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记事图片 |
分类: 国内旅游 |
我们租车去的色拉寺。到色拉寺看辩经是每一位去西藏旅游者的心愿,也是了解藏传佛教经学文化的最好场所。到了色拉寺,直奔辩经场,一进门就看到了热烈的辩经场面,并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在进门左侧坐下来,看僧人们辩经。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不但是外行,而且是语言不通的外行。
看了一会儿,只是看出了这里辩经的僧人很年轻,年龄最小的十一二岁,年轻的僧人们三五成群,像是一组一组的,每一组中有一个僧人动作很大地对另外僧人“舞蹈着”,嘴里念念有词,“舞动的僧人”满头大汗,非常激动的样子。我像傻子一样看辩经,什么都看不懂,有些不甘心,站起来往里面走,希望能找到一个明白人讲讲,过了一道“影壁墙”,进入到另一片辩经场,这里辩经的僧人年龄偏大,也没有前面僧人辩经那样激动,他们稳重的坐在地上,说话声音不高,相互讨论着。靠墙边坐下来,旁边还坐着几位看辩经的年轻人。
这时一名警察走了过来,坐到了旁边,真有些奇怪,难道寺里请警察做安全保卫吗?仔细观察这名警察,他有1.8米的个子,四十多岁,黑红的脸膛,颧骨较高,脸部棱角分明,两眼犀利有神,我判断他是一名藏族警察。心想,如果问他色拉寺辩经的一些问题的话,可能会告诉我一些故事吧,我满怀期望地向他打招呼,他热情地回应了问候,果然是一名藏族警察。我试探着问他能不能给讲一讲色拉寺辩经的因果,他说没问题,就讲了起来:色拉寺、大昭寺和甘丹寺是西藏著名的三大佛学院(与北京黄寺佛学院性质相同),色拉寺是三大佛学院中名气最大的。他比喻说,就像北京的清华、北大啦!这里的僧人从青海、甘肃、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云南、西藏德庆州等地来到色拉寺学经。
僧人学习时间一般7~8年(相当于大专)、有的10年(相当于本科)、还有的学习时间更长,等学习完了以后就有40~50岁了,学出来后就可以做一名经师了。他说,到色拉寺学经的僧人都要经过严格审查。首先,僧人要持有原寺院的证明信,再到当地的地州级政府宗教部门领取一份介绍信,一并交到色拉寺。色拉寺先进行第一次审查后,上报拉萨市宗教局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再转回色拉寺管委会,管委会再次审查通过后,才可以进入色拉寺学经。色拉寺学经的僧人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僧人每天上午是学经时间,下午3~5点是辩经时间(周日除外)。在前院看到的多数是初级班的僧人。辩经时,一般情况是一个僧人提问,右手心拍左手心后,右手心向前滑动的同时翻过手来手心向上(像做“请”的手势),还要同时提出问题,如果回答问题的僧人答错了,提问的僧人就将两手的手心交叉向上,表示你答错了。藏族警察说:僧人辩经,一是为了消化吸收上午学的经文,二是提高演说能力,三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出众和有智慧。
他还说,每年冬天12月最冷的时候,色拉寺、大昭寺、甘丹寺的优秀僧人都要去曲水县江贡确的地方竞赛,竞赛时间是26天。在竞赛过程中,国家公安部门和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以及西藏政府的主管部门都要派人监督竞赛的全过程。辩经中取胜的僧人,会得到政府颁发的奖牌和奖金。这对获胜的僧人来讲非常重要!获胜的僧人可以在此起点上,一步步升至经师。他说:到最高层次的经师是可以连鸟的语言都能听懂的(对此不敢完全苟同),不过要学习30多年。
在我听得入神时,辩经场上一阵骚动,许多僧人都站了起来,表现出一些惶恐的样子,警察和我们同时看过去,他说洛桑列旦博士来了,僧人们站起了是表示对他的尊敬。他介绍说,洛桑列旦是法名,俗名叫强巴扎西。他曾获得过辩经竞赛的胜利者,之后去北京黄寺佛学院学习两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的考试,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有几位活佛来色拉寺考察他后,向政府推荐,又通过西藏自治区的任命,当选上色拉寺的最高经师(相当于院长职务),他的学问非常高,高级班的僧人在辩经时,遇到问题辨解不清时,都是由他来解答的。
占用了藏族警察这么多时间,对他表示了谢意,他说现在到这里来看辩经的游人很多,我们主要是保障这里的安全。在我们聊天时,早在旁边一直坐着的几位年轻人,也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其中一位年轻人忍不住问我,你们是从那里来的?在拉萨住在那里?我回答了他的提问,他马上说:“我也是警察,旁边的这几位也是”。另一位说你问他(藏族警察)问题就找对人了。这时我才发现,我们几个人无意间好像坐在警察执勤的岗位上了。我们再次向藏族警察表示谢意,并恳切地问他,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他很高兴地在我的笔记本上端正地写下:“玖旺晋美,拉萨市公安局”,他们谢绝了我们提出的拍照请求。
佛学院标志性旗杆,旗杆越高表示学院地位越高。
在看辩经时,就一直隐隐约约听到寺内有悠扬的鼓乐声,寻着鼓乐声走到了另一座大殿。这座大殿前的院子里没有游人,我们站在这里听着殿里浑厚悦耳的鼓乐声,有些不知所措,因为这里除了鼓乐声和颂经声,没有其他任何声音了,我们只好轻手轻脚地向大殿走去,殿里的僧人年龄都比较大,他们坐在那里,共有两排,每排十多个僧人,多数拿的是鼓槌打击着架起来的藏式鼓,还有拿着镲和挥动经书的僧人,他们一边击鼓、一边颂经,动作非常整齐一致,鼓声阵阵、颂经声朗朗,像是在鼓乐伴奏中的男中音合唱,悦耳动听,沁人心田。他们丝毫不受外来人的影响,专心注注,表现出很高的文化修养。
我觉得有些不礼貌,就下了台阶。这时有两名小僧人提着暖水瓶走来,赶紧追上了小僧人,问这大殿叫什么名字,殿里的僧人为什么不去辩经呢?他们能听懂汉语,但是他们说汉语比较困难,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这里是那巴扎措大殿,里面颂经的都是经师”。后来才知道,每天下午,僧人学生举行辩经的同时,经师们在那巴扎错大殿举行颂经活动。
我们自由地在色拉寺内的大殿、僧舍中穿行,观看寺院内经师住的红色墙面房舍和普通僧人住的白色墙面房舍,一直到僧人辩经结束。
我们走出了色拉寺,看到许多学生僧人也到街上逛商店,他们的表情里透出来一种优越和自信。我这才明白了藏族警察玖旺晋美说的色拉寺就像清华、北大的意思了,这里的僧人就是“清华、北大”的骄子,作为色拉寺的僧人,把终身献给佛教经学文化事业是无尚光荣和伟大的,这也许是很多藏族青少年的梦想和追求吧。