剧本您都是在写自己,人物设想都有自己,这次《金陵十三钗》里也有您吗?

 

刘恒:应该有,实际上当你写作的时候就化作其中的人物,他说话的时候就好像人物在替你说话,或者你完全变成了那个人物在说话,这个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如我写《集结号》的时候就深深地感觉到了我是张涵予演的那个人,完全变成谷子地。《金陵十三钗》也一样,我也是来来回回跳,投射在每一个人身上,实际上我对那个小男孩乔治倾注的关爱相当多。那个小男孩演的也蛮好的,演的那个劲很对。

 

网易娱乐:《金陵十三钗》里我最喜欢的也是乔治,就是他虽然看上去不是闪光的那个人,但他是最真实,细节最充分的那个人。

 

刘恒:就是他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这点很好。他身上基本上看不到戏剧性,就是平平缓缓的过去了,我觉得这就是平衡。你看在一个戏里,有的演员就戏剧性比较多一些,就像片中的个别妓女,举手投足说话动作都是夸张的,但是也符合她的身份,有的人物就比较平稳,但都平稳了就有问题了,这也是一个平衡的问题,这是非常见导演功力的。

 

网易娱乐:看完电影之后,很多人觉得最像您写的是李教官那一段,捡鞋送鞋,等在门口。

 

刘恒:实际上我的剧本里没有这一段,我不知道是导演加的还是周晓枫加的,还是严歌苓加的。

 

网易娱乐:恰恰这段不是你写的?

 

刘恒:对,我在剧本中写到了一只被丢掉的鞋,是乔治死后丢掉的鞋,这个细节没有用,但是被转换成女孩子的鞋了。这个细节实际上很好,它有一个前后呼应,小女孩逃跑的过程当中丢掉了鞋,最后被李教官捡回来还给孩子,这个鞋的细节很有力量,但这个不是我设想的细节。

 

网易娱乐:在这个戏里面,有哪些您自己比较喜欢的、由您创造出来的类似“捡鞋送鞋”的细节,或者一个情节?

 

刘恒:我喜欢的细节很多,小乔治所有的这些细节我都挺喜欢的,还有妓女之间的争吵,相互之间的那种辱骂,小兵浦生的死亡,那个可怜兮兮的样子,像这些,写的时候都觉得挺动心的。

 

网易娱乐:这些反而都不是那么戏剧化的部分,而是一些生活化的东西。

 

刘恒:是。实际上我当时跟导演也探讨过,在戏剧性上面,控制到什么程度是最准确的?因为戏剧化一旦过了之后,有的观众可能觉得特满足,有的观众可能觉得不满足,戏剧性太强之后,有可能造成某种失真。对于这个失真,可能会损害电影本身的质量,但是你说它真正的平衡点在什么地方,很难说。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包括我写话剧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个台词写的已经很精彩了,但就有人觉得你这个话不对,不应该这样说,他认为就应该那样说,那个时候你会发现,每个人心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网易娱乐: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

 

刘恒:平衡点不一样,但是总有一个叫最大公约数,就是能覆盖最多观众的那个平衡点,我觉得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就是寻找那个点,尽可能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它。

 

谈张艺谋:张艺谋是一个文化符号 心理素质已经百炼成钢

 

网易娱乐:这是您花时间最长的一个剧本吗?

 

刘恒:实际上花的时间并不长,我上手操作的总共是三稿,自己最满意的是我那第二稿,我认为它已经完成了一些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由我来完成的任务我基本上都完成了,这是我的自我评价。但是它不完美,我做过一个比喻,我说小说是优良的种子,我的剧本是一个果子,但是还比较青涩,还没有成熟,经过导演的培育,呵护,最后成为一个成熟的果子,而且瓜熟地落,最后大家都有了很好的收获,是这么一个过程,就是一步一步去完善和完美的过程。这里面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导演。

 

网易娱乐:电影还是导演的艺术。

 

刘恒:电影确实是导演的艺术,最终的选择,最终的取舍是由导演来完成的,而且导演对剧本的缺陷,以及对影片缺陷的感知也最敏感。他自己脑子里的那个想象的空间,有一个剧本完成的空间,包括对演员的控制,道具的使用,色彩的掌握,摄影的调动,这个在我眼里都是没有的,他应该关注的是宏观的全局的东西,所以他那要出问题,影片整个质量就完蛋了,我完成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完成自己的任务,影片最后的结果才是皆大欢喜。

 

网易娱乐:您觉得导演最终是百分之百的呈现,甚至超越了剧本本身?

