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垂修正·水尺计重

标签:
拱垂修正悬链线杂谈 |
分类: 水尺计重 |
拱垂修正·水尺计重
在水尺计重中有个重要的物理量就是——装载拱垂值 h=Mps–MFA,拱垂修正又被称作拱陷修正。
我们知道,船舶在装满货或压载后,一般都会有中拱或中垂存在,根据经验,船舶正常的拱垂值为Lbp/1200;极限的拱垂值为Lbp/800;危险的拱垂值为Lbp/600。
当拱垂值小于零表明船舶“中拱(Hogging)”,中拱是船体中部上拱,这时船舶甲板部位受拉伸,龙骨部位受压缩;拱垂值大于零表明船舶“中垂(Sagging)”,中垂是船体中部下垂,这时船舶甲板部位受压缩,龙骨部位受拉伸。如果把船体从侧面看做一根梁,那么这根梁不再是直线,而是弧线。由于船体的纵向受力,往往不是理想的均匀受力,这条弧线只能是近似于‘圆弧线’、‘抛物线’或‘悬链线’。
拱垂修正值实际上就是这条弧线与直线围成的面积同船长之比。下面就分别计算‘圆弧线’、‘抛物线’或‘悬链线’与直线围成面积逐一讨论。
圆弧线围成(弓形)面积:(几何法)
抛物线围成面积:(定积分)
悬链线(悬链线方程)围成面积:
于是我们得到‘弧线与直线围成的面积’同‘船长乘以拱垂值所得到的矩形面积’之比是2:3。如果船的水线面是一个‘矩形’,那么这个拱垂修正系数应该就是2/3,拱垂修正公式就是:
但实际上还应该乘上一个系数(1+Cw-Cw²)。其中Cw为反映设计水线面两端的瘦削程度的‘水线面系数’。
水线面系数(water plane coefficient)——与基平面平行的任一水线面的面积与由船长Lbp、型宽B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
因为货船的水线面系数Cw一般为0.80~0.85,所以2/3·(1+Cw-Cw²)≈0.75=3/4
从而得到
式中:
D/M——拱垂修正平均水尺
MFA——艏艉平均水尺
Mps——舯左右平均水尺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驳船水尺计重技术规程 JT/227—1996》中的有关驳船水尺计重公式:
实际上就明显有问题了,不妨把公式写成:
根据图示,公式的几何意义是把船体纵向弯曲变形,看作是把船体折成两段。分别把先把艏舯平均和舯艉平均后再作平均。并认为水线面是矩形的,且不考虑水线面系数。这样看来这个公式的准确度是较差的!而我们水尺计重所用的3/4拱垂修正,其准确度要高得多!
(博文中有关符号根据《进出口商品重量鉴定规程 水尺计重》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