 

刘恒:应该说,我的剧本是不完善的,但他的电影相对是比较完善的,虽然还有一些遗憾,但是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和张艺谋有一个共同点,他始终在给自己挑毛病,这次《金陵十三钗》上映,我见他第一面,他说哎呀还有很多遗憾,我说你算了吧,已经这样了,你还叹什么气啊,别难为自己了,到现在还在挑自己的毛病。我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写作过程当中,每天写完了之后,我都要去记笔记,总结今天的毛病,题目叫“叙述检讨”,叙述检讨一,叙述检讨二,叙述检讨三,而且每一次叙述检讨里面有一二三四条,甚至有的时候十来条,就是强迫自己找到平衡,和自己说你这又走歪了,又不对,始终在自我批评,我写小说是这样,写话剧剧本是这样,写电视剧本仍然这样,就是自己给自己找毛病,有的毛病是能克服的,有的真是克服不了,但是也得摆出那几个点,这个是密不示人的,只有自己知道。

 

网易娱乐:我觉得这其实是创作者应有的状态,就是在别人挑剔你之前,你要先挑剔自己,你要尽量把这些东西改过之后,再呈现给别人。

 

刘恒:对,但是这个也要适度,因为过度的自我检讨,有可能让你过于瞻前顾后,而且有可能破坏你的心情,但是实际上冷静的自我检讨,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的心理素质应该比张艺谋要差很多,他的心理素质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个操作过程当中已经百炼成钢了,他已经钻石了,金刚钻了,已经非常坚硬了,我要到那种状态早崩溃了。一个人是经不住反复挑剔的,你一个人做一件事,那么多七嘴八舌的说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最后完全丧失标准了,但这就是一个人必须得接受的考验,你写东西是给人家说的,拍电影也是给人家说的,夸你受着,骂你也得受着,都是这样。

 

网易娱乐:每次提到张艺谋,你都会给予他很多的赞美之词,我记得你用深不可测这样的词来形容他?

 

刘恒:我是觉得他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文化人,他会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是因为他做出的贡献非常大,他的电影影响力也非常大,他做任何事情,做成也好,做不成也好,都会成为一个文化事件。他身上有很多很优秀的品质,他不搞这一行,他的品质也值得学习,这种品质就是始终毫不动摇的追求自己要追求的那个东西。自己认为有价值就一直做下去,锲而不舍,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很多人动摇,三心二意,投机取巧,各种各样的逃脱借口都有,但在他这就很明显,他始终盯着那个地方付出,付出,很了不起,所以他得到的荣耀是当之无愧的,是应该得到的。

 

网易娱乐:我记得当时您接受王童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自己是一个有固定模式的人,没有张艺谋那么大胆,您用大胆这个词形容他,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们该怎么理解这个大胆?

 

刘恒:我觉得大胆可以是一种雄心吧!我觉得张艺谋雄心壮志可能更宏大一些,我自己是很内敛的,实际上张艺谋也是很内敛的,只不过他弦上的很紧,然后一松手蹦得老高,我自己有的时候就放松一些,我的弦不会上那么紧,我不愿意上太紧是怕蹦太高,掉下来摔太疼,但张艺谋不怕,他经历了高潮经历了低谷,他经过反复的摔打百炼成钢了。我还是得适度的逃避,适度的自我保护,我是希望自己追求目标前进的道路,不要有太大的起伏,甚至不要太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悄悄地抵达目标。

 

网易娱乐:悄悄的进村,放枪的不要。其实我采访张艺谋,他也说过类似这种话,他说很多人不敢创新,是心里承受不了,不是因为别的代价,而是你心里上的代价。

 

刘恒:还是能扛事,就是敢于承担后果,本来手里该有的东西都有了,万一这些东西都掉了呢?掉了就掉了,再来嘛,张艺谋这点很了不起。

 

网易娱乐:您也跟他合作这么久了,一路看着他走到今天,您觉得他身上有没有发生一些变化?

 

刘恒:我是觉得他越来越稳,我觉得这是他骨子里的东西,非常稳,稳换一个词就是冷静,一个冷静的人,充满了自我反省的精神,又充满了进取心,前景真是不可限量的。虽然他60出头,比我大几岁,但是我仍然对他有期待,我仍然觉得他还可以往前走,还可以往上走,这也是值得学习的地方。一般像我们这个岁数都觉得差不多了,费那个劲干嘛啊,该好好歇一歇了,再干能怎么样,不就那么回事嘛,各种各样的自我排解的理由全来了。但其实你还是得做,还是得默默的做,默默的往前走,把别人的长处记在心里。张艺谋这种状态,我反复说过,青年人要向他学习,实际上就学他这种踏踏实实追求自己目标的状态,别玩花活,别半途而废,一直坚持追求下去,把自己的生命挥霍到尽可能辉煌的程度,这才对得起自己。

 

谈与导演合作:编剧维权先要选对导演 面对名利不要争功

网易娱乐:一直以来您合作过很多导演,张艺谋,冯小刚(微博),尹力、谢飞等等等等,每一次的合作都非常愉快,您觉得编剧和导演想要相处得这么愉快的秘诀是什么呢?

 

刘恒:我觉得编剧得有对导演的一个基本选择,选择自己信得过的导演,就是你要信任他的能力,在这个过程当中,还要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要把自己对他的信任传达到他那里,这个双方之间合作起来就没有隔阂。

网易娱乐:互相信任很重要?

 

刘恒:对,实际上影视界是一个名利场,名利场它的光环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光环很明亮,有的人光环就暗淡一点,有的人甚至默默无闻,被人遗忘都有可能,有的人获得的利益更大一些,有的人获得的利益会小一些,还有人是负数,付出了没有得到利益,这个里面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在这个时候,怎么样处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实得靠自己的定力,另外就是靠善意,要对他人有善意,大家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你只是其中的一个链条,不要放大自己,当然也不要缩小他人,知道对别人感恩,知道别人谁都不容易,我觉得这就很好……要知道体谅别人。

 

网易娱乐:您之前也提到过编剧其实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需要妥协的地方很多,这个妥协包不包括向导演妥协?

 

刘恒:我觉得向导演妥协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向现实妥协,这个妥协不是负面评价。比如现实逼迫我们,不得不妥协,现实的情况往往非常复杂,这种妥协我觉得就是哲学上的所谓的局限性的问题,就是任何事物都是有限度的。有的时候你妥协之后,这个事情才得以完善起来,如果谁都不妥协的话,谁都认为自己这个局限性不存在的话,那就很难办了,我觉得首先得承认局限性,完了想办法,弥补这种局限性,用非常和缓的态度。

网易娱乐:其实我在和一些编剧接触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编剧往往容易向导演妥协太多,放弃了对专业性的坚持,以至于剧本失去平衡性。

 

刘恒:这个问题很复杂。如果剧本的质量确实有问题,你的妥协就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当然你的剧本如果很好的话,你的妥协就是对影片的一种伤害,也是一种自我伤害。但这就是一个平衡的关系,你选择信任不信任他,如果你不信任他,你为什么要跟他合作呢?首先你选择就有问题了,所以你最大的妥协,应该向自己妥协,就是说你不要选那个导演不就完了嘛。你这个妥协完成了,你首先就自我保护了一把,你选择你信任的导演,你这个妥协完成了,你哪怕收入少一些,或者你辛苦一些,这个事情就有可能做得更好一些。

 

网易娱乐:会有一种感觉说中国导演对于编剧的尊重还不太够,普遍的还不是那么尊重编剧。

 

刘恒:这个情况,因为我对别人了解的不是很多,在我这来说,我获得的尊重还是足够我享用的了。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得承认,就是在电影这门特殊的表达艺术里面,编剧的作用是无法跟导演相提并论的。导演比编剧分量重,电影就是导演的艺术,你没有办法。在一个交响乐里,一个演奏小提琴的人,跟指挥就是不能相提并论,指挥就是比你作用重要。这是我打的比喻,可能不太确切,但是在电影里面,导演是有选择编剧的权利,我所谓的选择是指他有取舍编剧劳动成果的权利,他可以对你作出评价。

 

网易娱乐:导演是最后终审的那个。

 

刘恒:他有这个话语权。你的剧本来了,明明很好,导演可以说不好,他心里是有数的,他非得说能不能那样给我来一道,实际上有可能他是想试验一把,让你给他趟趟路,看看那一条能否走得通,但是他不告诉你,不说你这个剧本已经很不错了,导演他是有这个权利,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可能做这个事情的。你说双方信息不对称,地位也不对称,但这就是反应了两个人的差别到底在什么地方,编剧你不能说我就这样写了,你必须得按照我这个拍,你一个镜头都不能改!除非是大牌编剧,弄了一个小导演欺负人家。所以双方有的时候磨合好,相互很真诚,有什么问题一是一,二是二,想办法去解决,我能解决的,我给解决,我解决不了的,你找别人去解决,或者说我愿意给你解决的我来解决,我不愿意给你解决,你找别人解决。双方都摆的很明,这个时候状态就很好。还有就是我说的名利场,初进来的人肯定很不适应,觉得我做了这么大贡献,怎么谁也不理我啊,谁也不来夸我啊,他适应不了,但实际上这个里面的游戏规则是规定好的,我就打比方,就像一个星系一样,大家彼此的位置,和彼此引力的大小是注定的,所以你要接受这种现实,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任务。

 

网易娱乐:对于像您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编剧可能真的是弱势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编剧怎么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刘恒:编剧维权最重要的步骤是选择你的合作者,选择你信任的,在道德感上跟你有共鸣的合作者,双方能沟通,双方能互相尊重,这是确保的第一点。第二个确保,自己以最大限度的努力去完善你的工作,让其尽可能的达到完美的程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对方的需要,这个是你做的第二个事情。其他的事情那就是,如果出现了矛盾,出现了冲突,以宽容的包容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合作者,在最后,当影片失败的时候,承担这个失败的肯定是导演,挨骂最多的肯定是导演,你如果愿意出来为导演承担一些压力你就出来,到电影成功的时候,最受关注的肯定是导演,你不要去抢人家的光环,如果光环恰巧照到你这了,你就自我虚荣一把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照到你这,你就默默的去高兴,为人家去高兴就可以了,人家导演承担的压力最大,当人家骂一部影片的时候,往往是骂导演,不会骂到你幕后这一些人,骂的有的时候很难听,有的时候未必是导演的责任,但是导演都得承担,所以当一个作品成功的时候,把聚光灯打向他是天经地义的,像我这样从后台跳到前台来说话,已经说太多了,我们的工作,我们的阵地是在自己家的写字台那个地方,我们是不在聚光灯底下的。

 

网易娱乐:从编剧的角度来说,您的身份最近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小马奔腾的签约编剧。

 

刘恒:签约编剧就是有适度的排他性,就是我在电影合作上,以小马奔腾为主要阵地,当别人请我写剧本的时候,可能要跟小马奔腾有适度的合作关系,这是我为自己渐渐进入老年之后做的一个准备,我不愿意平时老面对那么多稿约。那些稿约有时候不愿意做,还不得不做,不得不做质量就很难保证,我自己精力也不够。我对小马奔腾怀有期待,因为这个机构里面年轻人非常多,我希望自己有点年轻人的活力,另外我也属马,希望跟小马奔腾有一个非常好的缘分,希望我晚年的创作精华,能够融入小马这个集体,为大家带来愉快,也为我带来收益。

 

谈编剧修养:专业训练有益无害 年轻编剧还需更加认真

 

网易娱乐:您之前曾经提到过《金陵十三钗》的主题是人类的善战胜了人类的恶,这个主题是您最开始接触这个题材的时候就想到的,还是在创作过程当中有感而发的?

 

刘恒:这个主题是我好多电影的共同的主题,《金陵十三钗》只不过是又一个分支而已,我所有的主题都跟这个有关系,都是善恶之争,都是牺牲悲剧。而且悲剧我自己掌握了一个原则,就是主动的牺牲和被动的牺牲,都会产生悲剧感,而且都会在读者那里得到共鸣,主动的牺牲让观众很难过,被动的牺牲仍然很难过,这个没有办法,这个确实是悲剧的一个难以改变的原则。

 

网易娱乐:所以这也算是创作的一个法门,一个小窍门式的东西?

 

刘恒:也不是法门,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人生观的问题。可能有人觉得你这样看待世界,有点老,就是还脱不掉传统的色彩,甚至说你脱不掉说教的冲动,就是你心里有了世界观,你想拿电影来说教,让观众相信你这一套。但是没有办法,骨子里就是这么看待世界的。所以严格说来,所有的艺术表达非善即恶,或者是善良的视角,或者是恶的视角。那天有人问我,柯恩电影你怎么看?我觉得柯恩电影是从人类恶的角度切入的,他是以一种无奈,甚至怜悯的态度来看待人的恶,实际上在展示人的宿命,是在拷问自己,我们在这种处境里能不能挣扎出来呢?柯恩干的是这个事。我干的是从善的角度出发,我们要自我拯救,我们要拯救他人,拯救了他人就是拯救了我们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出路。我们俩说的实际上是一个事,怎么样摆脱困境,怎么样人类才能活得更好一些,他从那个角度,我们从这个角度,殊途同归。

 

网易娱乐:我知道您后来还去电影学院进修过导演,但是您在编剧这方面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你觉得对于电影行业来说,这种专业院校的训练真的那么重要吗?

 

刘恒:重要,非常重要。我觉得所有技巧上的储备,越充足越好,越系统越好,当然对一个没有灵感的人,或者天分不行,或者自己不努力的人,任何完备的训练对他都不起作用,但是对一个有准备的人,一个认真工作的人来说,这些系统的培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是我们永远的遗憾,我们的缺点里面肯定跟这个原因是有关系的。

 

网易娱乐:但是我知道您有一些方法自己来培训自己,比如默写电影什么的?

 

刘恒:像这种自我教育,我觉得只能说我们很侥幸,我们比别人更死心眼一点,碰到挫折不愿意服输,而且恰好可能命运让我们比较容易接近真理,受真理的指引,作出了正确的事情,只不过幸运而已。当然你要想自我赞美,那好词有的是,用不着赞美,真正让我们焦虑的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弱点,那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好一些呢?我们下一步为什么做得不能比这个更好呢?实际上我们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要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人就是这个毛病,坐一望二,坐二再望三,永远不满足。

 

网易娱乐:曾经有人问您编剧是不是真的有窍门,您说有,但不能告诉别人。真的有这种密而不传的技巧吗?

刘恒:确实。你看像麦基前两天来了,他传的不都是技巧嘛。关于小说怎么写有数不清的文章,但是才出了几个真正的小说家呢?各种各样的关于编剧技巧的书在大街上卖烂了,有多少人在读呢,真正成就的编剧有几个呢,还是不多。我觉得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操纵着这个事情,但是我感觉,自己总结出来的定理,是最有效的定理,确实就类似于数学定理一样,经常时不时的蹦出一个感觉,自我说服自我提醒,编剧是得有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密不示人。

 

网易娱乐:刘氏定理还是要藏起来的,还是不说。

 

刘恒:但是实际上有的时候,我也发觉……比如说我带的一些学生,我跟他说了,有的人能理解,有的人很茫然,他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不知道这个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重要性,即便理解了,他自己去实践的时候,仍然抓不到点上。这次你知道了定理,可下次你又摸不着门了,又进入死胡同了。

 

网易娱乐:所以您觉得像麦基那种速成班式的集中培训,真的会对一个编剧会有帮助吗?

 

刘恒:会有帮助,就是要肯定,他没有任何坏处,只有好处。能好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其实有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特别有智慧的孩子,能够迅速地吸收他那里最重要的东西,而且化成自己的一个经验,我估计大部分人,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就出了,吸收不到营养,但真正能抓到实质的,可能只有极少数人,另外像麦基,他自己也没有编成过几个好的剧本啊。但是并不妨碍他的课质量高。人家在理论上确实是研究的很透彻。

 

网易娱乐:您自己也在带学生,您带他们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刘恒:我不是一个称职的老师,我希望他们能够胜任这一行的工作,但是我比较挑剔,因为我对自己都挑剔,我对他们更挑剔。但是我的方法可能不对,我过于挑剔初出茅庐的小孩,是非常不对的,但是我忍不住,对学生过于严格,但是我又找不到方法,让他们迅速摆脱那种状况的方法。

 

网易娱乐:您觉得说对于国内的这些青年编剧,或者这些学编剧,刚刚初出茅庐的小朋友,他们真正欠缺的是技巧,还是欠缺了一些什么其他的东西?

 

刘恒:我觉得这一代孩子并不缺技巧,他们现在技巧的来源比我们那时候要多得多,他们看得东西,以及他们接触这一行的年龄,比我们那时候要早得多。比如现在你想学编剧,编剧书籍有多少,编剧的课程有多少,我们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完全靠自己瞎碰。但是我觉得还是要有对这个职业的尊重,你不能拿它只是当个谋生的手段,你甚至不能把它当成一个游戏,你得把它看成你生命的一个进程,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因为你在世上就活这么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里,你要分出一大块时间给这个职业,它真是你生命的一个部分,你对这个职业的尊重,就是对你自己生命的尊重,所以要非常虔诚的来做这个事情。你写出来的剧本拍成电影,不是别人的电影,不是导演的荣誉,不是演员的挣大钱的工具,那里边有你的心血,这个事情做好了之后,是你的生命在开花,你得到了巨大的慰藉,你的生命有了意义。我觉得这个是关键,青年人应该尽可能虔诚的,类似于宗教感般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他势必会认认真真的去做这个事情。

 

网易娱乐:所以他们现在还不够认真,不够投入。

 

刘恒:我们不能这样说,只是有的小孩不够认真,希望他们更认真。因为更认真之后,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他本人。

 

谈文学创作:改编他人作品须虔诚 期待未来有惊人之举

 

网易娱乐:其实您除了自己原创剧本之外,在改编剧本方面也很成功,您觉得改编别人的作品,对于一个编剧而言,有没有一些准则需要遵循?

 

刘恒:可能在心理上会有一些影响。改编别人的作品,总不如改编自己的作品来得那么心安理得。有的时候我跟老伴开玩笑,说任何人不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你说你大夫给人看病,给人切割肿瘤,不就是替别人做嫁衣裳吗。编剧为人家提供剧本,不也是为别人做嫁衣裳吗?但是你自己是有回报的,没有人强迫你做这件事情,你也没白做这件事情,你是有回报的呀。关键一点,你不是在给人家做丧衣,是在做嫁衣裳,是在做善事,要给人做丧服,那是另外一个说法了,所以我觉得人生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有人都在替别人做嫁衣裳,自己希望得到善报,善有善报。

 

网易娱乐:如何能改编的好呢,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本的改编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不太成功的,那想要改编的好的话,是不是也要遵循一些法则,或者遵循一些规律?

 

刘恒:我觉得最高原则还是要像改自己的作品一样去改,另外就是要很虔诚的来做这个事情,非常虔诚的来做,就是为了做好,不能讲过多的条件,而且还有一点,我自己愿意遵循的原则就是不能对任何合作对手有贬低,你不能说人家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是我行,离了我这些个事就不成,不可以这样。我觉得任何人,人家作品摆在这,你是在人家的这个梯子上往上爬的,必须得有感恩之心,这个原则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能有丝毫贬低合作伙伴的倾向,在这种基础上相互尊重,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要做点事就翘尾巴了。

 

网易娱乐:其实很多年都没有见过您再创作过纯文学的作品了,是心态还是什么?

 

刘恒:我的话剧还可以划入纯文学之列,但是所有剧本也应该有纯文学的素质在里边吧?我不知道这种“纯文学”的表达是不是很严谨,实际上我自己比较看中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批判性比较强的作品,展示突破的作品,呻吟的作品,或者是胡言乱语的作品……这个胡言乱语对我很有吸引力。但是人有的时候是沿着惯性在向前走,克服不了这个惯性,所以你得到了一些东西,但你也失去了一些东西。总之,到我这个年龄,就是要搞好平衡,最想做的那个事情,要抓紧时间做,再不抓紧时间做,年龄就过去了,时间就不饶人了,没有机会做了。万一最后没有做怎么办呢?那就是上帝的安排,就是你的宿命,你也必须得接受。

 

网易娱乐:接受这个局限性?

 

刘恒:接受这个局限性,就是给自己增加一些信心。实际上你也没有什么遗憾,让你做的事情,你已经认真的做了。但是还是要加倍努力,向张艺谋学,胆子更大一些,取舍更严谨一些,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它。

 

网易娱乐:所以现在还处在剧本的惯性当中,一时半会停不下来?

 

刘恒:是的……其它的也在筹备,都没闲着,我希望自己会有惊人之举。

 

 

最后贴两个链接,我认为很有收藏价值

先贴一个视频链接

张艺谋和他的金陵十三钗纪录片,非常好的视频,值得一看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6755492.html

 

第二个,张艺谋:国人“贬大片”心理和“仇富”一样

http://cul.sohu.com/20111224/n33013737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